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書畫·現場>訊息訊息

“體用一源:面向未來的水墨藝術”即將亮相中國美術館

2018年12月14日 16:27 | 來源:人民政協網
分享到: 

在2018年進入倒計時之際,2018·中國當代水墨年鑒三周年特展“體用一源:面向未來的水墨藝術”(以下簡稱“體用一源”)即將于12月21日在中國美術館開幕,旨在對2018年水墨藝術發展進行展示、梳理、探討。

袁武,老人與牛之一 ,145×145cm,紙本水墨設色,2011

袁武,老人與牛之一 ,145×145cm,紙本水墨設色,2011

仇德樹,裂變 - 太和,122×244cm,宣紙、丙烯、畫布,2008

仇德樹,裂變 - 太和,122×244cm,宣紙、丙烯、畫布,2008

“體用一源”以“水墨”為核心,綜合繪畫、影像、新媒體、裝置等藝術形式,探討水墨藝術的包容性與無限可能性。展覽選取35位在2018年活躍的代表性水墨藝術家的精品力作60余件,從不同維度呈現水墨藝術現狀。

展覽分為六個部分:“顯微無間:形式與觀念”、“至著者象:書寫與表現”、“至微者理:格物與致知”、“隨時變易:博古與新知”、“廓然大公:歷史與空間”及“得辭通意:寓言與異象”。

“體用一源”策展人魏祥奇表示,展覽主題重提北宋程頤“體用一源”的理念,旨在反思“中學為體,西學為用”所規范的思想史景觀。當藝術家強調自身的直覺意識,在其思想深處拋開二元壁壘,沒有體用差異時,便能直指本心,達到藝術之本源。面向未來的水墨藝術,必然回到考量藝術本體的精神內核,顯現全世界、全人類共享的思想形態,方能進入當代水墨藝術的歷史進程。

始于唐,成于宋,延續至今的水墨藝術,在漫長的歷史發展過程中,成為中國文化獨一無二的藝術表現方式。藝術家們通過水墨來表達他們的觀念、想法、藝術觀和價值觀,在傳承和創新中,呈現延綿不斷的創造力和生命力。

劉子建,祈風,74×173cm,紙本水墨,2018

劉子建,祈風,74×173cm,紙本水墨,2018

陸春濤,荷塘·2014No.105,97×97cm,紙本水墨設色,2014

陸春濤,荷塘·2014No.105,97×97cm,紙本水墨設色,2014

2018年,各類水墨大展、個展不斷,當代水墨藝術風生水起,較之往年更像是個“水墨年”。水墨藝術因時而興,順勢而變,隨時代而行。已邁入不惑之年的當代水墨,經歷近40年的探索、革新與激變的水墨藝術,下一步又該怎么走?

已進入耄耋之年的藝術家劉國松至上世紀60年代初就大舉水墨變革的旗幟,他所倡導的創作方式代表了現代水墨畫未來的發展趨勢,成為整個20世紀水墨藝術具有轉折性意義的關鍵人物,時至今日仍舊壯心不已,2018年參與多個水墨藝術大展。他表示,中國水墨藝術具有無限的可能性,水墨藝術的未來在大陸。曾經輝煌燦爛的水墨藝術,必定會再次攀上高峰,不但可與西方藝術平起平坐,還有可能再度超越。

王舒野,上海浦東的時空裸體·即(114),233.7×173.5cm,墨、朱墨、麻紙,2018

王舒野,上海浦東的時空裸體·即(114),233.7×173.5cm,墨、朱墨、麻紙,2018

王天德,后山圖——書院,238.5×125cm,宣紙、墨、火焰,2017

王天德,后山圖——書院,238.5×125cm,宣紙、墨、火焰,2017

在國家最高美術殿堂——中國美術館舉辦的“體用一源”,匯集了中國當代最具代表性水墨藝術家的作品,他們毋論古今,無問西東,古今中外深植于內心深處,人類遺產為其所用。他們不僅激活傳統,實現水墨藝術的當代轉型,也在思考、探索、啟迪水墨藝術未來的發展之路。

伴隨中國水墨藝術的成長,2016年,第一屆中國當代水墨年鑒展應運而生。三年來,年鑒展以樣本式的展覽方式,記錄當代水墨運動的點滴,挖掘當代水墨更為廣闊的社會學意義。即將啟動的“體用一源”必將成為“中國當代水墨年鑒”成長道路上的一個里程碑,也為2018年豐富多彩的水墨藝術展畫上圓滿句號。“體用一源”以水墨為媒介,梳理2018年,開啟2019年。

據悉,展覽將持續到2019年1月2日。

高茜,失憶癥,  84.5×115.5cm,紙本水墨設色,2016  GAO Qian, Amnesia, 84.5×115.5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016

高茜,失憶癥, 84.5×115.5cm,紙本水墨設色,2016 GAO Qian, Amnesia, 84.5×115.5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016

毛冬華,重塑,220×195cm,紙本水墨,2014

毛冬華,重塑,220×195cm,紙本水墨,2014

王冬齡,亂書,197×96cm,紙本水墨,2018

王冬齡,亂書,197×96cm,紙本水墨,2018

王勁松,水墨風景No.67,133×65.5cm,紙本水墨,2010

王勁松,水墨風景No.67,133×65.5cm,紙本水墨,2010

王曉輝,手稿2012-2018系列,14×20cm,紙本水墨設色,2018

王曉輝,手稿2012-2018系列,14×20cm,紙本水墨設色,2018

王煜,野火2017  No.6 Wild Fire No.6,129.3×64.6cm,紙本水墨,2017

王煜,野火2017 No.6 Wild Fire No.6,129.3×64.6cm,紙本水墨,2017

徐累,互山-1,61.5×210cm,紙本水墨設色,2017XU Lei,  Interact Mountains 1, 61.5×210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017

徐累,互山-1,61.5×210cm,紙本水墨設色,2017XU Lei, Interact Mountains 1, 61.5×210cm, Ink and color on paper, 2017

張衛,溢之二,190×98cm,紙本水墨,2013

張衛,溢之二,190×98cm,紙本水墨,2013

張正民,尋人啟事之三十一,60×90cm×3,紙本水墨,2015

張正民,尋人啟事之三十一,60×90cm×3,紙本水墨,2015


編輯:楊嵐

關鍵詞:水墨 藝術 中國美術館 未來的水墨藝術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