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驚天第一破”啟示錄
新華社沈陽8月3日電題:“驚天第一破”啟示錄
新華社記者王振宏、石慶偉、于也童
這曾是一個標志性事件。
32年前,新中國第一家破產企業——沈陽市防爆器械廠正式宣告破產。
這一改革試驗,被譽為“驚天第一破”,猶如一股巨大的沖擊波,突破了思想上的藩籬。
如今,企業的生生死死,已成為市場競爭中的常態。回顧當年那場“敢為天下先”的改革實踐,對于推進全面深化改革,仍具有啟示性意義。
“石破天驚”的改革“地震”
歷史時針回撥到1985年8月3日。沈陽市政府舉行了一場特殊的新聞發布會——向沈陽市防爆器械廠等三家嚴重虧損、資不抵債的企業發出黃牌警告:限期一年整頓,逾期無力復蘇者,將正式宣告破產。
會場內鴉雀無聲,氣氛凝重。三家工廠的廠長,用顫抖的雙手,接過了黃色封皮的《破產警戒通告》。
盡管警告已經發出,依然沒有多少人相信,破產能夠真正到來。
一年后。1986年8月3日。沈陽市政府再次舉行新聞發布會,鄭重宣布:沈陽市防爆器械廠于1985年8月3日被正式宣告破產警告,進行整頓拯救,限期一年。但是,一年來雖經企業和各方面努力,終因種種原因,該廠沒能扭轉困境,所欠債務無力償還,嚴重資不抵債。決定沈陽市防爆器械廠從即日起破產倒閉,收繳營業執照,取消銀行賬號……
鐵飯碗真的打破了,這是破天荒頭一遭!短短200余字的破產通告,宣讀耗時3分多鐘。這是新中國成立后第一家正式宣告破產倒閉的企業,沈陽市工商行政管理部門按地方法規程序,對企業進行破產處理。
這場試驗瞬時成為一條“爆炸性新聞”,引起海內外廣泛關注。
“當大鐵門咣當一聲關上,貼上封條那一刻,工友們心里都咯噔一下。”回想起企業宣告破產時的場景,今年56歲的張希永記憶仍然深刻,“當時我從車工崗位下崗了,一開始真不知道以后的路怎么走。”
進入20世紀80年代,隨著城市經濟體制改革的推進,根深蒂固的“鐵飯碗”觀念與商品經濟產生嚴重沖突,“職工吃企業大鍋飯,企業吃國家大鍋飯”,缺乏優勝劣汰的市場退出機制。
“對虧損企業,要么由國家包賠,要么用行政命令,讓盈利企業吞并它,結果又把一個好企業拖下水。”時任沈陽市副市長、實施第一家企業破產的“前線總指揮”李中魯告訴記者,“企業不破產,卻破了國家的財。”
“那個時候我們深刻感受到,對那些長期虧損、扭虧無望的企業,不能繼續用行政辦法去保‘鐵飯碗’,吃‘大鍋飯’,應當尊重市場規律,讓企業真正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市場主體。”李中魯回憶說。
為減少改革震動,沈陽市先行在集體企業試點。經過征求各方面意見后,1985年2月,沈陽出臺了新中國首個集體企業破產倒閉的地方性法規。
對三家虧損企業發出黃牌警告一年后,其中兩家經過改善經營,扭虧為盈,走上復蘇路。但是,擁有72名職工的沈陽市防爆器械廠仍無好轉,企業資產30.02萬元,負債高達50.3萬元,債權人多達219個,最終走向破產倒閉。
改革鼙鼓動地來
正如改革者的預判,破產試驗引起了巨大“沖擊波”。
“咱們當領導的把廠子搞到這個地步,確實對不起工人,但搞破產,確實也想不明白。”原沈陽市防爆器械廠黨支部書記汪慧榮當時對媒體說。
1986年下半年,在全國人大常委會的一次會議上,委員們圍繞企業破產法草案展開了激烈討論。當時由于認識分歧較大,未形成一致意見。
處于破產陣痛中的下崗職工,在現實面前逐漸認識到,怨天尤人無濟于事,解決生活出路問題不能一味“等、靠、要”。
對職工的妥善安置成為破產試驗的重要一環。早在破產試驗之初,沈陽市就著手建立企業破產救濟基金,用以支付破產企業失業職工和退休職工的生活救濟金。
破產試驗實施后,原沈陽市防爆器械廠的職工由市勞動部門按待業人員進行管理、培訓和組織就業,同時鼓勵他們自謀職業。破產后,職工在半年內每月領取原基本工資的75%,自第七個月起的兩年內,每月領取一定的破產救濟金,待重新就業或自謀職業后,救濟金停止發放。
“其實當時政府對破產企業職工的安置措施還是很周到的。”張希永說,“要是想做點小買賣搞創業,政府給予一定期限內相關稅費減免支持政策,技術過硬、想轉崗到其他企業就業的,勞動部門進行推薦安置,尤其是還專門安排殘疾人到社會福利企業工作。”
破產關閉了一扇舊廠門,開啟的是一條新生路。
“企業黃(破產)了,符合市場規律,但思想不能破產,我要長長志氣,不能總讓人叫我‘破產廠長’。”原沈陽市防爆器械廠破產后廠長石永階對媒體說。
下崗后,他創辦了豆腐食品廠、金屬墊制品小工廠,不到一年就掙了20多萬元。技工徐長生憑本事考入沈陽一家大型企業,成了鉗工班班長,連續幾年被評為先進工作者;張希永則走上了自己喜歡的文藝道路,成為一名小有名氣的喜劇演員……
三張黃牌,送走了一個計劃體制中誕生的防爆器械廠,也迎來了企業在市場競爭中一個由死向生的新拐點。“實施破產是為了減少破產,破產被賦予了新的含義,那就是新生。”李中魯說。
