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全國政協十三屆常委會第二次會議>大會發言 大會發言
達久木甲常委:關注“邊緣人口”脫貧破解政策“懸崖效應”
關注“邊緣人口”脫貧破解政策“懸崖效應”
——達久木甲常委的發言
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之一,集中連片整體深度貧困特征突出,“邊緣人口”數量多、比例高。黨中央高度重視涼山發展,習近平總書記十分牽掛彝區人民,多次聽取涼山工作匯報,今年春節前夕親臨涼山視察調研、寄予厚望。汪洋主席等中央領導也曾先后到涼山視察調研,為涼山脫貧攻堅問診把脈。涼山各族人民飲水思源、感恩奮進,堅持以習近平總書記扶貧開發戰略思想為統攬,下足“硬功夫”、打好“組合拳”,脫貧攻堅取得階段性成效,但還存在“邊緣人口”入貧、脫貧和政策“懸崖效應”問題,需高度重視。
達久木甲常委
一是“邊緣人口”數量龐大。涼山精準識別出的貧困人口屬于“貧中識貧”“窮中選窮”;而臨近貧困的“邊緣人口”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在經濟收入、住房條件、生產資料等方面基本沒有差別。按照2016年3100元脫貧標準,全州約有96萬農村人口生活水平低、發展能力弱,極易因災、因病陷入貧困。
二是“邊緣人口”扶持政策不足。絕大多數“邊緣人口”居住在交通條件極差、生存環境惡劣、基礎設施落后、公共服務欠缺、產業發展滯后的邊遠地區,雖與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同樣享受了交通、教育、通信、安全飲水等普惠政策,但不能享受產業發展、金融扶貧、安全住房、培訓就業、易地搬遷等特惠政策。據調查,全州還有11.39萬戶、42.54萬“邊緣人口”享受不到建房補助政策,雖“住有所居”,但“住得還很不安全”。
三是“邊緣人口”制約脫貧成效。隨著脫貧攻堅向縱深推進,建檔立卡貧困戶享受的政策越來越好;雖然州、縣黨委、政府不斷加大對“邊緣人口”的扶持力度,但困于財力有限,投入不足,“邊緣人口”未能享受特惠政策,產生政策“懸崖效應”,“邊緣人口”貧困現狀難有實質性改變,極易造成新一輪貧富差別,存在群訪、集訪、越級訪等潛在風險。
為確保深度貧困地區到2020年與全國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建議:
第一,拓展精準扶貧對象范圍。將“精準識別”拓展到集中連片整體深度貧困地區的“邊緣人口”,從中央和省級層面設計、制定區域性精準扶貧基礎設施建設、生態建設補償、水電等資源開發特殊政策。在扶持建檔立卡貧困人口的基礎上,給予“邊緣人口”安全住房、勞務培訓等政策傾斜,構建建檔立卡貧困戶與“邊緣人口”同步攻堅、同步脫貧的格局,確保集中連片整體深度貧困地區整體脫貧、穩定脫貧和持續健康發展。
第二,加大財政政策支持力度。在中央與地方共同財權和支出責任劃分改革中,免除或降低州縣分擔比例。加大均衡性轉移支付、民族地區轉移支付、縣級基本財力保障獎補資金等財政性轉移支付補助力度,逐步提高貧困地區人均財力、人均財政支出水平,增強地方政府對“邊緣人口”的扶持能力。
第三,創新實施幫扶特惠政策。一是將扶貧小額信貸分險基金、產業扶持基金、教育扶貧救助基金、衛生扶貧救助基金“四項基金”向“邊緣人口”覆蓋,建立“四項基金”限時足額補充機制,發揮其在解決貧困群眾現實困難、長遠生計中的特殊作用。二是制定勞動就業、文明示范、計劃生育等鼓勵政策,支持“邊緣人口”以土地、林地等生產資料、集體經濟組織成員身份參與產業扶貧,實現持續穩定增收。三是在下達易地扶貧搬遷項目時,將“邊緣人口”作為隨遷戶一并納入,給予適當低于建檔立卡貧困戶標準的資金補助。
第四,健全完善社會動員機制。發揮集中力量辦大事的政治優勢和制度優勢,優化統籌各方力量,充分發揮工商聯、群眾團體、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等在脫貧攻堅中的作用,鼓勵引導社會組織、個人自愿采取定向或包干等方式加大對“邊緣人口”的幫扶力度,深化政協委員“我為扶貧攻堅做件事”活動,進一步推動非公有制企業“萬企幫萬村”行動,幫助“邊緣人口”脫貧致富奔小康。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