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巡視的“后半篇文章”不能做得松松垮垮
“巡視整改不落實,就是對黨不忠誠”。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紀委書記趙樂際24日至27日到黑龍江省調研時強調,要深入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和黨的十九大精神,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于巡視工作重要思想,深化政治巡視,抓實巡視整改,認真做好巡視“后半篇文章”,充分彰顯巡視監督嚴肅性和公信力。(7月28日《人民日報》)
全面從嚴治黨,貴在馳而不息,重在監督落實。北齊文學家劉晝說過,“外疾之害,輕于秋毫,人知避之;內疾之害,重于泰山,而莫之避”。黨要管黨、從嚴治黨,“管”和“治”都包含監督,這種監督也有內部和外部的不同。巡視作為黨內監督的戰略性制度安排,其最大的“功能”,就是站在全面從嚴治黨的前哨,激濁揚清,當好正風反腐的尖兵,在發現問題、形成震懾、督促整改等方面有著獨特的優勢和作用。
巡視工作的生命線,是發現問題,巡視工作的落腳點,是推動解決問題。巡視工作并不是把問題查出來、擺出來,就萬事大吉了,還要進行全面整改,推動解決問題。這如同是文章的“前半篇”和“后半篇”,“前半篇文章”做得再有聲有色,雷聲大雨點密,但“后半篇文章”做得松松垮垮,太潦草,雨過地皮干,巡視監督所具有的糾錯正偏、預防懲戒、約束制衡、指引促進的優勢和作用就顯現不出來。
巡視“后半篇文章”做的好不好,震懾作用強不強,決定著巡視的實際效果。趙樂際在調研時強調,“巡視整改不落實,就是對黨不忠誠”,這既是一種要求、一種引導,更是一種提醒、一種告誡。巡視,是發現問題的政治體檢;整改,是解決問題的政治擔當。如果對“前半篇文章”中發現的問題,不能在“后半篇文章”中動真碰硬、真改實改,就不能產生巡視監督的應有作用,就會損害巡視監督的嚴肅性和公信力,更會啃食群眾的獲得感和幸福感,揮霍干部群眾對黨的信任,這哪還有什么對黨的絕對忠誠可言?
要讓巡視“后半篇文章”有“語不驚人死不休”的效果,就必須無禁區、無特區、無盲區,對巡視發現的問題和線索,列出清單,分類處置、注重統籌,在件件有著落、事事有交代上集中發力。要通過常規巡視、專項巡視、殺“回馬槍”等手段,對不同領域采取不同的巡視策略、靈活運用不同的方式方法,強化巡視的靈活性、問題的針對性和整改的精準性。對巡視移交的問題,不能一交了之,要送“上馬”、管“全程”,問題不解決不放手,不達目的不收兵,切實收到整改一起、警醒一片、震懾一方、教育一群的實際效果,讓“后半篇文章”更流暢、更耐讀,更令群眾滿意。
要讓巡視“后半篇文章”有精彩完美的“結局”,各級領導干部對巡視整改必須秉持一種“考試”心態,在“考試”過程中不能作弊,不能“答非所問”,不能“頭痛醫頭,腳痛醫腳”,喊口號、練虛功、擺花架,不能表面上整改了,但病源還在、病根未除。要以對黨絕對忠誠的嚴肅態度,立行立改、真改實改、全面整改,把巡視的“后半篇文章”做好做活,使巡視成果真正轉化為正風反腐、取信于民的實在效果。如果只想“蒙混過關”,“巡而不改”、“改而無效”,這無異是掩耳盜鈴、自欺欺人,是逃避現實、自我催眠,最終只能是搬石頭砸腳,自食苦果。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巡視 后半篇文章 整改 監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