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 要聞

17年后的回響:“911事件”的時空烙印

2018年09月11日 07:52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分享到: 

中新網9月11日電(卞磊) “9月11日,2001年。”這個日期,被刻在了美國五角大樓外墻的大理石碑上,它與紐約“9?11”國家博物館中銅碑上的姓名遙相呼應,共同紀念著“911事件”中的罹難者們。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2014年5月15日,美國9·11國家紀念博物館開館。

當地時間2001年9月11日早晨8時40分,美國4架民航客機被劫持,其中2架摧毀了美國經濟的標志性建筑世貿中心,一架撞向了象征美國軍事力量的五角大樓,第4架客機在賓西法尼亞州墜毀,近3000人遇難。

時至今日,911事件已過去17載,它還在以怎樣的方式影響美國?

【“那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刺眼的紅色”】

17年過去了,對年逾花甲的迪特瑪來說,那一天仍歷歷在目。

“大樓被客機撞開了黑色的大洞……灰黑色的濃煙撲面而來,大樓一側閃現的紅色火焰,是我一生中見過的最刺眼的紅色。”2001年9月11日,當第一架飛機撞入110層雙子塔的北塔時,從事保險業的44歲迪特瑪正在南塔105層參加會議,透過窗戶,他看到了這一幕。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美國FBI公布了2001年9月11日恐怖分子襲擊五角大樓后的數小時內,所拍攝的照片。

之后,迪特瑪度過了他人生中最混亂也最真實的17分鐘。在這段時間里,他跑下了33層樓,在剛抵達72層、還沒顧上喘口氣時,他所在的南塔遭第二架飛機撞擊,他的幾個同事在乘坐快速電梯疏散時,不幸身亡。

迪特瑪在經歷驚魂一刻后,給家人報了平安,也順利回到了家中,“我到家的那一刻,是這一生中最美好的時刻。”

在“9?11”國家博物館建成前后,迪特瑪曾多次前往博物館和世貿中心遺址“歸零地”(Ground Zero)悼念,他說:“在紀念館的青銅碑上,寫滿了愛與思念,這是真正的歸零地”。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2017年9月11日,美國紐約市舉行9·11事件16周年紀念儀式,近千名遇難者家屬聚集在世貿中心遺址廣場,悼念逝去的親友。圖為一位消防員站在刻有遇難者姓名的矮墻邊。 中新社記者 馬德林 攝

【“他們也是911事件的受害者”】

“嘣!”一聲穿云裂石的轟鳴聲,伴隨著尖叫聲、重物落地聲不絕于耳。當聯邦調查局探員戴夫看到飛機撞向雙子塔后,立刻投身救援。

“幾個小時以后,我們才看到戴夫,他看上去就像一個雪人,渾身上下都包裹著有毒的粉塵。”戴夫的一位同事回憶道。事發后,他和戴夫一起在碎石中展開了數周的搜救,最終他們都幸存下來。

不料,7年后,戴夫被診斷出患有慢性淋巴細胞白血病。17年后,他因另一種癌癥轉移到大腦而去世,享年53歲。專家稱,兩種癌癥或都是由911事件中產生的致癌氣體和粉塵引起。

事情過去17年,逾7500名參與救災的工作人員被診斷出癌癥,15名聯邦探員因患癌而接連死去。經歷者仍在911事件的陰影下生病、死亡。那些“僥幸”存活者,時刻都感覺自己的頭上懸著一把刀。

“他們也是911事件的受害者,只是受害的方式不同罷了。”該聯邦調查局官員稱。目前,聯邦調查局正與勞工部等合作,統計履職探員的死亡和患病人數,為其家庭爭取福利。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美國13名摩托車騎手在加州南舊金山匯合,開始他們通往賓州尚克斯維爾的10天行程,紀念“9·11”事件中被恐怖分子劫持后墜毀的美聯航93號航班40名遇難者。中新社發 陳鋼 攝

【“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記得他們”】

“事發當天,女兒問我,飛機為什么會撞那棟大樓?我告訴她,那是壞蛋干的……以后我每次開車帶女兒出門,她常指著窗外問,那個人是不是壞蛋?”2017年9月11日,在蒙特利市的一場紀念活動上,副市長林達堅坦言:911事件給下一代留下了揮之不去的心理陰影。

對于911事件的記憶,森林山志愿救護隊的馬塞爾也同樣直接而深刻。無論多少年過去,他都記得一個沖進911事件現場的年輕人,他的朋友帕爾曼。

“他當時也只有18歲,但在親眼目睹事件發生后,帕爾曼義無反顧地沖向事發地。”在第一架飛機撞入世貿大廈時,帕爾曼正在附近工作,事發后,他毫不猶豫地跑向了世貿大廈。在南塔倒塌后,帕爾曼不幸身亡。

9月9日,馬塞爾在紐約皇后區組織了一場摩托車騎行活動,他們從紐約奧松公園騎到世貿中心遺址,以此紀念失去的朋友和其他罹難者。馬塞爾稱:“我希望所有人都能記得他們。”

點擊進入下一頁

資料圖:當地時間2013年9月10日,紐約曼哈頓,世貿遺址亮燈紀念9·11恐怖襲擊12周年。

【17年后,困局仍待解】

自911事件后,時任總統小布什誓言“找出真兇,將其繩之以法”,發起阿富汗戰爭和伊拉克戰爭。17年間,美國的反恐戰爭并未達到預期效果,在國內,也面臨著越來越大的安全壓力。

2013年波士頓馬拉松賽上發生2起爆炸案,4人死亡、140多人受傷;2016年6月的奧蘭多夜店槍擊案,造成49人死亡;2017年拉斯維加斯槍擊案,致59人死亡、500多人受傷;同年曼哈頓汽車撞人案造成8人喪生,成為紐約十多年來最嚴重的恐襲事件……

17年過去,美國依然傷痕累累,本土恐怖主義滋長、“獨狼式”恐襲防不勝防,新型問題沖擊美國傳統應對恐襲的模式,成為社會安全的心頭大患。

911事件后,安全逐漸成為美國制定各種政策首要考慮的因素。近年來,旅行禁令的頒布、移民政策的收緊,進一步著撕裂美國社會。

在移民問題上,特朗普曾以911事件為理據,簽署了針對數個伊斯蘭國家的旅行禁令;在實施“零容忍”移民政策時,特朗普也以911事件為例,力圖證明執法部門嚴厲執行移民法的必要性。

當前,美國正在調整其在全球反恐的戰略目標,進行有限收縮,將聚焦全球反恐轉為優先本土安全,但目前也仍未能解決恐怖主義存在和滋長的根源性問題。面對難以驅散的恐襲威脅,有分析指出,無論應對舊患還是新疾,本質上都在考驗美國的國內安全治理能力。

編輯:曾珂

關鍵詞:911事件 17年后的回響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