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美國對160億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的背后
自7月6日起對中國340億美元輸美產品加征25%關稅之后,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8月7日又公布了對價值約16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25%關稅的清單,從8月23日起正式實施。中國商務部發言人8日晚發表談話,指出美方又一次將國內法凌駕于國際法之上,是十分無理的做法。為維護自身正當權益和多邊貿易體制,中方不得不做出必要反制,決定對160億美元自美進口產品加征25%的關稅,并與美方同步實施。
中方這次回應,雖然只有一百來字,但簡明扼要,理性淡定。看得出,經過四個多月的較量,中方對美方的訛詐手段早有領教,對其不斷施壓不感到意外,而且早有準備;對美方不斷升級貿易戰的做法,中方信奉的原則就是,“不愿打、不怕打、必要時不得不打”,堅定的行動就是,繼續深化改革開放,辦好自己的事。此次也自然無須多言。
美方挑起貿易戰的一個理由,是為“美國國家安全”著想,幫制造業重返美國,給美國人創造更多的工作崗位,可實際結果卻讓人大跌眼鏡。
就拿這次160億美元中國輸美產品清單為例,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最近專門為是否加征關稅舉行聽證會,共有來自美國化工、電子、光伏等行業的82位代表發言。他們普遍擔憂加征關稅會提高企業成本,造成就業崗位流失,最終損害美國經濟,降低美國產業競爭力,甚至使有些中小企業被迫關門。最終,與會代表當中只有6人贊同加征關稅,占比約為7%。
面對如此懸殊的比例,面對美國企業、行業協會的普遍反對,美國政府依然作出了對160億美元中國產品加征關稅的決定,實在令人匪夷所思。看來,貿易戰中的聽證會,僅僅是個法定流程,多數的反對意見只能被少數的決策者綁架。
對美國政府來說,加征關稅不止是為了遏制中國發展、保持“美國第一”,還有著另外一層考慮。據《紐約時報》報道,今年5月份以來,美國商務部就已接到2萬份關于減免鋼產品加征關稅的企業申請,目前它一份申請也沒有批準。而美國最大兩家鋼鐵企業則以關稅正在保護國家安全、刺激更多的國內鋼鐵生產為由,成功地幫政府拒絕了數百家美國公司減免關稅請求。
報道指出,美國政府幾位高官與鋼鐵行業有著深厚的聯系,如美商務部長羅斯曾收購經營了幾家鋼鐵公司,后來出售獲利。美國貿易代表萊特希澤在當私人執業律師時,他的客戶就包括美國鋼鐵公司和其他鋼鐵制造商。至于白宮貿易委員會主任納瓦羅,他拍攝紀錄片《致命中國》時就從美國第二大鋼鐵企業紐柯那里拿到100萬美元贊助。
加征關稅,真能保護美國國家安全嗎?美國政府官員們或許還不太確定,但他們至少確信一點:加征關稅會給自己帶來好處。基于這一考慮 ,他們對美國企業和消費者的疾苦視而不見。
就在這幾天,美國國內不斷傳來壞消息:
美國基礎電子產品公司6日宣布,兩個月后將關閉設在南卡羅來納州的電視機廠,并在此前將該廠134個工作崗位削減126個,原因是美國政府“對來自中國的不少商品、包括電視機主要零部件加征關稅”導致成本增加。彼得森國際經濟研究所數據顯示,如果美國對全球開征25%的汽車關稅,大約有19.5萬美國工人將在1至3年內失業,如果其他國家采取反制措施,美國將損失約62.4萬的工作崗位。
美國亞特蘭大聯邦儲備銀行7日發布調查顯示,關稅擔憂迫使約五分之一的美國企業需重新評估、推遲或放棄其投資計劃。該機構指出,目前貿易摩擦對美國企業投資的負面影響主要集中在制造業,如果局勢進一步升級,美國企業投資的負面影響可能會繼續擴大。
對海外出口市場高度依賴的美國牛奶,價格也因貿易戰跌至15美元/100磅。威斯康星州中西部一位奶農薩拉·勞埃德對媒體稱,他們家族有個近百年奶場,現在每月大概虧損3萬美元,要是撐不下去,“明年這里就不會有奶牛擠奶了。”
從可口可樂到房車,從玩具到服裝,美國國內消費品市場正在“美國國家安全”陰影下刮起漲價潮。就在美方宣布決定對160億美元中國進口商品加征25%關稅后,有美國網友指出,這意味著美國消費者成本會上漲25%,而這種負擔并不均衡地落在低收入群體身上,因為他們消費的中國產品比例更高。美銀美林在一份最新報告中指出,美國政府的貿易政策是美國上世紀80年代糟糕政策的重演,和30年前一樣,美國消費者將成為貿易戰的最大輸家。
顯然,美國政府的關稅大棒,正在打疼美國自身,打疼其聲言要為之創造福利的民眾。在不斷增大的反對加征關稅的聲浪中,美國政府能否做點順應民心的事?(國際銳評評論員)
編輯:秦云
關鍵詞:美國 160億 中國產品 加征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