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危害“公眾健康”可強制退市是合理淘汰
危害“公眾健康”可強制退市是合理淘汰
■ 觀察家
這有助于約束上市公司,避免股市資源錯配。
27日晚,證監會推出強制退市新適用條件——危害公眾健康安全。證監會官網發布的《關于修改<關于改革完善并嚴格實施上市公司退市制度的若干意見>的決定》中明確,涉及國家安全、公共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和公眾健康安全等領域重大違法行為的,證券交易所應嚴格依法暫停、終止公司股票上市交易。
在長生生物事件備受關注的背景下,危害“公眾健康安全”可觸發強制退市,無疑慰藉人心:如果說,還有什么制度能避免這類無底線企業在資本市場通行無阻,非完善退市制度莫屬。故此舉也被視作對長生生物“量身定做”。
可以預見,此舉將填補從金融角度治理上市公司在公共領域違規的規則真空,對我國證券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拿長生生物來說,對其實際控制人依法追責,顯然很有必要,但這未必能完全遏制人性中的貪婪一面。而退市制度,則能通過截斷資本市場“利潤放大器效應”帶來的巨大利益誘惑,對有些人形成更有力的震懾。
本質上,此次退市制度改革增添了公共利益維度的退市適用條件,一改之前簡單的完善經濟標準做法的同時,也抬高了違法成本。
退市制度是資本市場核心制度之一,更是證券市場規范化發展的重要環節,也只有健全退市制度,才能通過證券市場的優勝劣汰,真正保護投資者的合法利益。
歐美日等發達國家的證券市場,都有著嚴格的退市規則,其退市標準一般都包括一條:有與公共利益或政策相沖突的行為。以美國紐交所的退市規則為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規則》在第八章“暫停上市及終止上市”中,明確把“操作違反公共利益的”列為違反協議而摘牌。
復雜的金融理論暫且不表,上市公司涉及公眾健康(食品、醫藥、環境保護)等公共利益的嚴重違法事件,必然會帶來比粉飾財報更為嚴重的后果。股市為上市公司提供了融資渠道,可有些公司卻拿著股民的錢去坑股民,甚至將其健康都坑了,若這樣都無法退市,那非但是對投資者的不負責,也很難將證券市場導向規范。
不止醫藥領域的問題,近年來,有些上市企業還因環保問題被生態環境部通報。此前有工業園區被曝嚴重污染,就涉及多家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強制退市”的震懾力,就該對準這類嚴重損害公共健康的企業。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退市制度改革特別強調了善后工作。也就是說,退市并不意味著,股民手里的股票就成了廢紙,而依舊是其作為公司股東身份的憑證,其權益受到保護。
危害“公眾健康”可強制退市,是合乎市場規則和公意的合理淘汰,有助于避免資本市場資源錯配,也能填補監管缺角,讓資本市場秩序跟公共利益“共生”而非脫離,期待其發揮威力。
□盤和林(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應用經濟學博士后)
編輯:曾珂
關鍵詞:危害“公眾健康”可強制退市是合理淘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