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日軍遺屬老齡化嚴重 謀求培養年輕人參拜靖國神社
原標題:日軍遺屬日漸老死,參拜靖國神社以后靠誰?
日本投降已經過去73年了,親歷過反法西斯戰爭的盟軍戰士和他們的家人在漸漸凋零,為了讓歷史記憶得到延續,各國都努力將對反法西斯戰爭的紀念活動推廣到下一代去——但是如今想要這么干的不光是反法西斯的一方,也包括當年侵略軍的孑遺。
據日本《產經新聞》8月16日報道,靖國神社參拜活動的重要支持者,由二戰中死亡的日軍家屬組成的“日本遺族會”因為成員老化死亡,正面臨著日漸衰落的窘境。為了繼續所謂“彰顯英靈”“銘記犧牲”的事業,遺族會正試圖將活動拓展到死亡日軍的孫輩,曾孫輩乃至于年輕人中去。
“日本遺族會”至今仍是靖國神社“慰靈”活動最重要的支持組織,每年都要向靖國神社捐贈大筆的資金。8月15日,日本投降73年之際,來自日本全國各地的遺族會成員坐著大巴,來到靖國神社進行參拜活動。這些人的親屬既包括在戰場上被擊斃的日軍,也有戰后被處死刑的的戰犯,在這個組織的語境中,都被統稱為“戰歿者”。
目前的遺族會會長、參議院議員、文部科學省副大臣兼內閣府副大臣水落敏榮(75歲)的觀點可以代表這個組織的主流:侵略軍“崇高的犧牲”為日本的和平和繁榮建立了基礎,必須要將這些“戰歿者”的貢獻傳遞給全社會,這是作為“遺族”的義務。在8月15日當天參拜靖國神社的日本政客當中,水落的官銜最高。
然而肩負著如此“重任”的遺族會,目前面臨著人員老齡化的窘境:戰爭已經過去了73年,當年日軍的父母已經一個都不剩了,當年日軍的配偶如果活著,年齡要將近百歲了,即便是日軍的子女,平均年齡也77~78歲了。在8月15日舉行的“全國戰歿者追悼儀式”上,只有13名日軍配偶參加,當年死掉丈夫的45萬女性,如今在世的不過2萬5千人左右。
隨著成員老化,遺族會的聲勢和政治影響力都在不斷下降:1967年的時候,遺族會成員有125萬5千個家族,到了2008年就只剩下87萬個家族。日軍配偶和子女在不斷離世,而他們的孫輩對參加遺族會活動和參拜靖國神社并不熱心。
現在遺族會成員減少到了什么樣?遺族會自己已經十年沒有統計過成員情況,但是頹勢卻在日本的選舉中不斷顯現:遺族會曾經是政壇右翼的大票倉,掌握著近100萬張選票。憑借著這樣雄厚的選舉影響力,遺族會推動了不少對日軍遺屬的撫恤政策,一些日本政客也為了得到他們的選票而參拜靖國神社。
在1980年的參議院選舉中,有90萬選票都流向了遺族會內部的候選人,但是在如今,遺族會每次選舉能動員起來的票數已經低落到了10萬票左右。
目前遺族會所能期待的就是“新鮮血液”的流入,為此還在今年特別成立了“青年部”來向日軍孫輩,曾孫輩的遺屬開展工作——當然,“青年部”是對遺族會70多歲的主流成員而言的,日軍孫輩怕也有50多歲,曾孫輩大多也是三十多歲的成年人了。不過這些人多少比70歲的老人跑得動,遺族會準備依靠這些生力軍去亞洲各地進行收集日軍遺骨的活動。
目前從日本政府領取特別撫恤金的日軍遺屬多達200萬人,但這些人因為種種原因并非全部都參加遺族會,而遺族會對這些人也在不斷地進行拉攏。正因如此,遺族會正考慮設置新的特別委員會,要求各地支部會員們邁開老腿,調查清楚確實的會員的實情,以便繼續展開活動。
當然,對這些“遺族”們來說,嚴峻的并非只有年齡問題,還有國際形勢和政治局勢。一個右翼“慰靈”組織的領導對《產經新聞》記者抱怨說:“現在8成的國民都是戰后出生的,而首相已經4年又8個月沒有參拜靖國神社了,這樣一來,‘彰顯英靈’的國家基軸真是值得擔憂啊!”
觀察者網軍事評論員表示:這些遺族們所謂“彰顯英靈”、“銘記犧牲”、“守護和平”本身就是遭到占領軍閹割的扭曲思想,而如今的右翼青年們則沉迷于對軍國主義的選擇性虛擬回憶,扭曲的方向跟遺族會們正處于南轅北轍。一派口稱高尚而沉迷于蠅營狗茍,一派中二過頭而失于憤世嫉俗,實在不容易尿到一個壺里去。
不管是軍國主義的陰魂也好,還是對侵略戰爭的反思也好,日本人對戰爭的記憶終究還是不可避免地遠去了。在平成年都將近結束的今天,遺族會所要“彰顯”的“昭和魂”恐怕更難引起日本人的共鳴了。
編輯:曾珂
關鍵詞:日軍遺屬老齡化嚴重 謀求培養年輕人參拜靖國神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