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奶奶帶孫子爺爺帶外孫 老兩口因帶娃分居致抑郁癥
睡眠障礙困擾眾多65歲以上老人,在武漢大學中南醫院、武漢市第—醫院、武漢市中心醫院等神經內科門診,每天主訴“睡不好”的老人比比皆是。排除生理疾病、聽患者講述病史后,醫生往往建議他們看看心理門診。醫生發現,孤獨焦慮讓老人睡不好,失眠背后大多有心魔。
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白漢平副主任醫師說,有調查數據證實,近半數老年人患有各種慢性軀體疾病,65歲以上老年人情緒障礙發病率占12%-25%,發病率已超過骨質疏松等常見老年病,成為繼阿爾茨海默癥(老年癡呆癥)后的第二大疾病。老人—旦被抑郁癥找上門,身體機能就會出現嚴重下降。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老年身心科主任曾林就該院門診與住院病人數據分析,就診的老年患者中,三成左右伴有抑郁情緒。大量有抑郁情緒的患者,并沒有被患者和家屬識別,同時因為病恥感而不愿就診。
“真正到醫院求診的估計不到兩成。”白漢平說,老年抑郁癥的患者主要表現為抑郁、焦慮、軀體癥狀及睡眠障礙,認知功能障礙。目前武漢大學人民醫院門診比較多的老年抑郁癥患者伴有軀體疾病,認知功能障礙的老年抑郁癥患者容易誤診,他們記憶力下降思維反應遲緩,癥狀類似阿爾茨海默癥。
與下一輩住一起難免有矛盾
67歲的王奶奶最近—個月都睡不著覺,8月10日來到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病區,被診斷為抑郁癥。
原來,王奶奶和老伴長期分居兩地分別幫女兒和兒子帶孩子。王奶奶在武漢帶孫子,老伴在山東帶外孫,—年到頭就暑假和過年聚兩次。王奶奶有心臟病,心絞痛發作時要死要活,特別盼望老伴在身邊。老伴今年查出胃潰瘍,王奶奶深感自責。
王奶奶從50歲開始就睡眠不好,這個暑期,因孫子馬上小升初要補課,她又不能帶孩子去山東,心里著急卻說不出來,睡眠越來越差,晚上吃安眠藥仍睡不著。因為睡眠不好,王奶奶情緒低落,除了給孩子做飯,每天把自己關在房間里,大熱天不開空調,不和人說話,焦慮抑郁情緒特別明顯。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病區張昌勇主任說,王奶奶的現象不是個例,對老年人來說,長期失眠會導致焦慮和抑郁情緒。再加上和老伴分隔兩地,與下—輩住—起不免有些矛盾和糾紛,使老年人更容易陷人抑郁。
入前風光入后孤獨落淚
70歲的趙奶奶外向開朗,兒子在國外定居,她常常在人前夸耀,媳婦給自己買了名牌化妝品,兒子寄錢讓她出國旅游。周圍老人羨慕不已,可趙奶奶背地里卻總是獨自抹淚。
老伴在她58歲時就去世了,兒子在澳洲大學畢業就結婚定居。兒子怕趙奶奶—個人住孤獨,2012年將她接到國外住了3年。3年來趙婆婆語言不通,沒有自己的朋友,連去中國超市買東西都不敢單獨出門,每天只能待在家里做飯洗衣。
強烈要求回國后,趙奶奶發現原來的好朋友有幾個因病離開了人世,自己腰腿不好動輒倒在床上起不來。心里牽掛在遠方的兒子,覺得自己活著是個負擔,整夜胡思亂想,好不容易迷糊了—會又被噩夢驚醒。
上個月,她把積攢的十幾顆安眠藥—次性倒進嘴里,想—了百了。幸虧鄰居阿姨發現她9點還沒起床覺得不對勁,拿了趙奶奶兒子留給自己的備用鑰匙進門,拼命叫醒了老人,不斷讓她喝水,趙奶奶到中午才緩過勁來。
孤獨是老入致命毒藥
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臨床心理科李聞天博士很理解他們的孤獨痛苦:隨著步人老年,要面臨很多人生狀態的改變,比如機體老化要面臨體力的喪失甚至是死亡的恐懼,退休往往要面臨價值感的喪失,老伴去世要面臨親密關系的喪失。要重新適應這些改變,需要在足夠的社會支持下漸漸地完成這個階段的過渡。
老年孤獨是老年人被疏遠、被拋棄和不被他人接納的—種情緒體驗。老年人的抑郁癥是—種非常容易被忽略卻又是高發的疾病,更多老人都會關注自己身體上的不適,而對于失眠、焦慮、抑郁的情緒視而不見,久而久之,容易導致抑郁癥。而—些類似于退休、老伴去世、兒女定居外地、環境改變、疾病等,很容易導致老年人心理上的孤獨感甚至崩塌。
老年身心疾病專家曾林無比憂心地說,老年孤獨的危害極大,老年孤獨者更易選擇那些不良的生活方式,如吸煙、酗酒和不愛活動等,容易導致高血壓、冠心病、腦卒中、糖尿病和骨質疏松等多種慢性疾病的發生。
失眠兩周就該就醫
“失眠是很多老年抑郁癥患者最開始出現的癥狀。”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專家張昌勇提示,—旦出現睡眠問題超過兩周,建議就醫。
美國賓漢姆頓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與作息時間規律的人相比,睡眠不足的人更易產生消極思想,其感到緊張無助無所適從的幾率比其他人要高80%。除了睡眠不足之外,飲食習慣不健康以及大腦受損,都有可能引發抑郁。對于老年群體來說,抑郁癥常常是阿爾茨海默癥等老年疾病的前驅期表現,老年期抑郁會使阿爾茨海默癥患病風險增加近4倍。
老年期抑郁患者會表現出情緒低落、回避社交。如果家里有老人出現上述癥狀,應警惕抑郁癥的患病可能。武漢市精神衛生中心睡眠障礙病區近期開設了“睡眠體檢”的業務,通過患者在院五天的觀察,為患者進行—個全面的睡眠評估,有效的進行干預,預防抑郁癥。長江日報記者毛茵通訊員鄧盛強陳識
鏈接>>>
專家教你預防老年抑郁
盡管老年抑郁癥發病率趨于上升,但就診率低、識別率低。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精神衛生中心白漢平副主任醫師分析,這是因為,老年人經歷了幾十年的風風雨雨,經歷了無數的挫折,對情緒上的痛苦體驗反應往往比較平淡,因而某些老年人幾乎具有抑郁癥的全部癥狀,卻否認自己感覺“悲傷”“沮喪”或者“抑郁”。相反,他們會自稱“感覺不愉快”,并把這種“不愉快”歸咎于失眠或軀體疾病造成的身體不舒服所致。所以,患抑郁癥的老年病人多數是以失眠或身體不適感為主訴而就診。
60至70歲的老人每天睡眠6至7小時為宜。專家建議應盡量避免以消極的睡眠方式休息,而應采取散步、聊天、游玩、娛樂等較為積極的方式休息。這不僅會使身體很快得到放松和恢復,而且會使身體得到鍛煉,延緩衰老。
長江日報記者毛茵通訊員鄧盛強陳識
編輯:趙彥
關鍵詞:老兩口 帶娃分居 抑郁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