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這項工程曾讓世界認為不可能 如今祖孫接力繼續干
這項工程曾讓世界認為不可能,如今祖孫接力扎根涼山繼續干
半個世紀的青春接力
登上海拔2242米的山頂,李恒站在一個山洞前,沉默許久。洞口正上方的字已經模糊,只留下兩側的對聯:裝點此關山,今朝更好看。一條鐵路鉆進山洞,藏身黑暗中。這是老成昆鐵路上的沙木拉達隧道,位于四川省喜德縣小相嶺山脈。這里曾被稱作“修路禁區”,暗河、斷層、泥石流隨處可見。
1964年,李恒的外公響應毛主席“成昆鐵路要快修”的號召,與戰友憑借鋼釬鐵錘挖出這條6.4公里長的隧道,成為成昆鐵路全線貫通的關鍵,為西南腹地百姓鑿開了一條出山通道。那年,外公19歲?!靶貞讶蛱糁負医袡C器背過山”的號子聲響徹山谷。
在這場長達6年的“戰役”中,每前進一公里,就有50多個年輕人犧牲,352名建設者長眠此地,唯有蔥蘢的索瑪花與火車汽笛聲相伴。
“那代人為祖國獻出青春甚至生命,太不容易。”2018年4月底的一天,站在沙木拉達隧道口的紀念碑前,李恒感慨道。碑上寫著:為有犧牲多壯志,敢教日月換新天。
入職兩年來,25歲的李恒第一次貼近外公的青春。從記事起,他就常聽外公講起成昆鐵路。故事中,年輕的外公和戰友喊著“嘿呦嘿呦”的號子,冬天跳進水坑里挖泥沙,凍得打顫發抖,夏天又熱得像待在“火焰山”,而他們就用冷水沖沖繼續干?!半U山惡水聽調遣,英雄面前無難關”,這是外公身上的成昆精神。
30公里外,就是李恒工作的地方。中國中鐵的一批年輕人接過前輩旗幟,在這個每年有4個多月冰雪天氣、150天以上狂風怒吼的地方,努力打通新成昆鐵路“最后21公里”的小相嶺隧道。
這是全線最長、地質情況最復雜、施工難度最大的工程。他們像外公那代人一樣,充滿豪情。鏡頭下,半個世紀前的“戰斗”場景再現,這是李恒記錄的新成昆精神。
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點贊他們身上有“青年一代對祖國和人民的擔當和忠誠”。
“修一條隧道,為何讓兩代人都有這般豪情?”
“修一條隧道,為何讓兩代人都有這般豪情?”直到今年4月底的沙木拉達隧道之行,李恒才找到真正的答案。受外公和同為隧道人的父母影響,兩年前,李恒辭掉了城里的工作,“說走就走”。入職中鐵隧道局后,被派往新成昆鐵路項目的小相嶺隧道工地。在這里,他充分發揮傳媒專長,記錄新時代的隧道人。
去沙木拉達當天,李恒早上不到5點就醒了。窗外是大雪山支脈小相嶺,那條隧道就在綿延百里的群山之間。由中國中鐵隧道局一處(原鐵道部第二工程局十二處)承建的沙木拉達隧道,是老成昆鐵路海拔最高、跨度最長的工程,有“成昆咽喉”之稱。攻下沙木拉達,意味著成昆全線貫通。
越野車一駛出項目地,他立刻端起相機,老成昆線就在眼前。盤山繞行的鐵路像巨龍,由成都出發,沿大渡河橫跨大小涼山,穿越四川盆地、橫斷山脈、云貴高原后抵達昆明。這條鐵路被聯合國稱為“象征20世紀人類征服自然的三大奇跡”之一。此前,蘇聯專家說中國人“簡直是瘋了”。
上世紀60年代,為加快三線建設,中央決定修通成昆線,打開大涼山。那段艱難歲月里,毛主席表示“沒有錢就把我的工資拿去,沒有鋼軌就把沿海的鐵路撤下來”。全長1096公里的老成昆鐵路,曾有30多萬人參與修建。
“這是國家交給你的任務,不能有半點懈怠?!背松暇従彾械?633次列車,李恒真實體驗到了外公這句話的分量。
自打1970年老成昆線通車,綠皮火車跨越991座橋,穿過427條隧道,??康貓D上都查不到的小站。
半小時車程中,這個城市里的年輕人與雞鴨鵝共處一節車廂,土豆、洋蔥就堆在身邊。他看到了帶著農貨去賣錢的西南漢子,也遇到了背著書包去縣城讀書的學生娃。