“再虧下去,我們廠也要破產,‘大鍋飯’吃不成了。”受到破產試驗的警示震動,沈陽市許多企業紛紛采取自救措施改善經營,有9000多家小型企業先后擺脫困境,重現生機和活力。
“驚天第一破”給企業上了一堂市場課,更為國家建立企業破產制度提供了實踐樣本。1986年底,六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八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試行)》。2006 年 8 月 27 日,十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二十三次會議通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企業破產法》。歷經 20 年探索,企業破產制度終于得以建構。社會保障、產權界定等配套政策也日益完善,破產適用范圍從國企擴大到私營、三資企業等各類企業。
32年前,人們還在為企業破產而爭論;
32年后,企業在市場競爭中優勝劣汰,有生有死,已成為經濟發展的常態。
據最高人民法院統計,2017年全國法院新收企業破產申請審查、破產案件9542件,同比上升68.4%。
一些企業雖然破產關閉了,卻有更多的企業新生成長起來。工商部門數據顯示,2017年全國新設市場主體1924.9萬戶,同比增長16.6%,平均每天新設5.27萬戶。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市場主體從不足50萬戶增加到目前的1億戶以上,增長了200多倍。
以“第一破”精神開改革新局
8月初,大連,陣陣海風拂過,浴火重生的東北特鋼集團爐火正旺。
這個一直為我國航空航天事業提供優質特殊鋼材的“特鋼巨無霸”,2016年因嚴重債務違約,生產經營難以維系。2017年9月,新的戰略投資者進入東北特鋼,加速破產重整。
“今年以來,企業如‘芝麻開花節節高’,一舉實現扭虧為盈。”東北特鋼集團總工程師董學東說,“新的戰略投資者進入后,企業管理向‘嚴、細、實’轉變,產品合格率大大提升,綜合成本也降下來了。”
不裁員,不讓一個員工下崗,這是東北特鋼破產重整過程中特別確定的一條原則。
“發生債務違約、經營嚴重困難后,一些職工對企業和自身前途擔憂,個別也有辭職走的,但破產重整方案確定不裁員后,員工的心漸漸安穩了下來。”東北特鋼集團大連特鋼公司煉鐵廠廠長白冰洋說,“現在,產能在逐漸提升,生產任務日益飽滿,高級線材的日產能已經超過設計產能,計劃再將設計產能提升一倍以上,車間效益不斷提升,讓職工的安全感和穩定感更強了。”
“與32年前‘第一破’不同的是,東北特鋼并非產品沒有市場,而是因為產能改造背上了180多億元債務,每年財務負擔就要30多億元,不破產重整就是死路一條了,”遼寧省國資委副主任徐吉生告訴記者,“破產重整比破產倒閉進了一大步,沙鋼集團注入45億元資金,推動技術升級,重塑經營機制,讓東北特鋼走向新生。”
“無論是破產試驗,還是市場化法制化的破產重整,我們付出了代價,收獲了經驗;要在新一輪改革振興中重塑信用,創新機制,推動高質量發展,”徐吉生認為。
改革開放40年之際,東北老工業基地正迎來新一輪振興,處于滾石上山、爬坡過坎的關鍵期。一些干部職工認為,東北曾走在我國改革前列,當前尤其需要發揚當年“敢為天下先”的改革精神,突破體制機制束縛,涅槃新生。
遼寧大學經濟學院教授林木西認為,“驚天第一破”,對突破社會主義企業“只生不死”的觀念桎梏、確立企業破產退出制度,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都發揮了積極作用。
時至今日,面對比32年前更為復雜的改革形勢,更要借鑒當年的改革精神,深化重點領域改革,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性作用。遼寧大學地方財政研究院院長王振宇說,改革要有新突破,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唯有如此,才能破障闖關,攻堅克難。
從32年前的“驚天第一破”,到近年來的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再到最近東北特鋼的破產重整新生,東北老工業基地“加減乘除”一起做,不斷創造新的改革樣本,破浪前行。
破產改革之先起之于沈陽,突破老工業基地改革之難,更需改革自覺。
“改革不能一蹴而就,要久久為功,”遼寧省發展改革委經濟體制改革綜合處處長沈強說,“當前老工業基地的改革任務更為艱巨和繁重,要保持戰略定力,增強改革信心和韌性,為新一輪振興提供強大動力。”
編輯:秦云
關鍵詞:破產 企業 驚天第一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