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油茶林成為農民致富“搖錢樹”
6月3日,安徽省安慶市潛山縣黃鋪鎮古墩村。全國政協副主席馬飚率“加快大別山綠色發展助推革命老區精準脫貧”重點提案督辦調研組一行到達經匯油茶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時,已近中午。
行走在山坡上,看著連綿起伏的油茶林,安慶市市長陳冰冰說,這座大山有些地方曾經是荒山坡,水土流失嚴重。如今,經過潛山縣政府不斷整地修路,種植油茶林,山青了,水秀了,油茶林成了貧困農民的“致富林”。
油茶林,它讓這片荒山披上了綠色,也給山里的村民們帶來了脫貧福音。
62歲的古墩村村民張義勝,多年前因為妻子身體不好,長期吃藥,唯一的女兒患有視覺障礙,一家不能出遠門,長期靠低保過日子。2010年,張義勝把山場流轉給經匯油茶專業合作社基地,并加入合作社種植油茶樹,生活迅速發生了變化。“油茶鮮果每年能賣一兩萬元,加上我在基地打工每個月收入有2000多元,一年也能收入三四萬。”說及這些改變,張義勝臉上寫滿了喜悅。
林地資源是山區最重要的生產資料,也是破解山區群眾脫貧難題的關鍵所在。
2010年,在外經商多年的李曉周回到家鄉古墩村投資500萬成立了潛山縣經匯農業綜合發展有限公司,并組建了經匯油茶專業合作社,規模化流轉35個村民組山場,租賃林地6000多畝,規模化種植油茶樹。
“一棵油茶樹的壽命有80—100年,我現在投入種植,以后就是純收益了,等于是我的綠色銀行。”望著一片片起伏連綿的青山綠樹,李曉周興奮地告訴調研組,油茶經濟效益高、收益期長,“種植1畝以上油茶可實現1個貧困人口脫貧,而且長期受益”。
“種植油茶是一個很好的扶貧產業。”全國政協提案委員會副主任支樹平表示,他們已經看到了山區村民脫貧的希望。
調研組了解到,經匯油茶專業合作社生產基地除增加群眾山場流轉租金收入外,把不能外出打工的貧困村民安排在油茶基地就業,保證他們人均年收入在2萬元以上。生產基地還幫助古墩村培育出60個養殖戶,帶動村民走上脫貧之路。
“以前村民的傳統觀念認為油茶耐貧瘠好生存,往往天種天養或人種天養,加入專業合作社后,他們學會了把油茶園當菜園來精種細管。”李曉周說,這為實現豐產高效和生態保護打下堅實的基礎。
如今,在專業合作社的指導下,600多戶社員都實現了每畝超過3000元的經濟收益。
“發展油茶產業,最重要的是轉變觀念,用科學技術進行精耕細作。”全國政協委員黃利鳴認為,潛山縣推廣科學種植為規模發展、集約經營提供了有力支撐,也給大別山區其他貧困地區提供了寶貴的經驗。
我國油茶產業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將油茶種植面積發展到7000萬畝,年產茶油250萬噸。調研組成員、國家林業和草原局計財司副巡視員張艷紅介紹,茶油是中國特有的天然營養品,市場供應遠遠不能滿足需求。
“油茶產業發展迫切需要加大扶持力度。”調研期間,潛山縣扶貧辦負責人向調研組呼吁,油茶產業事關國家糧油安全和民生,應該與其他糧油生產享受同樣的國家補貼政策。
調研組建議,政府應拓寬融資渠道,創新金融服務,吸引更多社會資金和貧困戶參與油茶基地建設。同時,還應鼓勵產業化經營的領跑者培養出更多懂技術、善經營的油茶種植大戶,深度挖掘與延長油茶產業鏈條、深度開掘油茶附加值,打造產業化、規模化的油茶生力軍。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油茶 調研 種植 農民 合作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