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他們以“中國標準”打造文萊“中國名片”
央視網消息:文萊,“婆羅洲閃亮的明珠”,東南亞第三大產油國和世界第四大天然氣生產國,油氣產業是其國民經濟的支柱產業。文萊灣上,一條巨龍般的跨海大橋將“孤獨”的大摩拉島與陸地緊密相連。陸地這邊,是熙熙攘攘的碼頭,而另一邊的大摩拉島上,恢弘壯觀的原油儲罐、大型石化裝置已初顯規模。
很難想象,在恒逸文萊PMB石化項目到來之前,這里還是一座沼澤遍布的荒島,而現在,它將被打造成“世界級石化中心”。中國建筑旗下中建安裝作為主承包商之一,承擔著800萬噸/年常減壓聯合裝置、氣分裝置、火炬系統、空分空壓、廠家管廊及全場供配電等公用工程總承包建設任務,以“中國質量”“中國標準”打造著文萊的“中國名片”。
在酷熱與暴雨中搞石化建設
沒到過文萊的人,不知雨季時暴雨來得多頻繁。當你頂著暴曬作業,覺得一切安全措施都做到位時,一場超大暴雨就能將所有防線沖垮。
大摩拉島上紫外線極強,除了全套安全服、勞保鞋外,大家還盡可能地用圍巾包裹住脖子和臉,然而這身安全“裝扮”在高溫下令人汗流浹背,甚至曬得脫皮。白天烈日當頭,暴雨無處躲閃,與惡劣環境的“戰斗”只是建設者們的工作日常。
進場伊始,項目部面臨困難重重,材料、機械設備跟不上現場施工進度,現場施工點多戰線長,鋼結構、工藝管道工期緊預制量大……而現場淡水資源缺乏、信號不暢通、運輸靠快艇、發電用柴油等“癥結”,也為建設任務的順利開展帶來諸多阻礙。
在這里,建筑資源稀缺,小到一根螺絲桿、一個螺母帽,都要依靠進口。困難是常態,應對困難的堅持也是常態。這個年輕的團隊開動腦筋、就地取材,練就了應對困難的一首“絕活”。
安全部門馬小波帶領大家回收利用國內運到現場的材料設備包裝,制作成裝置區道路指示牌和雨水收集槽,項目部還在營地區域打井作業,解決了生產建設和生活飲水的問題,僅 一年就為項目節約了40萬余元的成本支出!
質量經理閔偉忠每天在高溫下連續走兩個多小時是常態;物資部負責人葛勝杰白天管理現場材料,夜間卸貨,連續幾天幾夜連軸轉是常態;土建技術員喻徐良白天在現場拿著圖紙一一比對施工過程,晚上鉆研土建管理知識,每天學習到12點以后才休息是常態;安全員王鑫每天6點帶著施工人員開安全晨會,風雨無阻也是常態;春節正是項目土建工程關鍵時期,為確保工期,大家二話不說選擇堅守建設一線,除夕當天也只休息了半天……
“大家把時間節點和企業信譽看得比自己還重要。”喻徐良說,團隊作戰的時候,并不覺得苦,有一種鏖戰海外、舍我其誰的中建豪情。
“三通”的順利完成,讓大摩拉島煥發新的生機。
今年6月,隨著大摩拉島大橋的通車,物資運輸便利了,島上終于用上了自來水,大摩拉島也結束了用柴油發電的日子,臨時用電隨著橋架“攀爬”而來。不久之后,待島上的發電站建設完成,4座變電所成功受電,大摩拉島將實現用電的自給自足,而負責整個項目供配電系統建設任務的,正是中建安裝。
現場的四座66KV變電所及下級配電所成為重要建設節點,要求11月底前全部順利受電,整個工程需要完成總長度4.2萬米高壓電纜、14萬米控制電纜的敷設及60套電纜頭的制作安裝。全場供配電系統的施工面臨重大考驗,中建團隊經與各方溝通協調,逐一排查6000多米的高空管廊結構,并提供詳盡的問題解決方案,全速打通全廠橋架路由,平均提前一周完成了電纜敷設及制作安裝任務。
“起承轉合”的物資材料牽動著每個人的心
