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健康識堂健康識堂
突然被“凍住” 小心帕金森
患帕金森病6年的霍先生前不久在上班途中,過馬路時突然就邁不開腳步了,整個人像被施了“定身術”似的被定在馬路中央。眼瞅著紅燈亮了,早高峰的車流洶涌而至,腿腳就是不聽使喚,動彈不得,幸虧好心司機幫他“解難”將他送到醫院。醫生告訴他,這是得了帕金森運動并發癥。
帕金森病是繼惡性腫瘤、心腦血管疾病之后中老年人健康的“第三殺手” 。對于帕金森病患者來說,藥物治療多年后發生運動并發癥的幾率非常高。在日前召開的帕金森病專業診療交流會上,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神經科主任醫師陳玲教授指出,運動并發癥是帕金森病患者致殘的主要因素之一 ,尤其要引起重視。建議做好早期診斷、早期治療,采取優化治療方案來盡量延緩或減少運動并發癥的發生。
運動并發癥易造成傷殘
運動并發癥出現的癥狀比較復雜,也比較多樣,主要分為“癥狀波動”和“異動癥”兩大類。
“癥狀波動”典型的癥狀一個是“劑末現象”,就是每次用藥的有效作用時間縮短,癥狀隨血液藥物濃度發生規律性波動。另一個是“開關現象”,患者在“開”期可以活動,而在“關”期發生明顯的運動不能。霍先生在行走時突然停下來,就像被“凍住”了一樣,就屬于“開關現象”。
運動并發癥的另一個表現為“異動癥”,常見于面部肌肉、頸、背部簡單重復的不自主動作,或肢體像舞蹈樣擺動不受控制。因為這種不自主動作幅度可以很大,對患者來講是非常不利的,很容易造成受傷或殘疾。
“門診中像霍先生這樣出現運動并發癥的帕金森病患者不在少數。”陳玲介紹,“運動并發癥如果不能及時控制,不僅會讓患者失去生活自理能力,同時還可能會讓患者時刻陷于危險之中。在中晚期的帕金森病患者中,因運動并發癥導致患者跌倒造成骨折的情況比比皆是。 ”
運動并發癥 預防重于治療
傳統的帕金森病治療藥物雖然能控制震顫等運動癥狀,但大部分帕金森病患者經長期的治療,都可能產生運動并發癥。通常其發生率在治療一年后約為3%,6年后約為41%,9年后約為70%。而且,發病年齡小于60歲的年輕帕金森病患者更容易出現運動并發癥。
“從目前來看,運動并發癥的治療還是個挑戰,因此,明智的舉措是預防或推遲其發生。”陳玲建議,“早期帕金森病的治療必須考慮初始治療的長期效果,必須選擇一種能降低或至少推遲最終發生運動并發癥風險的治療藥物。起始治療藥物首要考慮的因素必須包括控制帕金森病癥狀和預防運動并發癥。”
專病門診助力長期規范治療
盡管目前帕金森病無法治愈,但已有的藥物可以顯著改善患者的癥狀,并提高和維持其較高的生活質量,因此帕金森病的治療強調的是一個“持久戰”管理。“如果患者一旦在治療過程中出現運動并發癥,要及時向醫生反饋。”陳玲表示,“患者也可以就近到已開設了帕金森專病門診的醫院及時就診,帕金森專病門診可幫助患者更好地進行長期規范的疾病管理,以保證良好的治療效果。”
據記者了解,目前中山大學附屬第一醫院、中山大學附屬第二醫院、廣東三九腦科醫院、廣東省人民醫院、廣東省中醫院、廣州軍區總醫院、廣州市第一人民醫院、廣州市紅十字會醫院、廣州醫學院第一附屬醫院、廣州醫學院第二附屬醫院、暨南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均已開設帕金森專病門診。(全媒體記者馮馮)
編輯:趙彥
關鍵詞:帕金森 運動并發癥 預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