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一品一鑒一品一鑒
唐代錢镠鐵券:唯一的唐代鐵券實物
錢镠鐵券
鐵券又名“丹書鐵券”,是皇帝賜給王侯功臣的、有某種特權的憑證,其是用丹砂書寫在鐵制的契券上,傳于子孫后代。鐵券的起源可以追溯到西漢初年。錢镠鐵券是目前保存下來的唯一的唐代鐵券實物。
乾寧四年(公元897年),唐昭宗為表彰錢镠之功,賜予錢镠鐵券一具。此鐵券形如覆瓦,上嵌金字,詔書內容共333字,包括錢镠的爵銜、官職、邑地和據以受封的功績內容,還特別說明對錢镠本人可以免除9次死罪,其子孫后代可以免除3次死罪。
錢镠因功得券后,奉其為寶,一直精心保存。宋太平興國三年(公元978年),吳越王錢俶納土歸降,宋室以禮相待,鐵券在北宋依然有效。
宋朝歷代皇帝對錢氏封王賜爵,恩寵不衰。北宋太宗、仁宗、神宗和南宋高宗還請錢氏將鐵券送到宮中,親自觀覽。
元兵南下時,鐵券不知所蹤。直至元至順二年(公元1331年),這枚鐵券才被錢氏后人用十斛谷子購得,又將鐵券保存在宗祠里。
此后,明太祖朱元璋兩次索觀鐵券,明成祖朱棣也索觀過鐵券,均以禮送還。清乾隆皇帝索觀鐵券,還賞賜《觀鐵券歌》。
抗日戰爭爆發后,錢氏后裔將鐵券藏于家中園內深井中,抗戰勝利后才從井中取出。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后,錢氏后裔將鐵券獻給國家,1960年,中國歷史博物館以國家一級文物珍藏,其目前藏于中國國家博物館中。(付裕)
編輯:楊嵐
關鍵詞:唐代錢镠鐵券 唐代 錢镠鐵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