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論>銳評 銳評
福利住房制度破冰
從“蝸居”到“廣廈”
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中,房子是頭等大事,人有了房子,才算是安了家,心里才踏實,日子才越過越有信心。新中國成立初期,我國實行無償分配的公房制度和低租金的福利體制,“住房靠國家,分房按等級”,分配房子面積的大小依據級別和家里人口的數量,老少三代一起吃、住、生活,人口多、住宅面積小是當時最常見的普通居民生活狀況。隨著改革開放不斷向深度、廣度擴展,國民經濟持續增長,居民收入日益提高,群眾對居住環境和條件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為了滿足群眾對安居樂業的追求,以市場化為導向的住房制度改革開始摸著石頭探索前行,從醞釀試點到正式啟動、從分期分批推進到不斷深化、從福利分房制度終結到住房保障時代開啟,住房的居住屬性更加突出,居民的居住品質不斷提高。
改革開放后,作為經濟體制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住房改革也開始啟動。1980年,小平同志在談到住宅問題時說:“要考慮城市建筑住宅、分配房屋的一系列政策。城鎮居民個人可以購買房屋,也可以自己蓋。不但新房子可以出售,老房子也可以出售。可以一次付款,也可以分期付款,十年、十五年付清。要聯系房價調整房租,使人考慮買房合算。”小平同志的講話,指明了計劃經濟體制向市場經濟體制轉軌過程中我國住房制度改革的方向。
1978到1987年,是我國福利住房制度的破冰期。這一時期,國家為了改善廣大人民群眾的居住條件,一方面增加住房投資,加快住房建設步伐;另一方面,先后推進試點售房(1979—1985年)、提租補貼(1986—1990年)和以售帶租(1991—1993年)等改革舉措。其中,1982年國家實施了“三三制”補貼出售新建住房方案,鄭州就是全國四個試點城市之一。但是,受多種因素制約,這個時期的改革舉措未能大幅增加住房總量供給,絕大多數城鎮居民解決住房問題仍停留在“等、靠、要”三個字上——等國家建房、靠組織分房、要單位給房。1987年,全省城市居民人均居住面積僅有6.6平方米,人民群眾的住房條件尚未得到根本性改善。
福利住房與市場化雙軌并進
1988年8月召開的第一次全國住房制度改革工作會議,明確提出我國城鎮住房制度改革的目標是實現住房商品化,由此進入福利住房與市場化雙軌推進時期,直到1998年停止住房實物分配。1990年,國務院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城鎮國有土地使用權出讓和轉讓暫行條例》,標志著我國房地產業的肇始。1992年住房公積金制度開始在河南全面推行,逐步建立了個人、集體和國家三者合理負擔住房的新機制,為最終切斷實物福利分房、建立貨幣分房創造了有利條件,也為廣大職工實現自住其力發揮了重要的政策性融資作用。
這一時期,特別是1992年小平同志南巡談話后,河南的房地產市場蓬勃發展,出現了一大批以建業、英協為代表的房地產開發企業。到1995年底,河南房地產企業個數達到880家,比1991年增加700多家;1995年全年完成開發投資額62.6億元,比1991年增長了14.3倍。1993年,建業的金水花園是河南最早一批實施按揭購房的項目,創造了居民購買商品房的新模式。房地產市場的蓬勃發展,有效增加了住房供給總量。到1997年,河南城市人均住房面積達到8平方米,比1988年增加了1.4平方米。
這一時期,河南有的城市居民經歷了房改,有的城市居民購買了商品房。大家開始有了名副其實的屬于自己的住房。雖然很多房子都是不足60平方米的兩室一廳,整體布局也很簡單,內部裝修多以水泥地面居多,但是廚房、陽臺、衛生間都具備,做飯也從煤球爐升級成了煤氣灶,家里的電器每年也都添新換舊,和“筒子樓”相比,居住條件極大改善。
全面市場化改革啟動
1998年7月,國務院下發了《關于進一步深化城鎮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設的通知》,明確提出停止住房實物分配,逐步實現住房分配貨幣化的目標,標志著我國全面進入住房市場化時代。1999年開始,正式進入住宅零售時代。但是由于當時河南城鄉居民收入水平仍然較低,住房潛在需求釋放較為緩慢。
2003年,《河南全面建設小康社會規劃綱要》提出:加快工業化、城鎮化,推進農業現代化,是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基本途徑。進一步明確了堅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鎮協調發展,促進農村人口向城鎮轉移,大幅度提高城鎮人口占總人口的比重的發展思路。在快速工業化、城鎮化進程中,一方面,大量農業轉移人口涌入城市,形成巨大的住房剛性需求;另一方面,居民收入水平持續提高,改善型需求也開始釋放,住房市場規模持續擴大。2003年,全省個人住宅購房面積占住宅銷售面積的比重由1997年的71%上升到94%,個人購房已經成為住宅市場的主力軍。2004—2007年,房地產開發投資以年均45.5%的速度快速增長。隨著房地產市場的發展,人們購房的選擇更多了,有多層住宅、高層住宅,有復式樓、花園洋房,還有單門獨院的特色別墅。到2016年,全省城鎮居民擁有房屋面積達到42.2平方米。房屋面積大了,結構合理了,設施也全了。
