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與其放火,不如打包”——山西渾源秸稈綜合再利用見聞
新華社太原11月8日電題:“與其放火,不如打包”——山西渾源秸稈綜合再利用見聞
新華社記者于振海、劉揚濤
初冬時節,山西懸空寺腳下東坊城村的田地里一派忙碌景象,隨著兩臺大型秸稈打捆機轟鳴而過,一排排玉米秸稈被收割打捆,整齊地碼作一排。
記者抬眼望去,頭頂的藍天與遠處的恒山清晰可見,讓人心曠神怡。“十一月份能看到這么藍的天,在過去簡直不敢想。”村民王朋生說,與往年焚燒秸稈“烏煙瘴氣”的情形相比,今冬的空氣清爽了不少,這要感謝縣里搞的秸稈綜合再利用工程。
大同市渾源縣40萬畝平川地是玉米、高粱的主產區,年產秸稈15萬噸。由于氣候寒冷無法實施秸稈還田,這里的農民千百年來依然保留著“刀耕火種”的傳統觀念,每年10月份玉米收割過后,焚燒秸稈的現象十分普遍。
當地百姓形容過去秋冬季節渾源的田間地頭“經常像打仗”——火光四起,濃煙滾滾,遮天蔽日。有時候一把火能點燃周圍連片的上千畝地,燒上四五天,一些地里的玉米甚至沒來得及收,就被燒了,留下滿地烤焦的玉米棒子。
渾源縣環保局局長任常青說,秸稈焚燒產生的煙霧既破壞了大氣環境,也影響了渾源旅游城市的形象,縣里過去一直大力禁止,甚至到了“見煙就罰,見火就撲”的程度,但焚燒問題卻依然屢禁不止,一些農民為了躲避監管,甚至半夜爬起來到地里放火。為了應對燃燒引起的火情,縣里的消防車也常常晝夜待命。
事實上,焚燒秸稈也是過去農民的無奈之舉,由于缺少科學處理秸稈的方法和渠道,多年來百姓只能靠“一把火”解決問題,雖然簡單粗暴,但也再無別的法。
近年來,渾源縣政府逐漸認識到治理秸稈焚燒問題“堵不如疏”,經過招商引資,他們成功引進了一家秸稈循環再利用企業,同時縣里投資1200萬元,為有關村鎮購置71套大型秸稈打捆機,給農民地里的秸稈找到了出路。
記者走近渾源縣德誠通達科技發展有限公司,一路上看到運送秸稈的農用車絡繹不絕,企業院內堆滿了成捆的秸稈草垛,工人將秸稈原料放入五六米高的機器中,經過壓縮加工,生產出顆粒狀的生物質燃料。
公司總經理孟素珍說,這樣的生產線所生產的產品是一種新型環保能源,其充分燃燒的發熱量是3600大卡,同面積供暖相比普通鍋爐節省費用約40%以上。同時在此基礎上拓展的碳基復合肥生產線也在建設當中。
該公司以每噸260元的價格從農民手中回收秸稈,每年消化加工5萬噸,可實現銷售收入2億元,同時帶動農戶增收1300萬元。
“現在在渾源,農田秸稈成了香餑餑。”東坊城鄉郭家莊村農民創業者薄飛說。2016年在外做生意的薄飛回鄉創辦了一家農業開發公司,趁著縣里推廣秸稈綜合再利用的東風,他花30萬元購買了3臺大型秸稈打捆機,每年為村民免費收秸稈,再轉賣給企業。
“一臺機器一天能收800捆秸稈,一捆賣4元錢。”薄飛說,靠著收秸稈,他去年冬天幾個月就收入了十幾萬元,原來“愁壞了百姓、難壞了政府、污染了天空”的玉米秸稈,如今搖身一變成了創業致富的好資源。
嘗到甜頭的薄飛繼續在秸稈再利用上下功夫,他不僅自己承包了100畝地種玉米,還以玉米秸稈為飼料養了1200頭肉羊,發展出了種、收、養一體的循環產業鏈,公司規模迅速擴大。
如今在渾源,像薄飛一樣依靠秸稈增收致富的農民越來越多,百姓對秸稈的觀念也從“不得不燒”變成了“與其放火,不如打包”。
任常青告訴記者,推廣秸稈綜合再利用后,全縣焚燒秸稈現象明顯減少,冬季農村空氣質量顯著改善,過去冬天“過馬路看不見紅綠燈、麻雀變成了黑精靈”的縣城如今搖身一變,成了“藍天白云、綠水青山”的綠色生態家園。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秸稈 再利用 渾源 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