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財·知道財·知道
我國經濟再度展現出強韌性
進入二季度以來,中國經濟出現邊際好轉跡象,其中生產端表現得更為明顯。日前公布的5月制造業PMI由上月的51.4%回升至51.9%,達到2017年10月以來最高水平,也是2012年以來同期最好表現。
PMI各分項指標表現整體向好。一是供需兩旺。5月生產指數和新訂單指數分別為54.1%和53.8%,比上月高出1和0.9個百分點,升至年內高點。二是進出口好轉。新出口訂單指數和進口指數為51.2%和50.9%,分別比上月高0.5和0.7個百分點,均連續三個月位于擴張區間。三是價格回升。主要原材料購進價格指數和出廠價格指數為56.7%和53.2%,分別比上月回升3.7和3個百分點。四是庫存去化。原材料庫存指數從49.5%提高至49.6%,而產成品庫存指數從47.2%下降至46.1%。五是結構優化。裝備制造業和高技術制造業PMI為53%和54.8%,分別比上月高1.3和1個百分點。
這些數據同5月高爐開工率、發電耗煤量等高頻指標的回升相一致,可以看出,企業在春節因素消退、限產禁令解除之后正開足馬力生產。在生產端好轉的同時,政策的邊際放松、外需的相對穩健和企業的經營向好也推動需求端企穩,從而使中國經濟再度展現出強韌性。
政策層面,4月23日的中央政治局會議提出,“注重引導預期,把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結合起來,保持宏觀經濟平穩運行”,此后各地方、各部委相繼出臺了一系列擴大內需的措施,包括加快財政支出、簡化項目審批、啟動新的PPP項目等,再加上央行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延長資管新規過渡期等舉措,預計投資特別是基建投資增速正接近底部區域,消費增速有望小幅反彈。
外需方面,由于特朗普執意推行貿易保護主義,中國同日本、韓國等周邊國家以及歐盟等貿易伙伴的經濟聯系進一步增強,一定程度上對出口形成支撐。
微觀層面,以原油為代表的國際大宗商品價格明顯反彈,國內購進價格指數和工業品出廠價格相應走高,推動工業企業主營業務收入和利潤增速在4月明顯好轉,進而帶動產成品庫存加速去化、原材料庫存回補和設備工器具購置增速反彈,企業特別是制造業企業正在獲得新動能。
從目前的量價特征來看,預計二季度經濟有望保持在6.7%-6.8%的水平,從而修復此前市場的悲觀預期。但就下半年而言,我們仍需對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保持警惕。
一是小企業面臨融資困境。今年以來,在防控金融風險和強監管的政策環境下,去杠桿從金融體系轉向實體經濟,融資渠道明顯收窄。在表內信貸和直接融資成為主渠道之后,大企業更受青睞,小企業則將加速出清,產業集中度將會繼續提升。從下半年來看,即便央行有條件降準,資金流向小企業的渠道仍然狹窄。
二是房地產投資高位回落。目前房地產銷售增速持續放緩,資金來源增速已轉為負增長,開發商將面臨更大的資金壓力。雖然庫存處于低位,各地也都加大了推地力度,但由于受到限價的約束,企業開發意愿并不強,竣工速度更是出現了負增長。在土地購置費遞延支付的因素消退后,房地產投資可能難以保持兩位數以上的增長,從而拖累投資整體增速。
三是出口仍有下行風險。今年全球經濟并未復蘇共振,美國維持快速增長,歐洲和日本則出現了小幅放緩,新興經濟體在美聯儲縮表加息和美元反彈過程中面臨資本外流、風險上升和增長下滑,加之貿易戰的陰影始終揮之不去,下半年外需未必能繼續維持穩健。今年春季廣交會成交額僅同比增長0.2%,預示著下半年出口仍然面臨著不小的壓力。
所以,下半年政策可能仍需在“加快調整結構與持續擴大內需”的基調下進行預調微調,同時我們將會看到產業集中度的持續提升、經濟新動能的加速釋放、消費升級的繼續推進,以及由高速增長向高質量發展的平穩過渡。全年有望收在6.6%左右的水平,經濟仍有韌性,并無失速之虞。(王靜文)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經濟 韌性 增速 再度 展現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