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名臺青入住廈門公租房
清晨陽光灑向同安濱海公寓時,臺灣青年賀立康便開始了新的一天。這里是廈門市級公租房。下樓,穿過花紅葉綠的小區,步行15分鐘,到達公司。入住公寓已兩個月,他覺得“新家真好”。來自臺灣花蓮,從集美大學畢業后,賀立康進入臺企佳好集團工作。以前,他租住在公司附近,好點的單人套間都要千元,現在,他與兩位臺青在這合租一套三房一廳的公寓,月租金加物業費,整套下來也不過1000多元。
他和另外14人一起,成為首批入住廈門公租房的臺灣青年。小區綠化很好,環境很美,還有涼亭座椅,公寓里的配套也相當齊備,空調、熱水器、床、桌椅、櫥柜、沙發,一應俱全。“拿到鑰匙后,直接拎包入住。”
臺青申請公租房,是廈門市在全國首創,兩個月后,思明區創新了另一種方式,于十來天前推出臺灣青年公寓,兩者模式略不同,效果卻一樣:好環境、齊配套、低房租,解決在廈臺青住房困難問題。
22歲的余曜州,第一個入住思明臺青公寓。一年前他來到廈門創業成立文化傳媒公司,“初到陌生城市,安家最麻煩。這一年看了很多地方,搬了好幾次家很折騰,直到在這里,有了安定下來的感覺。”政府給房租補貼,每人每月最高補2000元,不用中介費、線上可簽約、進出人臉識別、24小時“管家服務”。
每天早上8點,余曜州搭乘公寓配套的接駁車,前往觀音山的公司上班;晚上回到公寓,他常會在樓下公共區域和鄰居們喝杯咖啡、聊聊天、看看電影。余曜州連稱“很棒,接下來可以好好為事業打拼”。
“惠臺60條”在臺胞中持續升溫
“廈門惠臺60條,是國家‘惠臺31條’的第一份地方性配套文件,可謂一氣呵成、一以貫之、一馬當先。”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院長助理、法律研究所所長季燁副教授如此評價。
廈門市委市政府始終把對臺工作擺在全局突出位置,全力打造對臺交流合作戰略支點,據市臺辦介紹,這60條措施絕大多數已實現落地,取得具體成效。
比如:給予臺企轉型升級專項資金(智能制造專項)補助已達1000多萬元;對市級臺企技術中心資助已達320萬元;已向來廈實習的127名臺生提供實習見習補貼和租房補貼82萬元;鼓勵臺青來廈就業創業,各級財政共兌現獎勵2572萬元;通過中歐班列運輸出口的冠捷電子貨物獲波蘭“安智貿”認定,實現雙方海關的監管互認;全市38個鎮街和所有涉臺調委會都接受臺企和個人的調解申請,提供免費的人民調解服務。
這60條惠臺舉措,也引起臺灣輿論關注,臺灣媒體和民眾感慨,這些措施“由生到死無所不包”。臺灣聯合新聞網還就“廈門推出60項惠臺措施,你會心動嗎”進行民調,截至4月12日中午,92%的受訪者選擇“會”,原因包括“在臺灣待遇太差,追求更好的生活是人之常情”等。
無獨有偶,廈門高校今年在臺灣大熱,報考的臺生比往年多了4倍,其中有很多學霸。單廈大,就有200多臺生申請報考,而往年是30~40人。觀察人士認為,這跟廈門“惠臺60條”有直接關系,許多措施讓臺胞“很感動、很興奮”。廈門臺商協會常務副會長高瑞華最近接到上百個咨詢電話和微信,“惠臺60條”的熱度在臺胞中持續升溫。
推進“臺商臺胞服務年”行動
此外,廈門市扎實推動“臺商臺胞服務年”行動計劃,啟動服務臺商臺企專項工作,成立6個工作小組。分別為轉型升級專項工作小組、對臺招商引資專項工作小組、創新金融服務專項工作小組、協助引才用工專項工作小組、自貿區對臺先行先試專項工作小組及完善綜合服務專項工作小組。分別由廈門市經信局、商務局、金融辦、人社局、自貿委、臺辦6個單位牽頭,由單位主要領導擔任組長,負責做好臺商臺企精準服務及探索自貿區對臺先行先試等具體工作。同時廈門市將繼續調研臺胞臺企在同等待遇方面的需求,適時公布新的先行先試政策,讓臺胞在廈門更好地學習、創業、就業、生活,臺企在廈更好更快地發展。
為幫助臺胞臺企排憂解難,廈門市臺辦專設臺胞服務中心,開通熱線電話(968820),為臺胞臺企提供一站式服務。截至目前,已有1000多人次臺胞來電咨詢。“廈門臺辦”微信公眾號上線運營之后,第一時間發布涉臺資訊及政策。為讓臺胞切實享受到廈門的優惠措施,日前,廈門“惠臺60條”涉及的80個職能部門制定了具體實施細則,明確了聯系人、聯系電話以及辦事流程,這些內容近日將向民眾發布。(記者 孫萌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