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調研 調研
住內蒙古自治區全國政協委員考察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住內蒙古自治區全國政協委員考察調研脫貧攻堅工作
全面提升農牧業生產效益和農牧民收入
人民政協報記者 常歌
11月12日至13日,內蒙古自治區政協主席李佳率住內蒙古自治區全國政協委員深入烏蘭察布市、興安盟,調研考察脫貧攻堅工作。
烏蘭察布市是內蒙古自治區集中連片特困地區之一,脫貧攻堅情況如何,鄉親們還有什么需求,委員們十分關心。由于土地貧瘠等因素制約,卓資縣巴音錫勒鎮板凳溝村被確定為整村搬遷移民村。走進貧困戶家中,委員們詳細了解其生產生活情況,以及搬遷后的生產生活安排。圍繞易地搬遷能否搬來“新天地”,委員們進車間、進溫室、入農戶,先后考察了卓資縣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小區的“巧手手扶貧車間”、察右前旗玫瑰營鎮移民新村等,深入了解相關情況。調研組認為,要千方百計做實做細精準扶貧這篇文章,精準識別,因地制宜,采取務實舉措,切實解決好搬遷移民過程中的配套民生項目,確保貧困戶“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
培育致富產業是脫貧攻堅的根本出路。在卓資縣十八臺鎮五犢亥村,德青源集團金雞扶貧產業項目的一棟棟雞舍正在建設當中。該項目預計可直接、間接帶動就業1萬余人,有力促進卓資縣熏雞產業發展。委員們還考察了薯都凱達食品公司,詳細了解處理馬鈴薯能力,帶動種植、解決就業及促進貧困戶增收等情況。調研組建議,要立足資源條件和特色優勢,因地制宜抓好產業扶貧,精準有效地把貧困群眾緊緊嵌入到產業鏈中,切實打牢脫貧攻堅基礎。
建立完善農企利益聯結機制,是促進農牧民增收、確保貧困人口穩定脫貧的重要舉措。在烏蘭察布市瑞田現代農業有限公司,委員們詳細了解“公司+合作社+農戶”利益聯結模式。此外,還參觀了察右前旗電子商務公共服務中心,了解電商扶貧情況。委員們建議,要精準建立龍頭企業和貧困戶利益聯結機制,實現農企互利雙贏。同時,要緊密結合網絡電商資源,全面提升農牧業生產效益和農牧民收入。
調研組在興安盟烏蘭浩特市、科右前旗,就扶貧“雙扶雙長”積分制、易地移民搬遷、產業扶貧、農企利益聯結等工作開展調研,并深入貧困戶家中走訪慰問,實地了解精準扶貧工作推進情況。
委員們十分關心如何激發貧困戶內生動力和移民搬遷安置情況。在烏蘭浩特市葛根廟鎮哈達那拉嘎查、葛根廟設施農業移民搬遷區,大家普遍感到,烏蘭浩特市以“雙扶雙長”工程為抓手,扶志長志氣、扶智長本領,是治貧的關鍵之舉。通過建立有效的工作機制著力激發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的主動性,引導貧困群眾依靠勤勞的雙手實現脫貧致富。
在科右前旗勿布林嘎查、滿族屯嘎查貧困戶家中走訪時,委員們了解到因病致貧、因病返貧是當地貧困群眾致貧的主要原因。調研組建議,通過健康扶貧、教育扶貧、生活救助等一系列長效機制,全力落實好困難群眾的穩定脫貧問題。不但要重視當前的脫貧,更要關心脫貧摘帽以后的可持續性。
在科右前旗薩日朗巾幗民族手工藝專業合作社,委員們詳細了解了“合作社+牧戶”的利益聯結模式。薩日朗巾幗民族手工藝專業合作社,通過組織牧區婦女群眾制作札薩克圖科爾沁蒙古族傳統刺繡服裝和手工藝品,已帶動當地近百名婦女實現就業,每人每年可實現收益達萬元以上。委員們建議,要立足資源條件和傳統文化特色,加大品牌策劃和市場對接力度,持久有效地把貧困群眾融入到產業鏈中,實現農牧民穩定脫貧。
編輯:劉小源
關鍵詞:脫貧 調研 攻堅 工作 委員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