中建安裝旗下中建五洲裝備的國內預制廠里,器械轟鳴,緊張有序。項目副經理王元鋒說,在這里,他們需要完成1.5萬噸鋼結構、20萬米工藝管道、900噸管道支吊架、79萬米儀表電纜、80萬米電纜橋架的支架預制工作……
若是仔細觀察加工完成的構件,你會發現它們身上都有一個“胎記”,這是中建團隊實施的一套全新編碼標識方案。此項創新應用有力提升構件的生產、運輸和安裝效率。技術員江成輝介紹,“CCIEE代表中建安裝,綠黃兩個色條,代表我們的區域框架,方便中間運輸倒運過程中發現我們的貨。每個構件上都有自己的編號,保證在現場施工時能準確安裝在準確位置上。”
他們引進自動焊機,工作效率較之前手動焊接提升了5倍,彌補了人工焊接導致的參數不準確、不穩定、焊縫缺陷等問題;他們引入諾德數據庫管理軟件,讓材料的使用更有規范,數據化管理變得切實可行……
PMB島7個非深水碼頭僅有3個可用于卸載國內物資,1個碼頭只能停泊1艘船,島上十幾家參建單位正翹首以盼……有限的空間、緊迫的時間、運輸的不暢,白天管理現場材料,夜間接卸進場物資,項目團隊的卸貨人員輪番上陣,通宵達旦,確保了材料第一時間投入施工生產。
隨著工程進展,海邊倉庫遠離施工現場的問題日益凸顯。中建安裝承建17個單元,各單元四處分散,作業點多,施工面廣,單元間最大距離可達4公里。對此項目部根據現場實際需求,在常減壓裝置北面投入約1萬噸級配碎石進行平整,建立了1.2萬平方公里的北堆場,有效提升了物資運輸效率。
艱難困苦,玉汝于成。從內噴砂、外拋丸到火花檢測、打包、集港、登島,每一項環節都精益求精,每一個細小的零件都彰顯著“中國標準”和“中建品質”。
安全零事故是一份沉甸甸的承諾
林森已是身經百戰的項目經理,曾在國內負責過多個重大石化項目施工工作,這次遠渡海外的他也感到肩上的壓力。“海外施工和管理團隊會遇到各種不可預測的問題,要確保高質量、零安全事故建設,這是作為項目負責人的承諾。很慶幸與這群堅守信念的同事共同奮斗”,林森說,島上生活條件不好、工作壓力大,項目部卻沒有一個“逃兵”。最令林森欽佩的是年逾70的專家鄭祥龍,他退休后放棄了赴美國與妻女團聚,仍堅持工作在文萊施工一線,與團隊共同研究最佳施工方案。
對于零事故,郭宏偉深有感觸,他是HSE管理部經理兼文明施工突擊隊隊長。“團隊中既有中國員工,又吸納了近170余名文萊當地員工,還聘用了80余名孟加拉工人,雖語言不同,工地上的安全準則卻完全一致,班前安全、質量技術交底,這是大家嚴格遵守的要求,我的責任就是提醒監督。” 郭宏偉被曬得黑紅的臉上時常帶著笑容,但對安全隱患卻是毫不留情,哪里違規 應該需要整改 安全防范措施是否到位都是他每天巡查的重點
文萊政府對于項目環境、文明施工非常重視,由政府能源部派人監督管理,對于達不到要求的企業,不僅會被罰款,甚至責令停工。中建安裝實行區域施工安全監督制、專業施工安全責任制、屬地化和系統化管理,將各隊伍安全員吸收納入項目部統一管理,通過安全技能培訓、標準化管理,規范作業行為,互相監督違章行為,通過每日早班會、頻繁排查等方式,消除安全隱患。
強烈的安全意識,體現在中建人對待每個構件如藝術品一般精工至臻的“執念”上,還體現在看似單調的、日復一日的巡檢排查中。在一次對庫房的巡檢中,耿明磊遇見庫管員正在對超薄型鋼結構防火涂料進行入庫作業,但在搬運過程中,桶內異常晃動聲響引起了他的注意。“打開查看后,發現防火涂料呈水狀并有成分沉底,我們立刻對已入庫的防火涂料進行全面排查。排查后發現某一批次200噸的防火涂料出現類似情況!”
