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沸點 沸點
媒體查網絡假證黑幕:渠道更隱蔽 隱患更突出
(原標題:網絡假證 嚴打追責)
今年初,四川綿陽警方通報一起通過網絡公開販賣教育、安監、質檢、學歷等各行業資格證書案,搜查到各類成品證書近4000本,半成品13萬余本,查明已銷售的證書超過1萬本。
3月,西安警方抓獲一名涉嫌在網店大量銷售專業技術職務資格證書、“八大員證”等假證書的犯罪嫌疑人,假證書被銷往全國各地。
6月,貴陽警方破獲一起微信招攬承接制販假證案,查獲2000余枚假公章,涉及身份證、房屋產權證等數百種證件……
近日,國家發改委表示,要對群眾反映強烈的假文憑、假證件等問題開展重點領域失信問題專項治理,嚴肅追究失信責任。國務院安委會發布通知開展專項治理活動,嚴厲打擊通過網絡制售假證的行為。
網絡假證現象為何屢禁不止,呈現什么新特點,這一頑疾如何治理?記者就此展開調查。
換個關鍵詞 假證照樣賣
“半價需求”滋生售假
“總有假學生證!”去年底,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霽翔的“吐槽”在網上刷屏。故宮旺季門票價格為60元,使用學生證只需20元,不少人試圖用假學生證蒙混過關,給故宮增加了不少管理負擔。
假學生證從何而來?此前曾有媒體曝光,一些制假售假者堂而皇之將學生證等假證放在網絡平臺上公開叫賣。“互聯網平臺潛在用戶更多、交易范圍更廣,造假者的利潤更高,對買假者來說也更‘方便’。雙方一個愿打、一個愿挨,給監管帶來了困難。”北京大學政府管理學院院長助理黃璜副教授說。
2013年,淘寶網更新《淘寶禁售商品管理規范》,假證成為重點打擊對象,學生證、身份證、駕照等辦證類敏感詞也被屏蔽,公開賣假證少了。盡管各網站平臺都在不斷完善規范,屏蔽假證搜索結果,擴寬假證舉報渠道,可仍有假證件、假證書、假證明的售賣者通過變換關鍵詞的方式,繼續兜售假證。
記者打開淘寶搜索“學生證”,網站顯示“沒有找到相關寶貝”。但是,當記者輸入“門票半價”后,出現了十余家疑似出售學生證的網店。在一家名叫“DIY私人訂制”的淘寶店鋪內,有一款被店主稱為“旅游出行神器”的商品,標價45元,月銷量100余件。一位購買者評論:“去了重慶、成都和西安,都能用,省了不少錢,贊贊贊!”并配上西安工業大學學生證和兵馬俑、華山、都江堰等景點門票的照片。另一位購買者評論:“真的是用了一次就把買證件的錢抵回來了。”還有人傳授使用“經驗”:“提前做點功課,背下學生證號、出生年月日、身份證號,還有屬相。”
明修棧道暗度陳倉的商家不在少數。有的網店將假學生證包裝為“全國聯合旅游年票一卡通”“學生打折優惠卡”。店主還“貼心”提示,打折卡“適合18—30歲年輕朋友”“開通后4年內有效”。還有一些網店表面上提供證件、證書、證明翻譯服務,但只要和店家多聊幾句,“懂行”的人就能辦上各類假證。
在58同城北京站,記者輸入“學生證”后,只能搜索到“專業翻譯學生證”等結果。但當切換到58同城天津站后,再輸入同樣的關鍵詞,則出現“出租考研床位代辦學生證”“專業印刷全國大學學生證旅游優惠券”等信息。
“售假買假者學會了變換關鍵詞,一方面說明網絡假證交易得到一定整治,迫使他們不得不做出改變。另一方面也反映出只要有需求存在,交易雙方就會變著法子完成交易。平臺和監管者無法在信息流中識別真實的交易意圖,網絡假證治理的難度將越來越大。”中國電子商務協會政策法律委員會副主任阿拉木斯說。
規避手段多 售賣渠道廣
造假手法不斷翻新
5月29日中午,北京室外溫度高達34℃,民警來到朝陽區某小區,在居民樓內發現了一家賣炸雞排的外賣店。外賣店氣味十分難聞,操作臺內的油也已經發黑。這樣的店家如何能通過有關部門的審核和檢查?