如果坐汽車,這趟旅途需要四五個小時,票價10多元,而火車票只需兩元。
成昆鐵路通車的那天,也是攀鋼鋼鐵出“爐”之日。資料顯示,成昆鐵路和攀鋼建設影響和改變了西南地區至少2000萬人的命運,進步了整整50年。
外公告訴他,當這條鐵路通車時,從沒見過火車的老鄉帶了草往車頭塞,以為這個龐然大物靠草做動力。在缺吃少穿的年代,當地百姓省下口糧送往建設一線,怕他們不收,一位彝族大娘還把雞蛋藏進南瓜里。如今,曾見證成昆鐵路修建的老人在鎮上賣菜時,見著“穿工作服的”,總給多拿幾把。
“別看這趟綠皮車慢,它是當地人的出山通道!”在這趟列車上,李恒感受到了外公這代人的使命。坐著火車過隧道不過幾十秒,但對建設者來說,是長時間的堅守。不過,外公從沒坐過這條他親手修建的鐵路,甚至沒等通車,就被派往了下一個戰場。
“這就是我們留在這里奮斗的理由”
下了綠皮火車,離沙木拉達隧道還有兩小時車程。混凝土路面漸漸消失,泥巴路像繩子被打了許多結,布滿深淺不一的泥潭,需要徒步前進。50多年前,外公就是沿著這樣的路,一步步走向沙木拉達。在彝語里,“沙木拉達”是索瑪花開的山谷。
一路上,李恒這個新成昆線的參與者“從沒像這樣離貧困如此近”。為了御寒,當地百姓家的墻面裹著塑料布,很多家庭最近才用上“政府發的”電視機。李恒喜歡追著電子產品更新換代,這里的孩子從沒用過電腦。碰見小朋友,這個身材瘦高的年輕人總會蹲下來,問問他們的年紀。因為營養不良,這些孩子的身形看起來比實際年齡小兩三歲。小朋友用“爸爸老是出去打工”“過年才能吃肉”的描述,讓這個城里來的年輕人拼湊起貧困的概念。
代表“中國速度”的T、D、G字頭列車依次登場,時速350公里的“復興號”加速領跑,而時速30公里的成昆鐵路運力遠不能滿足客運貨運需要,大涼山被甩在慢車道上。
看到這些,李恒理解了為什么項目駐地總有附近的孩子翻墻進去玩,因為那里有池塘、秋千,是山里娃心中的“公園”。這些孩子告訴新成昆線的建設者,等新鐵路通車,他們就能去看大海了。
這條新鐵路按時速160公里設計,從成都到昆明將由19小時縮短到6個多小時。那時,涼山百姓才能真正走上致富的快車道。
“這就是我們留在這里奮斗的理由。”作為隧道后輩,李恒用鏡頭記錄下同事身上的成昆精神。在這群年輕人心里,他們建設新成昆鐵路,也是在追尋老成昆精神。
進入正在修建的小相嶺隧道,充斥著粉塵和機器轟鳴聲。在里面待一會,就會眼睛酸澀,持續耳鳴。洞里的人靠擊掌、拍肩這些肢體語言打招呼。味道刺鼻,口罩不出3小時就變黑。水柱從洞頂落下,作業超過10分鐘就會全身濕透。濕疹在施工人員中最常見,隨意拉住一位工人,擼起袖子,細細的紅色疹子順著手臂“蔓延”。
“泡”在水里工作的項目總調度鄭冬冬是個90后,就在這樣的環境里,鄭冬冬和工友一干就是10個多小時,連午飯也在隧道里解決。
“你怎么保護自己?”鏡頭后的李恒忍不住發問。
鏡頭前,這位河南小伙從口袋摸出3個口罩,說“這有啥,修‘老成昆’比這艱苦多了!”
李恒還把鏡頭對準過機械隊長王定枝,為了保證施工進度,在洞里一干就是9天9夜。但他覺得“不算什么”,“老成昆人腳底扎了釘子還接著干”。
全長近22公里的小相嶺隧道,涌水、斷層等不良地質占80%以上。“無水硬如鋼,有水一灘泥”,有些地方像沙土一樣綿軟,盾構機、鑿巖臺車這樣的大型現代化設備很難派上用場,工人只能像半個世紀前那樣,弓著背用鏟子一點點開鑿,像雕刻工藝品。
李恒也記錄了一些外公從未見到的“新玩意兒”。以前隧道支護都靠人工手鍬,現在只需用“游戲手柄”操作機械手噴射混凝土就能完成。鑿巖臺車師傅從瑞典學成歸來,操作像變形金剛一樣的3個機械手臂,僅需4人就能完成過去24人的開挖工作,小相嶺隧道掘進速度刷新了我國機械化鉆爆施工的歷史記錄。72歲的外公看到這些,直呼“真的變了,時代發展了”。
“大家都不愿逆行,這個國家會好嗎?”
