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希望生活這列火車一直向前”——伊拉克人的重建愿望
新華社巴格達12月9日電通訊:“希望生活這列火車一直向前”——伊拉克人的重建愿望
新華社記者程帥朋
“我們的要求很簡單,就是提供水、電,能有一份工作,有一個自己的家。”在伊拉克摩蘇爾東城,37歲的穆薩納·尤尼斯坐在臥室簡陋的棕色毯子上談起對重建、對未來的期待,“希望生活這列火車一直向前,不要向后……”
2017年12月9日,伊拉克宣布取得打擊極端組織“伊斯蘭國”歷史性勝利,重建毀于戰火的家園成為許多伊拉克人最迫切的愿望。一年過去,在各政治派別圍繞新政府組建的爭論聲中,伊拉克重建進展緩慢,民眾期待政府給予更多支持。
尤尼斯在摩蘇爾老城區的家毀于戰火。目前,他和妻子帶著兩個女兒租住在東城一座小房子里,靠著維修電路的微薄收入和好心人幫助勉力維持生活。
“逃出來時,我一手抱著小女兒,一手牽著大女兒,受傷的妻子搭著我的肩膀,下腳時生怕踩到爆炸物。”時隔一年多,談起摩蘇爾收復戰時逃命情景,尤尼斯仍心有余悸。對比“伊斯蘭國”統治時提心吊膽的生活,尤尼斯對現在的日子還算滿意。
如今,妻子正懷孕待產。說起又一個孩子即將降臨,尤尼斯難掩心中喜悅。但憂心的事也不少,小女兒阿茜勒2015年11月出生在摩蘇爾一家醫院,“伊斯蘭國”機構開具的出生證明不被政府承認,孩子無法進入幼兒園學習,也無法獲得政府提供的食物補貼。
摩蘇爾解放后,地方戶籍機構恢復工作。由于3年間新生兒和遺失身份證件的人員太多,戶籍機構目前正按區域處理這一戰爭遺留問題。
尤尼斯說,現在由于情報和安全部門要審核申請者身份,在戶籍機構給孩子辦身份證件往往要五六個月,往返交通加上各種手續要花費大概200美元,這筆錢對于許多沒有工作的摩蘇爾家庭是一筆不小的花銷。
在摩蘇爾老城區,重建正在緩慢推進,市政車輛已清理出區內主要街道,民眾自發地修復受損房屋,越來越多的家庭回歸,街邊危樓里零星地開起理發店、咖啡館和烤餅店……在廢墟間,總算有了一些生活氛圍。但同時,許多人仍沒有固定工作,言談中流露出對政府的不滿。
摩蘇爾市政官員哈姆敦·加尼姆在老城區廢墟清理現場對記者說,摩蘇爾重建工作沒有停止,但由于中央政府劃撥預算太少、管理混亂等原因,重建速度緩慢。
“盡管存在困難和阻礙,我們仍將堅持重建摩蘇爾,”加尼姆說,“摩蘇爾人有忍耐力和頑強意志,有中央政府合作和支持,摩蘇爾會變得更好。”
基礎設施的逐步恢復也促使很多民眾重返家園。聯合國數據顯示,2017年10月至2018年10月,伊拉克境內流離失所民眾從約317萬減少至不到190萬。
然而,重建進程并非一路坦途。伊拉克恐怖活動破壞地區重建基金會(簡稱伊重建基金)主席穆斯塔法·西提接受新華社記者專訪時說,伊拉克各政治派別間分歧正在拖累重建進程。
伊拉克今年5月12日舉行議會選舉,但直至10月25日,新總理阿卜杜勒-邁赫迪才在內閣8名部長空缺的情況下宣誓就職。伊拉克議會兩大黨團在新任內政部長人選上互不相讓,導致8名部長遲遲無法確認,伊拉克政治進程一時陷入僵局。
今年2月,在科威特舉行的伊重建國際會議為伊拉克籌集了約300億美元重建資金,其中260億為投資形式。“政治分歧和政府組建困局給捐贈國和投資人發出了消極的信號。沒有完整的政府,國際社會不會提供資金。”西提說,按照伊重建基金戰略,伊拉克重建需要約880億美元,但現在僅獲得所需資金不到2%。
資金捉襟見肘,伊重建基金只能聚焦民眾最迫切需求。2015年以來,基金在尼尼微、薩拉赫丁、基爾庫克等省份實施了743個項目,涵蓋飲用水、電力、學校、醫療設施和橋梁等領域。西提表示,基金目前只能支持實施一些短期項目,還未涉及工廠等長期項目。
伊拉克戰后重建仍任重道遠,但對于重建、對于未來,不少伊拉克人與尤尼斯一樣仍懷有希望:“我們總是樂觀的……希望政府把我們看成普通公民就足夠了,孩子能接受好教育,有個好未來。”(完)
編輯:秦云
關鍵詞:伊拉克人 重建 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