怎么辦?涉及數量多,若是質量問題,將造成防火涂料無法使用,不僅影響工期,島上倉儲空間有限、廢料處理等后續連鎖問題,處置難度也極大。
“我們立即組織封存該批次防火涂料,并通知業主方、國內廠家進行現場聯合復驗。”耿明磊回憶,在現場試刷、取樣復檢后證實,防火涂料粘度不夠,原因為7月底的高溫天,再加上涂料在海上運輸時集裝箱內溫度過高,導致涂料粘度有所下降。“我們立即要求廠家加急發運增稠劑至現場,來提高粘稠度,以適應現場施工需求。”不放過一絲安全隱患,由于“順風耳”發現了這次異常聲響,成批次的材料浪費和工期延誤得以避免。
奮斗在路上的一家人
“尋求解決方案的過程也是實戰工作經驗的點滴積累,”施工現場,項目生產經理聞杰指揮著吊車有條不紊地工作,前方鋼結構已搭建出了龐大的輪廓,他說,“為了如期完工,大家每天自愿加班,經常工作到半夜,打造‘中國名片’是我們的責任。”
今年5月,廠際管廊基礎施工完成后交由業主吹填,吹填后的廠際管廊區域全是淤泥,沒有道路,人機料無法進入。為確保鋼結構主體節點目標,項目部沒有等業主平整路面,擼起袖子自己上場,僅用10天時間就把施工道路搶修出來。
10月3日,剛抵達文萊的新員工江成輝臨危受命,直奔現場負責廠際管廊鋼結構的施工任務。一輛起重車開來,王宏偉正在用手勢指揮起重車搬運鋼管。這位80后是中建項目副總工程師,也是“材料倒運大隊長”。 “我去巴基斯坦工作時,女兒剛出生三天,到文萊項目后,也一直沒有見過她,”話語間,他不時對操作員打著手勢。
8003廠際管廊長996米,總重2089噸。一般的石化項目廠際管廊高度在12米,但PMB項目廠際管廊平均達24米高,每吊一根柱子,需要進行大量的安全防護工作。部分鋼結構軸線跨度最長可達21米,組裝焊接、吊裝難度大。而突如其來的大雨時常沖埋堆放好的鋼構件,項目人員又要重新清理和擺放。經過不懈努力,中建團隊提前三天完成了廠際管廊主體鋼結構安裝。
中建文萊員工薩法和納茲拉剛從學校畢業,施工現場對女孩來說更具挑戰。在資深師傅的指導下,她們已經干得沉著穩健。“施工質量要求很嚴格,電焊工作需要大膽心細,能在這項大工程中學習鍛煉,是非常好的經歷,感謝中國師傅對我的耐心指導”薩法說。納茲拉是個開朗的女孩,工作之余,她在工地上學會了開叉車,“施工現場的實操比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更有吸引力,中建同事的精益求精令我受益匪淺。”
從一開始的溝通不暢,需要通過簡單的詞匯和夸張的肢體語言進行交流,到現在的默契配合,朝著同一目標奮力前行的姿態成為了最好的交流語言。
海外艱苦的征程令這些背井離鄉的中建人心中五味雜陳,一面是離家的不舍,另一面是向世界展示“中國制造”“中建品質”的滿腔熱忱,他們毅然決然。在大摩拉島上工作一年多,帶給了中建安裝小伙子們很多難忘的體驗,綜合部王茂林用無人機鏡頭記錄下了每周工地上的變化,“看到圖紙變成眼前每天實實在在的變化,這對我來說是一次難得的職業經歷 ”
大摩拉島大橋順利通車,島上也有了自來水,機器設備的轟鳴聲晝夜不息,建設者忙碌的身影隨處可見,曾經的荒島正因恒逸PMB石化項目煥發出勃勃生機。文萊當地大摩拉島居民感嘆道:“中國企業非常了不起!從當初的荒島,到現在初具規模的石化生產基地,我們這里的變化,真的就像奇跡一樣!”
如今,大摩拉島和遠處建設中的淡布隆跨海大橋交相輝映,這座由中國建筑旗下中建六局參建的淡布隆跨海大橋是文萊歷史上最大的基礎設施工程,將于明年底竣工通車,大橋將連接起被文萊灣隔斷的文萊本土和淡布隆縣。《文萊時報》評價稱:“這座備受矚目的跨海大橋將成為文萊地標式建筑。”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推動亞太經濟一體化進程,這些烙印著“中國制造”的文萊超級工程,熠熠光彩!
他們說,很久沒有回家看看了;他們說,心里還有更大的夢想和責任要完成;他們說,希望世界遍布“中國制造”,希望可以改變更多國家、更多人的生活……
宏圖已繪,一切奮斗和夢想,此刻起程!(通訊員 洪彥 )
編輯:曾珂
關鍵詞:他們以“中國標準”打造文萊“中國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