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提升國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的著力點

2018年07月19日 15:20 | 作者:陸園園 | 來源:經濟日報
分享到: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要深化國有企業改革,發展混合所有制經濟,培育具有全球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這是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國有企業改革作出的重大部署,為新時代國有企業改革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國有企業作為經濟社會發展的中堅力量,理應在推進國家現代化中發揮示范作用,必須勇擔創新重任,強化自主創新,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主動引領和推動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國有企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規模實力顯著增強,競爭力進一步提升,在參與核心技術標準制定、擁有有效專利、實現科技成果轉化與產業化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成績,一批大企業不僅規模達到世界級水平,在技術、管理、國際化水平等方面也正在走向世界前列,在保證國民經濟持續健康發展中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但同時也要看到,國有企業在自主創新能力建設方面仍然存在不少問題,比如,自主知識產權的創新成果較少,不具備保持技術先進性的能力,缺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關鍵技術和知名品牌;自主創新人才較為匱乏,各類專業技術人才數量偏少,尤其是研發人員數量不足;企業的科技投入呈增長趨勢,但真正用于研發的投入仍然偏低,與國際先進水平差距較大,等等。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破解這些難題,可以從人才建設、完善機制、營造環境、保護知識產權四個方面入手,有效提升國有企業的自主創新能力。

第一,加強企業創新人才隊伍建設,著力做好選聘、培育和使用。人才是實現民族振興、贏得國際競爭主動的戰略資源。目前,雖然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規模大、科技人力投入增長快,但與發達國家相比,科技人力投入強度不高、科技人才隊伍質量不高、嚴重缺乏創新型人才仍是制約國有企業發展的突出瓶頸。因此,提升國有企業自主創新能力,第一個重要抓手就是人才隊伍建設。要根據不同行業、不同企業的特點,有針對性地培育創新領軍人物和關鍵人才,為國有企業實現創新發展注入源源不斷的人才活力。一是打通企業內部晉升通道。可對現有專業技術序列進一步細化,尤其是對掌握核心技術的操作人員可考慮專設技術崗位序列,實現留得住、有發展的目標。二是完善市場化選聘機制。可考慮探索市場化選聘的多種方式和途徑,推動國有企業積極引進各類高端創新人才。建議以分類管理、合同約束、考核評估為重點,完善領軍人才聘任制、年薪制,以合同的形式明確崗位設置、崗位職責和聘任期限。三是建立聯合培養、聯合研發模式。依據市場需求,推動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開展校企合作,通過設立聯合研發中心、共建創新基地等,實現聯合培養技術人員、聯合研發創新成果。

第二,完善企業創新的考核機制,健全企業長效激勵約束機制。企業經營者對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追求是國有企業自主創新的內在動力。為此,要改革和完善國有企業經營者的考核機制,加大自主創新激勵的力度,從而激發國有企業經營者的創新熱情。一是有效發揮考核機制的導向作用。在這一過程中,既要明確考核范圍,落實國有企業負責人對企業創新的領導責任,將自主創新重要指標納入企業領導人的關鍵績效考核體系,還要完善考核方式,對企業負責人和研發人員的考核可考慮采取階段性考核和聘期考核相結合的方式。此外,還要細化考核指標,提高考核權重。考核指標體系可由結構指標和數量指標構成:結構指標包括研發投入占比、創新業務營業收入占比、創新人員數量占比等;數量指標包括已獲準的專利數量、已刊發的科研成果數量、參與制定的技術標準數量以及國家認定的高新技術產品數量等。通過設置科學合理的考核指標體系,更好地激發人們的創新創造活力。二是完善企業創新激勵和約束機制。可考慮根據創新增加收益的一定比例,對參與創新的人員進行獎勵。探索企業創新財富積累與創新人才掛鉤的分配制度,充分發揮股票期權、崗位分紅的激勵作用,健全與激勵機制相配套的財務審計、信息披露等約束機制,讓人們消除后顧之憂。

第三,加強企業創新文化建設,形成崇尚創新的企業價值觀。良好和諧的企業創新文化,是企業持續創新的不竭動力,要推進企業創新能力的發展,必須致力于建設和發展創新型文化。一是重視創新人才的精神激勵。要建立一種尊重知識、尊重人才的企業文化環境,給予創新人才應有的尊重、地位。特別要克服因循守舊、滿足現狀的思想,打破思維定式,增強企業領導和員工的創新意識,不斷尋求創新突破,探索各種創新路徑。二是在企業內部形成不斷學習、崇尚創新的企業價值觀。要大力弘揚支持創新、鼓勵創新的思想觀念,積極營造勇于創新、鼓勵嘗試、寬容失敗的良好氛圍。結合企業自身的類型和特點,將企業自主創新與建立學習型組織有機結合起來。

此外,強化知識產權法院建設、有效保護知識產權成果,亦是推動國有企業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重要抓手。目前,北京、上海和廣州已經有了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但尚處于起步探索階段。未來,要在打造一支業務精、效率高、責任心強的法官隊伍,打通受理、判決、執行一體化的綠色通道,提升知識產權法院的影響力和知名度等方面下功夫,做實做強知識產權法院,為國有企業積極開展自主創新保駕護航。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創新 企業 國有企業 自主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