首頁>要聞 要聞
記者手記:戰火中飄起彩色風箏——兒童節尋找做風箏的阿富汗女孩
新華社喀布爾5月31日電記者手記:戰火中飄起彩色風箏——兒童節尋找做風箏的阿富汗女孩
新華社記者代賀
對于阿富汗這個飽經戰火洗禮的國度,風箏是人們難得的娛樂品。不少當地孩子親手制作風箏貼補家用,可謂窮人的孩子早當家。九歲的希杰蘭過去幾年共制作了上萬個風箏。
今年“六一”國際兒童節來臨之際,記者一行來到希杰蘭與家人位于喀布爾郊區的風箏作坊。在略顯簡陋的房間內,大大小小、五顏六色的紙張隨處可見,不足20平方米的作坊在陽光下如同一個彩色世界。
“叔叔好,嘻嘻!”女孩銀鈴般的笑聲從房間一角傳來。希杰蘭和妹妹很聽大人的話,早早備好樹枝和漿糊,希望向來客展示做風箏的過程。
只見她一會兒扎風箏架,一會兒裱糊紙張,動作十分熟練。口中不時喃喃自語,仿佛在和風箏上的鳥兒、蟲兒、人物私語。
據她21歲的哥哥拉米什介紹,風箏圖案由他和兩個妹妹設計。“希杰蘭有自己的想法,她喜歡色彩豐富的風箏。”
希杰蘭的父親穆罕默德·阿齊茲支持孩子們把制作風箏當課余愛好。用他的話說,希杰蘭享受這個過程,她很小就對風箏制作感興趣,現在手藝已很熟練。“對希杰蘭而言做風箏的過程輕松而快樂,毫無壓力。”
據了解,早在100多年前,阿富汗人就把做風箏視為重要謀生手段,分布在喀布爾各處的風箏作坊和銷售店鋪林林總總,生意興隆。
但是自上個世紀70年代末以來,從蘇聯入侵至美國發動反恐戰爭,長期的戰火給阿富汗社會生活造成嚴重破壞,民生凋敝,經濟發展步履維艱。當今,阿富汗已成為世界上最不發達的國家之一。不過,走在喀布爾的大街小巷,依然能夠找到那些歷史悠久的風箏作坊。
“風箏一直是我們寄托情感、放松心情最好的娛樂用品。”阿齊茲表示,他們家先后五代人從事風箏制作。盡管在動蕩的環境中,生活條件十分有限,但一家人從未因此消沉。
現在,孩子們制作風箏已經不僅僅出于興趣。“我和她媽媽年齡都大了,動作不如以前快,做風箏更離不開孩子們幫忙。”阿齊茲表示,家里的生意相對穩定,一家六口人每月可做上千個風箏,生意好時月收入在8萬阿富汗尼(約合8000元人民幣)左右。
“人們喜歡這個小女孩(希杰蘭)做的風箏。”42歲的扎爾蓋在市區經營著自己的風箏銷售店,他每個月都會在月底開車來收購阿齊茲家的風箏。
“叔叔,你看,這個風箏送你吧,喜不喜歡?”希杰蘭咯咯一笑。轉眼間,她已做好了一個相對簡單的風箏,拿起來給記者展示。
希杰蘭現在讀小學二年級,每天利用課后時間在家里做風箏。哥哥拉米什說,弟弟妹妹們都很懂事,也非常勤奮,“他們只是孩子,但卻靠做風箏改善了全家生活,很了不起。”
當記者問到兒童節的愿望時,希杰蘭略顯害羞地吐露出自己的想法:“我想,想要秋天快點來……”秋天是放風箏的最佳季節。在長滿青草的山坡上,在悠然恬靜的藍天下,家家戶戶會迎著和風放風箏。那五彩斑斕的畫面如花朵在盛開,生動而美麗。
“天上肯定會有我和哥哥做的風箏。”希杰蘭自豪地說。她說話的時候眼睛充滿光芒,仿佛房間里的風箏已把小女孩那顆純潔的童心,從危機四伏的戰地帶到藍天白云之中……
或許越是在戰亂的地方,人們所展現出來的積極與樂觀越可貴。正是這種正能量讓世人一次次看到戰火與硝煙中飄起的一個個彩色風箏。
編輯:秦云
關鍵詞:風箏 戰火 兒童節 阿富汗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