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建議 建議
做好藍色發展的“加減法” 青島市政協委員建言深化海洋旅游供給側改革
擁有817公里海岸線的青島,分布著69個島嶼、49處海灣。依海而生、因海而興,藍色海洋為青島城市發展提供著優質廣闊的空間,2018年青島海洋生產總值增長15%左右,占全市生產總值26.5%左右。
“實施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是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推動高質量發展的總抓手。”近日,青島市從八個方面部署安排全年重點工作,首要任務就是“全力推進新舊動能轉換,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
海洋是青島發展的重要資源。如何推動海洋領域的新舊動能轉換,是青島發展面臨的重要議題。今年青島市政協全會期間,多位政協委員將目光聚焦在發展海洋旅游產業上。委員們建議,將海洋旅游供給側改革作為今后旅游產業供給側改革的重點方向,切實加強海洋旅游頂層設計,修編旅游發展規劃、海島規劃。在具體實施中,要加大旅游發展專項資金投入力度,突出海洋旅游集群建設,打造一批海洋旅游品牌。
“青島每年的海上游客是300-350萬人次,僅占入青游客總量的5%左右,海洋旅游產業市場潛力十分巨大!”青島市政協常委、青島旅游集團有限公司黨委書記王紅表示。而當前青島海洋旅游產業發展存在的與城市地位、區位優勢、資源稟賦、發展基礎等極不相稱的問題,也讓她擔憂。
據了解,青島海洋旅游企業涵蓋多種所有制性質,大到擁有十余艘游艇、游船的公司,小到僅有幾條摩托艇、水上自行車的個體戶,參差不齊、良莠混雜,總體實力偏弱。企業間惡性競爭導致市場混亂,難以培育出海洋旅游的龍頭企業和骨干力量。王紅建議市政府相關部門出臺相關政策,規范、引導海上旅游企業的市場行為,通過給予財政補貼的方式鼓勵企業開發、培育并持續運營優質旅游航線;通過引導,加大企業對船艇更新和安全維護的投入,配套出臺相關政策,增加優質服務供給,吸引更多游客。
受管理體制、投資主體、經營模式等多種因素制約,海上旅游層次低、管理亂、效益差,仍停留在簡單游覽的“吃老本”層面。王紅建議,深度整合資源,打造集約化平臺,以行業龍頭企業為平臺,推動海上旅游資源的優化利用。
青島海上旅游整體上呈現出“夏季熱、冬季冷,白天熱、夜晚冷,旺季熱、淡季冷”的“三冷三熱”狀態。青島市政協常委、民進青島市委駐會副主委黃勇建議,從解決“三冷”問題入手,利用青島豐富的療養資源,在冬季多推出一些養生保健類的旅游項目。通過做好沿岸樓體、岸線亮化、美化,將海岸線自然風光與城市風景結合,在夜晚組織“夜游三灣”或在沿海一線看美麗燈光秀的活動。在淡季組織培訓學習、體育文化游、海洋科技游等活動,拉長海上旅游時間線,延長游客停留時間,增加海洋旅游的有效供給。研究開發沿海一線等海島,著力開發海洋度假、觀光、運動體驗、婚慶、商務、垂釣以及游輪等系列海洋旅游產品。
青島市政協委員、青島銀海國際游艇俱樂部有限公司總經理辛賢雷認為,旅游資源的開發,離不開便捷舒適的旅游交通體系。他發現,近年來,青島在旅游旺季通過限行禁行方案,改善了前海一線的交通情況,高峰時段堵車的現象明顯減少,效果顯著。但青島前海一線集中了棧橋、八大關、奧帆中心、水準零點等多個景區景點,在景區景點密集的區域禁行旅游大巴,為外地來青車輛和游客造成了不便,也間接導致了各家景區景點的游客數量的減少。
他建議規劃出更好的道路線路,修建更多的停車場停車位,在旅游旺季安排更多的交通警察在車輛行駛擁堵區域指揮交通。借鑒其他海濱城市的經驗,充分權衡考慮本地旅游經濟發展和市區交通運行的情況,調整青島旺季旅游大巴限行方案,做好“加減法”,為增加青島游客數量提供良好的交通環境。
編輯:王麗鑫
關鍵詞:旅游 海洋 青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