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直擊首批00后高考:不止975萬人參加“考試”
一場考試所影響的,并不僅僅是參加考試的975萬人
直擊首批00后高考
編者按
今年高考,參加人數達到了975萬人。975萬人步入考場,背后則是近2000萬人的雙親在翹首等待,還有更多的人為高考生服務。高考所牽動的,已不只是一個個家庭,高考趨勢所改變的,也不只是考生個人。
6月7日,2018 年高考第一天,首批00后考生也正式登上高考舞臺。考生們步入考場為夢想而戰,而考場外,守護和陪伴是永恒不變的主題。《工人日報》記者跟隨考場外的人們,記錄下這一天的酸甜苦辣。
4:50~8:00
“想加入雷鋒車隊愛心送考,必須舍棄點什么”
北京市天壇出租公司“雷鋒車隊”副隊長王占坡的“高考”,開始于6月7日凌晨4點50分。2014年6月,北京市交通委運輸局東城管理處將轄區內6支車隊命名為“先鋒車隊”,“雷鋒車隊”就是其中之一。今年,“先鋒車隊”連續第九年推出“愛心送考”。
由于家住南六環外,擔心去城里接考生路上堵車,王占坡今天特意起了個大早,趕著北京交通早高峰前,早晨6點便抵達了考生家小區門外。
今年是他愛心送考的第八個年頭,他把這項服務視作人生中的一場“高考”,絲毫不敢怠慢。臨行前兩天他特意去檢查了車里的水箱、空調,提前對送考路線實際跑線踩點,在車上備好礦泉水和急救包,連給考生加油祝福的話都演練了好些遍。“生怕出一點差錯,影響到考生。”送考并不是“一錘子買賣”,有時候中午都需接送學生,他干脆放棄拉客賺錢,就把車停在考點附近,隨時待命。
這也是“雷鋒車隊”對這項公益服務的要求。這項活動,車隊現已堅持了整整十年。車隊今年派出20余輛出租車,全程免費義務接送、陪護考生。
從2006年的8人幫扶小組,發展到現今40人,車隊正逐漸把“義舉”發展成“事業”。
隊長連三順建組的初衷是為了幫扶老人,最初小組在公司并不出名,做好事全憑隊員自愿,見到有困難的人主動上前打招呼、70歲以上老人乘車不收費……隊員們一項項“義舉”換回群眾一面面錦旗,小組在公司慢慢有了知名度,“雷鋒小組”漸漸升級成了“雷鋒車隊”。如今加入車隊著實是一件光榮事。小小車隊現在諸多榮譽加身,“全國學雷鋒示范點”“全國工人先鋒號”……每一項榮譽背后都浸潤著司機師傅們的熱誠和付出。
2010年,隊員劉師傅在運營中認識了一位家住惠新北里的大媽,她身患尿毒癥,需要去醫院透析。家里沒人幫襯,出行成了大難題。隊員們決定輪流接送、陪伴她就醫。此后整整四年半,一周兩次,一次三四個小時的幫扶從未間斷,直到老人去世。期間老人因為生病尿失禁,幾乎每位隊員身上、車上都被弄臟過,但沒有一個人退縮。
“想要加入車隊,必須舍棄點什么。”在公司宣講雷鋒精神的講習班上,連三順不止一次強調。就連愛心送考也是如此。
隊里的司機師傅現在大多年近半百,孩子陸續走上高考考場,雖每年都接送考生,但是真正能陪著自己孩子高考的人少之又少。2015年,王占坡的孩子參加高考,但他接到了車隊接送其他考生的任務,權衡再三后選擇了“胳膊肘往外拐”,“孩子考點離家不遠,由媽媽陪著。”
王占坡告訴記者,送考家長的一句感謝,能讓他的心“熱乎好幾天”,學生的高考成績更讓他喜上眉梢,經他手送往考場的學生中,有的考上了中國人民大學。“學生取得好成績,就是我們最大的幸福!”這些無形中的回報,總讓他感覺自己“賺大發了”。
早晨8點,把考生準時送到考點后,他找了個不礙事的地方停車,細細擦拭起擋風玻璃內側“雷鋒車隊”的銅牌,有路人看到車上標識過來咨詢,解釋完后,來人對他豎起了大拇指:“您可真是活雷鋒。”服務好有需求的群眾,繼承、傳承好雷鋒精神,這就是王占坡們現在正追求的“事業”。
8:00~11:30
“我自己高考時都沒那么緊張過”
早上8點剛過,北京市東城區廣渠門中學外已經聚滿考生和家長。20年前,第一批家境貧寒的宏志班學生就從這所中學升入大學,改變人生。
