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打破原料藥壟斷還供需于市場
面對價格暴漲99倍的原料藥,藥企怕斷供敢怒不敢言,只能由老百姓買單。近日,遼寧省藥品和醫用耗材集中采購網發布一則預警通知,涉及81種不能正常供應配送的藥品。由于原料藥被經銷商壟斷,1個月內,撲爾敏價格竟然漲了58倍,從400元/公斤漲到23300元/公斤。苯酚從230元/公斤漲到23000元/公斤,漲了99倍。(8月7日《錢江晚報》)
市場經濟環境下,漲價不是問題,問題是如何漲上去的。如果是市場供需失衡,導致的價格大幅度波動,那么就是正?,F象,依靠市場自主調節機制,即可逐步恢復供需平衡,進而熨平價格波動??扇绻巧碳覊艛嗍袌觯揽克烈鉂q價獲得暴利,那就屬于被嚴厲打擊、處罰的違法行為。
據媒體調查顯示,撲爾敏和苯酚價格暴漲的背后,是經銷商與廠家簽訂漲價合同,獲得全國獨家總經銷,從而壟斷了原料藥供應,價格也就一飛沖天。由此可見,這是典型的壟斷經營行為,經銷商把控了原料藥供應,就取得了談判優勢地位,藥廠只能俯首稱臣。
原料藥是制藥不可或缺的材料。為了維系正常生產,藥廠需要高價購買,由此直接推升藥品生產成本,而這些增加的成本,也將隨之傳導至藥品的出廠價、零售價,最后還是由老百姓來埋單。
事實上,由于原料藥被經銷商完全壟斷,漲價并不能激發原料藥廠家擴大產能,增加市場供應,刺激市場競爭,也就沒有發揮價格杠桿的調節效應。
藥品供應是社會民生問題,關系到廣大患者切身利益。監管部門要清醒認識到經銷商壟斷原料藥的社會危害性,依法對其進行反壟斷調查,如果證據確鑿,就對經銷商采取懲罰性罰款,并強令解除非法合同,打破壟斷交易鏈條,將原料藥供需交還給市場競爭。
編輯:趙彥
關鍵詞:打破原料藥壟斷 供需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