居民住房的改善不僅體現在居住面積的增加,也體現在周圍配套設施的日臻完善,以滿足老百姓對住房更高層次的要求。居民在購房時除了考慮面積、價格外,對交通、地理位置、車位、開發商、物業服務、學校、小區周邊綠化等公共配套設施也有了更多的關注,裝修風格也日趨多樣。2016年,全省城市綠化覆蓋率提高到39.3%,人均公園綠地面積達到10.4平方米。
在住房市場化改革全面開啟后,隨著產業結構、區域結構、城鄉結構的調整和國有企業、高等教育等改革的推進,人口跨區域、跨城市流動增多,農業人口向城鎮轉移增多,下崗再就業人員增多,大中專高校畢業生增多,還產生了大量介于高收入與低收入階層之間的住房困難的“夾心層”,既沒有能力購買價格較高的商品房,又受到戶籍制度等條件限制無法納入原有的城鎮住房保障體系。為了解決這部分困難群體的住房問題,2004年開始,河南將住房保障工作列入“為民辦實事”的內容,循序漸進地推進保障性住房建設。
農民住房變化翻天覆地
在城鎮居民住房條件改善的同時,農民的住房也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改革開放初期,農村多是土木結構房,建筑材料主要使用石塊、土坯等自然材料,建筑工具也非常簡陋,用最原始的方法就地取材,把石塊、泥土砌在墻內。時間長了房頂就看到天了,一下雨就會漏雨。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推進和各項惠農政策的落實,農村居民有的在家創業,有的在外務工,手里有錢了,房子修得越來越漂亮。特別是近年來,脫貧攻堅戰、鄉村振興戰略推動農業“接二連三”發展,促進鄉村旅游、產業扶貧項目興起,極大的提高了農村居民的收入水平。隨著收入持續增長,人們改善住房條件的愿望越來越迫切,小土坯房翻蓋成了兩層樓,外墻還貼上了瓷磚,又敞亮又好看。房屋的外觀有了變化,里面的陳設也是鳥槍換炮:電視、冰箱、洗衣機、空調,很多人家里還鋪上了地板磚,旱廁也改成了抽水式馬桶,車庫也成為農村居民建房時的“標配”。農民的住房和城里人相比毫不遜色。
科學定位住房居住屬性
房地產市場的快速持續發展,改善了千萬家庭的住房條件,有力促進了經濟社會發展,但房價上漲幅度過大等問題也開始顯現,迫切需要進一步明確城鄉住房事業發展的定位和方向。
2013年,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共中央政治局第十次集體學習時強調,“住房問題既是民生問題也是發展問題,關系千家萬戶切身利益,關系人民安居樂業,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關系社會和諧穩定。人民群眾對實現住有所居充滿期待,我們必須下更大決心、花更大氣力解決好住房發展中存在的各種問題”。習近平總書記還指出,解決我國住房問題,總的方向是構建以政府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場為主滿足多層次需求的住房供應體系,不斷實現全體人民住有所居的目標。
河南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的重要講話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一方面,支持剛性居住需求,遏制投機炒房,引導市場預期,防范化解市場風險,促進建立房地產長效機制,推動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另一方面,為了讓由于勞動技能不適應、就業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臨住房困難的群眾住有所居,將保障性住房建設列入“十項民生工程”,納入政府目標考核管理,有效增加保障性住房供應。“十二五”期間,累計開工建設各類保障性住房244.07萬套,超額完成規劃確定的210萬套開工目標,是“十一五”期間累計開工建設套數的3倍,努力讓困難群眾真正享受到改革開放的成果。2016年10月,郭英珍老人一家4口,搬進了位于安陽市天秀景園小區內的一套64平方米的公租房,結束了十多年陰暗、擁擠、潮濕的地下室生活。郭英珍老人感慨說,“由于從前居住的環境潮濕,身上出的疙瘩至今還沒有消退;現在住到這兒,總算安定下來了。冬天屋里有暖氣,出門交通便利,周圍有小超市、小賣部,買東西也很方便”。保障性安居工程就是這樣承載起了許多困難家庭的住房夢想。
2015年起河南進一步加大農村危房改造力度,將危房改造補助直接發放到危房改造農戶,部分市縣還對農村殘疾人家庭以及特別困難的危房改造戶給予額外補助,確保改造的住房滿足農村困難群眾的基本居住需求。在危房改造時,強調尊重傳統習慣、使用傳統工藝和工匠,突出地方特色,不僅建了新房,而且留住了“鄉愁”。
“房子是用來住的,不是用來炒的”。習近平總書記用這樣一句再通俗不過的話,道出了住房的根本屬性,道出了廣大老百姓的心聲,為房地產市場平穩健康發展指明了方向,將進一步指導河南城鄉住房事業發展從最初的“居者憂其屋”、到“居者有其屋”,再升級到“居者優其屋”。古人所憧憬的“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風雨不動安如山”的夢想也將一步步實現于今日。
(作者:河南省社科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副所長、副研究員)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住房 福利 河南 制度 居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