原來,店主通過QQ花200元購買了一張假食品經營許可證,用于在外賣平臺注冊開店,一天流水能有數百元,既享受了紅利,又免于監管。
在淘寶等網站上,如果被發現售賣假證,懲罰相當嚴厲。于是,一些相對小眾、監管沒那么到位的平臺更受買假賣假者“青睞”。即使選擇公開展示商品,賣家也多以業務繁忙、不能及時回復為由,要求有意購買者使用微信或QQ聯系,以規避平臺監管。此外,QQ群、微信群這類封閉社群也成為新的假證買賣場所。在QQ內搜索“學生證”等關鍵詞,可以找到多個以“學生證”為群名的QQ群,有的甚至在簡介中直白寫出:“十年制作經驗,保證和學校一模一樣。”
“任何互聯網平臺,如朋友圈、微博、貼吧、QQ群、直播平臺等,只要具備交流功能,就可能產生交易,這給治理帶來了不小的挑戰。”阿拉木斯說。
更有膽大者,竟自己打造“山寨網站”售賣假證。在四川省綿陽市公安局通報的案件中,犯罪嫌疑人仿冒了人社部門、質監部門、學信網、中國特種設備從業人員數據庫等38家政企網站,誘導受害人進入“高仿”網站辦理各種證件。“每個假證幾十元到上百元,還配有二維碼,掃碼后能顯示個人信息,受害人根本不會懷疑。”辦案民警介紹。
誠信需共建 整治加把勁
信息共享假證現形
“制造、販賣、使用假證,會造成社會公平和效率的雙輸。”黃璜說。如果人們發現不需要努力就可以獲得某種身份或者資質,就會有更多人參與造假用假,不誠信的風氣將會愈演愈烈,極大影響社會公平正義。假證也讓更多“不合格”的人享受到不該享受的社會資源,造成資源錯配,影響社會運行效率。
“證件的使用應結合相關數據庫查詢,在增強安全保障的情況下開放有關學歷、資質、證件資料庫驗證,通過信息共享讓假證件顯露原形。在發放紙制證件的同時,還應發放經過加密處理、無法篡改的電子版本證明。我國早在2004年就頒布《電子簽名法》,為解決這類問題提供了法律支撐。”阿拉木斯說。
去年10月,故宮取消線下售票渠道,全面實行網絡售票,在線驗證身份信息真偽,假證再逼真,也派不上用場。越來越多組織機構支持在線驗證證件、證書真偽。比如,學信網可以提供學籍學歷查詢、驗證服務,中國記協網首頁就提供了查詢記者證和媒體資質的渠道。
“網絡假證違反《治安管理處罰法》,也違反了各類行業準入法律法規,情節嚴重的已經觸犯《刑法》。網上買賣假證件沒有根絕,說明監管還存在漏洞和盲區。”中國人民大學法學院教授劉俊海認為,根治網絡假證問題,力度還要進一步加強,要在全社會營造對假證“零容忍”的態度。對于制假售假者,有關部門應依法嚴厲打擊,嚴肅追責。平臺有義務站好崗、放好哨,不能對假證現象睜一只眼閉一只眼。監管部門要形成執法合力,建立健全信息共享、快捷高效的跨部門執法監管合作機制。
“社會公眾也要進一步提升自身誠信意識,不買假不用假,不要抱有僥幸心理;使用假證者應記入個人誠信檔案,留下有據可查的信用污點。”劉俊海說。
編輯:秦云
關鍵詞:網絡假證 學生證 假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