8點30分考場開啟,目送考生入場后,有些家長與考點合影后離去,但更多的家長選擇在考點外等待。
王娟便是其中一位,與往常不同的是,今天她特意穿上了剛買的旗袍。“旗開得勝!”為給女兒小云高考博個好兆頭,臨考前三天她特意去逛了趟商場,買了一件大紅色旗袍。而這只是她為小云高考所花費的諸多心思中的冰山一角。
打開她的微信,訂閱號置頂了三個關于高考的公眾號,她從中學會了制作營養早餐。昨天晚上10點,孩子復習完便早早入睡,她卻輾轉反側失眠到凌晨1點。“睡不著,緊張,擔心哪一環節會出岔子。”最近網傳的考生丟失準考證的文章,讓她不由心驚,今天早晨出門前,她特意把準考證放到了隨身攜帶的挎包最里層。
她告訴記者,1990年她參加高考的時候都沒這么緊張過。她認為,主要是因為環境變了。“我高考時,大學生還‘鳳毛麟角’,高考只是個人的選擇,考上了固然好,考不上也無所謂,送考的家長很少;而現在‘一人高考,全家高考’,高考關注度直線上升,陪考送考成了家長們的規定動作。”在全民關注的目光中,高考帶來的壓力也自然而然的變多了,用王娟的話來說就是:“一方面高考能決定孩子的命運,現在沒有文憑怎么找工作?另一方面身邊的人都在談論高考,孩子萬一考得不好,面子上掛不住。”
小云卻不以為然:現在高考還能決定命運嗎?她身邊有些朋友已通過了雅思,在高考前就拿到了海外名校的錄取通知。
近日,有媒體對2萬余名00后高考考生、考生家長和其他網友發起問卷調查,結果顯示,半數左右受訪的00后考生認為高考是為了增長經歷,而非改變命運的大考。伴隨著高考制度的不斷改革,越來越多的考生會更從容地選擇自己的人生道路,一些家長的心態也慢慢發生了變化。
相比于王娟,同為陪考家長,柳鷺瑤的反應可謂更有代表性。“我是被趕出來陪考的。”單位得知她孩子要高考,給她放了兩天假讓她陪孩子,她心想孩子考試自己總不能在家睡大覺吧,于是便跟了過來。“陪考是對高考的尊重。”
而她應對孩子高考的方式則是:一切照舊。飯菜照舊、作息時間照舊、對孩子的關心和鼓勵也沒有隨著高考到來而刻意增多。這番安排也有她的道理,“就當高考還沒來,給孩子一個比較舒適的空間去發揮出應有水平。”
她并不把高考當作孩子成才必須要經過的“獨木橋”,成績好壞一切隨緣。“社會在進步,重要的是掌握技能,高考已成為成才的諸多途徑之一,高考完了還有考研、讀博,甚至孩子還可以去學職高掌握一門技術,現在國家不正提倡做工匠嗎?”在她眼中,“條條大路通羅馬”。她說,自己當年高考成績并不理想,但是通過在大學階段苦學鉆研,通過考研邁入了心儀的學府,這些經歷更篤定了她的教育理念。
12:30-17:00
“陪考一次,感受到社會各界的關懷”
“下場考試即將開考,生怕遺漏與高考相關的訂單。”12點30分吃完午飯后,閃送快遞員楊忠就一直盯著手機。
今年,閃送在高考期間推出了“愛心助考藍色護航”的公益活動。幫助各地考生解決緊急遞送考試證件等需求。高考期間,閃送會在各城市的考點附近安排閃送員專門為“護考”待命,免費服務與高考相關的需求。楊忠此次負責的區域便是北京科技大學附屬中學考點。
“忘帶準考證”這種事,今早便在各地上演。重慶考生小陶今天早上出門走得急,忘帶準考證,直到來到重慶八中考點才發現。所幸閃送愛心助考隊員在八中考點得知這一情況,緊急駕駛摩托車到小陶家將準考證取來。
據閃送公關總監劉學柱介紹,閃送希望通過其快速遞送模式,幫助考生避免因為堵車等造成的延誤情形。“通過電動車、摩托車等交通工具,最大限度上避免堵車帶來的影響,從而幫助考生用最快的速度抵達考場。”
利用自身優勢為考生護航的企業,并非只有閃送。鏈家便利用旗下門店眾多的優勢,開展了2018年“高考休息站”公益活動,免費提供應急打印復印、便民飲水等諸多便民服務,為考生家長消暑降壓。據了解,全國8000余家鏈家門店中,有近500家距離高考考點不到100米。
