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昔日“炮打炮” 今朝“心連心”——寫在“炮擊金門”戰役60周年之際
新華社福州8月23日電(記者許雪毅)1958年“炮擊金門”戰役(臺灣方面稱“八二三炮戰”)發生時,洪水平還沒出生。這一年,他的父母在炮聲中結緣。一個是23歲的民兵,負責運送炮彈;一個是18歲的護士,幫忙包扎傷員。在福建晉江圍頭村,這對年輕情侶經歷了戰火考驗。
這一年,與圍頭村一水之隔的金門島上,小學生王再生看到家里突然來了好多軍人,他們把客廳當成排部,把門板拆了當床鋪。8月23日,炮戰開打那天,王再生還懵懵懂懂地跑到屋檐上“看熱鬧”。
轉眼一甲子過去。23日上午,紀念“炮擊金門”戰役60周年活動在圍頭村舉行。當年的支前民兵、參戰老兵會聚于此,見證講述“炮擊金門”故事的《戰爭與和平》紀念特刊首發。
紀念特刊里,記載了洪水平“民兵之家”的故事:出生于1961年的他三四歲就隨著父輩上“戰場”,稍大點兒就拿著竹竿模仿大人打靶……
當時,圍頭這個不到3平方公里的小漁村落下5萬多發炮彈,由此得名“海峽炮戰第一村”。
1979年元旦,全國人大常委會發表《告臺灣同胞書》,鄭重宣示爭取祖國和平統一的大政方針,兩岸關系開始走向緩和。隨著兩岸恢復交流,圍頭村有了新的名字——“兩岸通婚第一村”。
8月17日,村里兩年一度的“七夕返親節”迎來第五屆。作為圍頭村黨支部書記,洪水平自豪地介紹,圍頭目前共有146對兩岸夫妻,其中嫁過去137人,娶過來9人。“戰火變煙火,圍頭新娘已成為兩岸一家親最鮮活的見證。”他說。
而這個月的5日,福建正式開機向金門供水。晉江流域的水,通過圍頭入海點,經海底管道輸送至金門。如今年逾古稀的王再生,在晉江親眼見到“共飲一江水”從愿景變成現實。“兩岸通水之外, 希望還能通電、通橋。”他說。
自古以來,金門與對岸的泉州、廈門之間就往來頻繁。王再生的爺爺、爸爸都是泉州人。上世紀30年代,爸爸在泉州和金門之間走船運。“當時金門人經常用地瓜和其他干貨過來交換他們缺的米和油。”
1984年,洪水平在圍頭村當民兵時,圍頭和金門的海岸線氛圍已和炮戰時有所不同。上世紀90年代初,圍頭被辟為兩岸小額貿易試點,高峰期每天停靠60多艘臺灣漁船,往來300多名臺灣漁民。
1985年,21歲的臺北青年陳清隆在金門當兵。雖曾聽父親說過炮戰時藏身地道的故事,但他在現實中感受更多的是“戰爭氛圍漸漸遠去”。退伍后,陳清隆開著游艇來到平潭。“當時很多臺灣漁船到福建沿海購買魚獲,我認識你,你認識我,就成了朋友。我到平潭玩了一天,還到當地朋友家里吃了頓飯。”
在金門當兵時,陳清隆的駐地離廈大白城很近,他經常通過望遠鏡看對岸景色。“當時廈門比較原生態,我看到的多是一些林木、沙灘。”
陳清隆沒想到,望遠鏡里的這番景致會成為他未來長期生活的所在。2003年,陳清隆落戶廈門。如今,他經營的“馬克客棧”緊鄰廈門海邊。從客棧四樓房間望出去,可以看到當年他在金門當兵的那個島。他清楚地記得,當時金門還有4萬多兵力,如今更多的是居民和游客。這種跨越時空的“隔海眺望”,讓他感慨萬千。
現在是廈門旅游旺季,游客紛至沓來。陳清隆很享受他的民宿生活。這個曾經的“阿兵哥”說:“在和平的基礎上,百業才能興盛。環境穩定了,美好的一切才能持續。”
做民宿之外,陳清隆非常樂于和其他臺胞,尤其是新到大陸的臺胞分享自己在廈門安居樂業的故事和心得。不久前,他把高中畢業的兒子也帶到廈門。“我相信臺灣年輕人會在這里得到更好的歷練和發展。”
編輯:秦云
關鍵詞:炮擊金門 60周年 心連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