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習近平出席G20領導人第十三次峰會>要聞 要聞
打前站|習主席首次到訪巴拿馬,為何“不感陌生”?
“Chinos, amigos!”在地球另一邊的巴拿馬,當地人見到一副東方面孔的我們,總會笑著喊一聲:“中國人,好朋友!”
2017年6月,中國和巴拿馬建立外交關系。建交不到一年半,這個美麗的加勒比海國家將迎來一位尊貴的中國客人——國家主席習近平。
“同很多中國人一樣,我對貴國雖未曾親至,但并不感陌生。”作為首位訪問巴拿馬的中國國家元首,習主席訪問前夕在當地發表署名文章這樣說。
要說巴拿馬最著名的,莫過于巴拿馬運河。那么“不感陌生”的緣由,我們不妨先從這條運河說起。
19世紀50年代,首批華人跨越浩瀚的太平洋,幫助巴拿馬人民修鐵路、挖運河,許多人甚至付出了生命的代價。那些參與運河修建、擴建和管理的華人,被當地人親切地稱為“運河華人”。
建成了這條連通起大西洋和太平洋、有著“世界橋梁”美譽的運河后,許多華人后代都定居在了巴拿馬。與先輩們篳路藍縷異國謀生不同,如今不少華人已成為當地各領域的佼佼者,為推動巴拿馬經濟和社會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
中國餐館、中巴公園、中巴友誼學校……在充滿拉美風情的巴拿馬城,“中國元素”并不鮮見。巴拿馬400多萬人口中,約有28萬華人,是拉美地區最大的華人聚集區之一。
今天的巴拿馬運河上,一派繁忙景象,每年全球近6%的貿易運輸從這里通過。站在這一“奇跡工程”岸邊,望著一艘艘貨輪,依然能想象到當年修建者的艱辛。
目前,中國已成為巴拿馬運河第二大用戶。2016年6月26日,來自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號成為運河擴建后的首航船只。
“你好,可以給我拍張照片嗎?”在巴拿馬運河畔的“華人抵達巴拿馬150周年紀念碑”旁,我們偶遇一位運河華人后代。
盡管已經移居巴拿馬37年,日日夜夜守著運河生活,劉揚烈還是希望在習主席到訪這個里程碑式的時刻,在運河畔留下一張紀念照。
劉揚烈的爺爺和伯伯都曾參與運河的修建和維護。和身邊的大多祖籍廣東的“運河華人”后代一樣,他對這條河有著很深的感情。當地時間2017年6月12日,劉揚烈和同鄉們圍坐在電視機前,聽到巴拿馬總統宣布了中巴建交這一重大消息。
“有人高興地跳起來,跑到大街上歡呼,有人興奮地放起了鞭炮,運河華人幾十年的愿望終于實現了!”回憶起當天的場景,劉揚烈難掩激動之情。
160多年前,華人來到巴拿馬多為生活所迫。而近年來,被巴拿馬的海上交通樞紐地位及開放的金融業所吸引, 越來越多的中國人到此經商、安居樂業。對于他們而言,建交后最直接感受到的好處便是往返兩國的便利。
“現在簽證一給就是五六年,北京到巴拿馬城的直航航線也開通了。我們生意更好做,生活也更舒心。”在巴拿馬科隆自貿區已工作13年的浙江商人黃玉靖說。
科隆自貿區位于巴拿馬運河大西洋入海口處,是西半球最大的自由貿易區,中國已多年是這里最大的商品供應國。
“你看,這條街上的商鋪幾乎都是中國人開的。”黃玉靖自豪地說。
在科隆自貿區內,貨物轉口自由,無需繳稅,大量來自中國的商品從這里走向整個拉美地區。中巴建交后,自貿協定相關磋商已經開啟,巴方也表現出對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極大興趣,這些都為兩國間經貿往來描繪了新的藍圖。
在“一帶一路”框架下,中國和巴拿馬政府已經簽署了關于鐵路運輸系統領域合作的諒解備忘錄,這個好消息令科隆自貿區的中國商人非常關注。
2017年11月巴雷拉總統訪華期間曾表示,巴拿馬至哥斯達黎加的鐵路建設計劃正在進行可行性研究,希望中美洲鐵路建設能夠引入中國技術和資金。未來,這一鐵路將與巴拿馬運河相匹配,形成更強大高效的運輸物流體系。
“以后我們的商品運到鄰國,或許就不用像走水路那么耗時、走公路那么費錢了。”望著地圖上的一個個中美洲國家,黃玉靖的眼里有著無限憧憬。
滿滿的期待背后,是建交后中巴關系已翻開嶄新一頁的事實。
晚上8點,本是飯后歇息的時間,巴拿馬大學孔子學院里卻燈火通明。盡管剛剛落成一年多,“漢語熱”卻讓這里人氣頗旺。
奧爾梅多是巴拿馬城的一名警察,也是個十足的“IT控”。他表示,雖然中巴建交不久,但世界早已進入萬物互聯的時代。對中國在電子通信領域的濃厚興趣,令他產生了學習中文的念頭。
“中國孕育著未來的希望。”巴拿馬國民大會國際關系部副主任蒙塔內斯欣慰于自己的遠見。他在十幾年前就把兩個孩子送到了中國留學,孫子也即將在中國出生。
已經去過7次中國的蒙塔內斯還有個特別的身份——巴拿馬在華留學生家長協會會長。目前,已有近千名巴拿馬學生在中國學習,成為中巴友誼的新生力量。
蒙塔內斯表示,160多年前首批華人抵達巴拿馬,開啟了兩國交往的百年滄桑歷程。現在習主席即將到訪,巴拿馬人民非常期待,這是“里程碑式的大好事”。
“咱們是朋友,就該常來常往。”蒙塔內斯笑著說。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