下午2點30分,隨著考生陸續入場,設在廣渠門中學外的工會高考服務站點逐漸熱鬧起來。家長們有的在站點撐起的陰涼底下避暑,還有人在服務臺測量起了血壓。
6月7日和8日,北京市總工會、北京市職工服務中心首都職工志愿服務運行中心在北京市全市范圍內開展“暖心伴考”志愿服務行動。高考期間,共設立31個工會高考服務站點,29個分布在北京市13個區內的考點,1個設立于河北省遷安市。
站點雖小,五臟俱全。在服務站點,考生和家長們能享受愛心座椅、便利服務、移動書屋、醫療救助、心理疏導等多項暖心服務。“工會想的周到,服務給力!”多名家長點贊道。
記者在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也看到了類似的服務站。據悉,海淀區城管在海淀18個高考考點設立了高考服務站,記者看到服務站的桌面上,分門別類地放著飲用水、一次性紙杯、扇子、應急藥箱以及2B鉛筆、橡皮等考試用品,應急藥箱里面整齊的排列著創可貼、黃連素等各種應急藥物。除此之外,學校門口還停著一輛用于應急救援的救護車。
其中一名工作人員對記者表示,他們今早6點多就來到了考場外,并搭起了服務站,據他介紹,僅人大附中一個考點就部署了20名左右的工作人員。
“陪考一次,感受到了社會各界的關懷。”采訪中有家長感嘆道。
4點30分,人大附中附近逐漸涌入接考生的家長,不一會兒,擁擠人群就沿著學校門口的警戒線排出了一條通道。剛過5點,第一位走出考場的考生面帶笑容地穿過圍觀人群,他自己都沒有想到,迎接他的竟有那么多人。
高考改革回眸
1952年 全國統一高等學校招生制度建立。
1965年 全國高校招生人數達到了16.4萬人。
1977年 高考恢復,報考人數570萬,錄取27萬人。
1979年 全國高考首次統一在7月7~9日三天舉行,報考人數468.5萬人,錄取28.4萬人。
1981年 理工農醫類加考生物。報考人數259萬,錄取28萬人。
1983年 全國統考日期調整為7月15~17日,次年恢復為7月7~9日,同年外語被正式列為考試科目,以原始分計入總分。報考人數167萬,錄取39萬人。
1985年 上海獲得自主命題權,采取3+1方案,即語數外+任選一門,同年,北京大學等43所高校試點招收保送生。報考人數176萬,錄取62萬人。
1994年 生物和地理科目被取消,除語數外,文科加考政治和歷史,理科加考物理和化學,理科“數語外理化”、文科“數語外史政”的格局形成。報考人數251萬,錄取90萬人。
1999年 廣東率先試行"3+X"改革方案,生物、地理又重新開始出現在高考科目中。當年高校擴招開始,招生人數比去年增加48%。
2001年 高考取消年齡限制,取消25歲以下和未婚的限制,中等職業學校畢業生也可以報考普通院校。同年全國有18個省區市實行"3+X"。報考人數454萬,錄取260萬人。
2003年 高考時間提前一個月,固定安排在每年6月7、8、9日,延續至今。報考人數613萬,錄取382萬人,同年第一批擴招后的大學生畢業。
2007年 高考人數首次突破千萬大關,當年錄取人數567萬。
2014年 國務院頒布《關于深化考試招生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要“創造條件逐步取消高校招生錄取批次。2015年起在有條件的省份開展錄取批次改革試點”。同年教育部出臺四項改革方案,涉及綜合素質、學業水平考試、自主招生和加分等。
2018年 多地從新高一開始施行新的高考方案。取消文理分科,除語數外由考生任選三科參加2020年高考,高校也相應公布專業選科要求。到2020年,我國將全面建立起新的高考制度。(舒年 整理)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高考 考生 家長 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