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四部門向App違法行為亮劍:企業熱衷采集個人信息
1月25日,中央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市場監管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關于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的公告》,決定自2019年1月至12月,在全國范圍組織開展App違法違規收集使用個人信息專項治理。
對此,中國法學會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學研究會副秘書長陳音江對《工人日報》記者表示,此次四部門專項治理App違法違規收集很有必要,在這背后是App普遍存在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情況,并且不少App隱私條款內容不達標。
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問題普遍
ofo小黃車向關聯公司及第三方分享相關信息時,未單獨征得用戶同意;網易彩票App收集個人財產證明、個人上網記錄、通訊信息、位置信息等信息涉嫌過度收集或使用……
這是中國消費者協會去年11月發布的《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中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典型案例。
《報告》指出,App普遍存在涉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情況,其中有59款App涉嫌過度收集“位置信息”,28款App涉嫌過度收集“通訊錄信息”,23款App涉嫌過度收集“身份信息”,22款App涉嫌過度收集“手機號碼”等。
在隱私政策方面,有47款App隱私條款內容不達標,其中34款App沒有隱私條款。其主要問題是:未明確告知收集個人信息類型;未明確告知用戶個人信息使用方式;對外提供個人信息時不單獨告知并征得用戶同意;隱私條款未在明顯位置公示;隱私政策存在默認同意或未提示閱讀等問題;存在“自行承擔風險”不合理免責條款等。
企業為何熱衷采集個人信息
那么,App經營者為何熱衷大量采集個人信息呢?對此,陳音江表示,個人信息可用于用戶分析,從而用于App產品的優化升級。但一些企業過度采集用戶個人信息,目的就是根據用戶的消費行為分析,精準匹配投放商業廣告。
有業內人士也指出,當前各大App熱衷于“個性化推薦服務”,而要想做到精準就必須盡可能多掌握用戶數據,不管有用沒用,多收集一點總沒壞處。大數據時代,沒人知道哪些數據會成為重點,足夠多的數據才是重點。
App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又有什么危害呢?中消協律師團律師李斌告訴記者,一些企業收集到消費者個人信息之后,可能沒有按照法律規定的要求,采取相關保密措施,以及技術措施不過關導致消費者個人信息泄露。同時,還有企業內部人員非法轉讓、出售、牟利,導致消費者個人隱私遭受威脅。
通過整治為數據經濟發展創造條件
“過度收集個人信息問題十分普遍,這些問題僅憑企業無法解決。此次專項行動調用多部門的力量,顯示了政府從各種層面、各個端口解決問題的決心。”中國傳媒大學文法學部教授、網絡法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認為,必須通過這次專項整治,為我國數據經濟的發展創造條件,營造良好的氛圍。
值得注意的是,此次四部門發布的《公告》指出,App運營者收集使用個人信息時要嚴格履行《網絡安全法》規定的責任義務,對獲取的個人信息安全負責,采取有效措施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遵循合法、正當、必要的原則,不收集與所提供服務無關的個人信息;收集個人信息時要以通俗易懂、簡單明了的方式展示個人信息收集使用規則,并經個人信息主體自主選擇同意;不以默認、捆綁、停止安裝使用等手段變相強迫用戶授權,不得違反法律法規和與用戶的約定收集使用個人信息。
王四新認為,通過此次專項整治可以把嚴重不符合要求、無法履行法定義務的App應用清理出市場,把存在缺陷但又需要繼續提供服務的App在服務質量上進行改進,從而在整體上促進App的健康良性發展。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app 收集 過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