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中國細繪鄉村振興“施工圖” 多重政策力促農民增收
中新網客戶端北京9月27日電(記者 程春雨)近日,中共中央、國務院印發了《鄉村振興戰略規劃(2018-2022年)》,系統解決鄉村振興“人、地、錢”難題,讓農業就地增值、農民就近增收。
作為中國出臺的第一個全面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五年規劃,規劃提出到2022年的諸多發展目標,其中包括,農村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格局初步形成,鄉村產業加快發展,農民收入水平進一步提高,等等。
壯大鄉村產業,促進農民增收
鄉村振興,生活富裕是根本。如何“不斷拓寬農民增收渠道”“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是很多人關心的話題。
“鄉村振興,產業興旺是重點。”中國宏觀經濟研究院產業所所長黃漢權接受媒體采訪時指出,規劃對此設置了糧食綜合生產能力、農業科技進步貢獻率、農業勞動生產率、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之比等5個指標。
例如,農業勞動生產率到2020年增至每人4.7萬元、2022年再增至5.5萬元;農產品加工產值與農業總產值比到2020年提高到2.4,2022年提高到2.5。
產業融合發展,創新收益分享模式
如何讓農民更多分享產業融合發展的增值收益?規劃著墨頗多。
規劃提出,鼓勵農民以土地、林權、資金、勞動、技術、產品為紐帶,開展多種形式的合作與聯合,依法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聯合社,強化農民作為市場主體的平等地位。引導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挖掘集體土地、房屋、設施等資源和資產潛力,依法通過股份制、合作制、股份合作制、租賃等形式,積極參與產業融合發展。
規劃同時明確,深入推進農村集體產權制度改革,推動資源變資產、資金變股金、農民變股東,發展多種形式的股份合作。完善農民對集體資產股份的占有、收益、有償退出及抵押、擔保、繼承等權能和管理辦法,等等。
同時,規劃還提出了要“創新收益分享模式”:
——加快推廣“訂單收購+分紅”、“土地流轉+優先雇用+社會保障”、“農民入股+保底收益+按股分紅”等多種利益聯結方式,讓農戶分享加工、銷售環節收益。
——鼓勵行業協會或龍頭企業與合作社、家庭農場、普通農戶等組織共同營銷,開展農產品銷售推介和品牌運作,讓農戶更多分享產業鏈增值收益。
——鼓勵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通過設立風險資金、為農戶提供信貸擔保、領辦或參辦農民合作組織等多種形式,與農民建立穩定的訂單和契約關系。
——完善涉農股份合作制企業利潤分配機制,明確資本參與利潤分配比例上限。
不得以退出“三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
土地是農民手里最重要的資源。規劃明確,落實農村土地承包關系穩定并長久不變政策,銜接落實好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的政策,讓農民吃上長效“定心丸”。
規劃提出,全面完成土地承包經營權確權登記頒證工作,完善農村承包地“三權分置”制度,在依法保護集體所有權和農戶承包權前提下,平等保護土地經營權。
同時,維護進城落戶農民土地承包權、宅基地使用權、集體收益分配權,引導進城落戶農民依法自愿有償轉讓上述權益。加快戶籍變動與農村“三權”脫鉤,不得以退出“三權”作為農民進城落戶的條件,促使有條件的農業轉移人口放心落戶城鎮。
圍繞農民的土地收益,根據規劃,中國還將加快土地管理法修改、完善征地補償標準、建立被征地農民長遠生計的多元保障機制、建立集體經營性建設用地增值收益分配機制等。
建立健全城鄉勞動者同工同酬制度
就業和收入直接掛鉤。規劃提出,要堅持就業優先戰略和積極就業政策,健全城鄉均等的公共就業服務體系,不斷提升農村勞動者素質,拓展農民外出就業和就地就近就業空間,實現更高質量和更充分就業。
以前,拖欠農民工資的事件時有發生,大眾對農民就業和薪資待遇問題也頗為關注,此次規劃明確提出完善制度保障體系。
官方計劃,推動形成平等競爭、規范有序、城鄉統一的人力資源市場,建立健全城鄉勞動者平等就業、同工同酬制度,提高就業穩定性和收入水平。
同時,健全人力資源市場法律法規體系,依法保障農村勞動者和用人單位合法權益。加強就業援助,對就業困難農民實行分類幫扶,等等。
編輯:曾珂
關鍵詞:中國細繪鄉村振興“施工圖” 多重政策力促農民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