“只有最貧困的地方強起來,國家才真正強起來?!边@些年輕的建設者決心“為大涼山脫貧而戰”。今年一月,成昆項目青年黨員給習近平總書記寫了封信?!俺衫ヨF路先輩們應該也是我們現在的年紀,他們肩負國家使命,以青春的熱血和斗志為國家而戰”。如今,這些鐵路后輩甘愿扎根基層,為涼山百姓修好“致富路”。
一個月后,接到來信的習總書記用“忠誠”和“擔當”為中國中鐵青年點贊。李恒喜滋滋地告訴外公,這份榮耀屬于新老兩輩成昆人。
越接近沙木拉達隧道,李恒的腳步越慢,心里越平靜。他即將與外公的青春相逢,青春里還有“往前走啊,我們的道路寬又廣”的號子聲。
昔日,年輕的外公和戰友就在隧道旁搭席棚棲身,30多個人擠在用石頭壘的通鋪上,在他們看來,“為了祖國修鐵路,越是艱苦越幸?!?。而今,這些新成昆建設者也以苦為樂。年輕人用一間空宿舍當“酒吧”,每當工程告一段落,就從園子里拔些自己種的菜燒烤,喝幾杯慶祝。熱愛健身的李恒還撿了兩塊磚當啞鈴,像寶貝一樣帶回宿舍。
他羨慕這里的一對夫婦。為了愛情,妻子周海瑞從城市一路追尋丈夫鄭冬冬來到大涼山。他們15平方米的“家”里有電磁爐,兩人一起下廚,端出河南燴面安慰思鄉的胃。并不寬敞的床上擺著一只半米長的玩具熊,那是周海瑞剛來項目地時,“不懂浪漫”的丈夫迎接妻子的禮物。
曾經年輕的外公會和工友走幾十里地看《上甘嶺》,如今這群90后去KTV必點《我的祖國》,用搖滾范兒吼得“熱血沸騰”。特別那句“為了開辟新天地,喚醒了沉睡的高山”,總能讓他們感受到老成昆人激蕩的青春。
偶爾,工作遇到攻不下的難關,有人干掉杯子里的酒,低聲說一句“還不如回大城市”。一旁的小伙伴說出掏心窩子的話,“大家都不愿逆行,這個國家會好嗎?”第二天一早,這群年輕人又勁頭十足地出現在工地上。
初到工地,一趟綠皮火車將李恒從大都市運到了偏僻山區。有個新來的姑娘在去項目地的途中哭了,“離城市越遠越絕望”,請求在附近的鎮子下車,辭職回家。還有個小伙子僅入職一天,第二天一早未留下任何言語,離開了。
李恒理解同齡人的選擇,他決定到隧道工作時,外公是唯一的支持者。這位老人退休后,沒有選擇回老家重慶,而是和當年一起修隧道的戰友生活在一個大院。即便現在,外公也總是操著濃重的重慶口音,不厭其煩地囑咐外孫:“大山深處,需要有文化有理想的后來者,奮斗不只為自己,還為了想走出大山的百姓。”
在沙木拉達隧道口的這個下午,李恒走過了每一塊墓碑,腳步很輕。外公說過,每一塊墓碑背后,都有一個故事。
去年清明節,隧道人母永奇來到沙木拉達,意外發現了一個熟悉的名字。這是外婆整日念叨的人,他的外公。雖然這個年輕人從沒見過外公,只知道他為了修成昆鐵路犧牲,遺體就地掩埋,家人根本不知道葬在哪里。母永奇激動又悲痛地向家人求證,85歲高齡的外婆連夜趕來,捧出丈夫唯一留下的照片,雙手顫抖,把臉緊緊貼在墓碑上。
站在索瑪花守護的墓碑群中,李恒給3000公里外的外公打了個電話。話筒傳來外公的笑聲,他掉了眼淚。有十幾秒,祖孫倆誰都沒有講話。
2022年小相嶺隧道通車,李恒想帶外公重返成昆。這個愿望他醞釀半天,終究也沒說出口。他不確定到那時,會不會也像外公一樣,沒能等到通車,就又投入了新的戰斗。
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李玥 來源:中國青年報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工程 不可能 祖孫接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