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全國政協調研組赴廣西調研側記:“說好普通話,收入高了,朋友多了”
“說好普通話,收入高了,朋友多了”
——全國政協調研組赴廣西調研側記
人民政協報記者肖亮升 通訊員陶思祿
“各位領導,大家好!”“在家里,爺爺奶奶跟我說壯語,但是爸爸媽媽都跟我說普通話。”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來賓市武宣縣桐嶺鎮新龍小學,孩子們用流利的普通話向來調研的全國政協委員問好,并熱情地互動交流。
資料圖
這是7月6日,全國政協調研組圍繞“加強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促進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在廣西進行專題調研的一個鏡頭。
扶貧先扶智,扶智先通語。語言交流困難是不少貧困地區、民族地區扶貧致富的障礙。由于村民不會說普通話,極大地制約了扶貧開發、創業指導、技術培訓、推送致富信息等活動的有效開展。
“不少村民剛進城打工時,說不好普通話,遇到很多尷尬事,也很難找到理想的工作。”經營花店的來賓市興賓區城北街道福鑫社區居民代表梁承萍坦言,她現在招收員工的基本要求就是會說普通話。
“語言能力關系到就業能力,就業能力關系到生存能力。”針對貧困村青壯年勞動力難過“語言關”導致的應聘難、學習技術難、融入難等問題,調研組建議大力開展“推普脫貧鄉村行”活動,堅持不懈開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工作,為實現“語同音”的千年夢想打通“最后一公里”。
“結合當地旅游服務、產業發展、勞務輸出等需要,由駐村干部和村委會負責組織普通話專項學習培訓,對培訓考試合格的學員,優先推薦就業、創業。”“在各類扶貧職業技能培訓項目中,把學習掌握普通話作為重要內容,助力脫貧攻堅。”調研組成員建議。
“吐字清晰,聲情并茂,不錯!”在武宣縣民族初級中學、宜州區實驗小學、融水縣民族中學等地,調研組與師生座談交流,聽取學校對普及國家通用語言文字工作的意見和建議,充分肯定了學校推廣普通話的成效。
“學校是推動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規范化、標準化及其健康發展的關鍵陣地。”調研組提出,要發揮學校在語言文字工作中的輻射和示范作用,加大對語言文字事業發展的經費投入力度,將教師普通話全員培訓列入提高各類學校教師培訓的重要內容,努力提高教師的普通話水平。
調研組建議定期在民族地區開展教師普通話培訓,加大對雙語教師普通話培訓、中小學教師語言文字規范標準培訓、少數民族骨干教師培訓的扶持力度,通過舉辦經典誦讀、演講、講故事等活動,把推廣普通話融入民族地區經濟社會發展各個層面、各個環節。
近年來廣西推普工作成績斐然。但一些地方仍存在將推廣國家通用語言文字與保護地方傳承或民族語言對立起來的現象。
“推廣國家通用語言,并不是不保護少數民族語言,而是要建立少數民族語言和國家通用語和諧并存、功能互補、共同發展的語言關系。”調研組認為,在做好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推廣的同時,要保護和傳承好少數民族語言文字,讓孩子們不僅會說普通話,也要會聽、會說本民族語言。
“廣西是少數民族語言的‘富礦’,也是‘博物館’。”全國政協民族和宗教委員會副主任全哲洙提出,民族地區從要政治高度、戰略高度和民族團結大局來認識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工作,將國家通用語言文字普及與少數民族語言文字保護工作相結合,為各族群眾脫貧致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掃清語言障礙。
“很多外出打工的村民說,普通話說好了,工資高了,朋友也多了……”自治區扶貧辦副巡視員楊國藝談及說好普通話給群眾帶來的好處,給助推脫貧攻堅帶來的幫助時喜形于色。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調研 普通話 語言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