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社情·民意>你言我語 你言我語
用大數據感知城市的脈搏 中國GDP三分之一來自數字經濟
用大數據感知城市的脈搏
◆ 家伶
春節數據
根據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最新統計,春節期間上海景點人流大幅上升,豫園、龍華寺等迎新年景點在2月5日零時達到最高峰值。春節外省市游客大量進入上海游玩:東方明珠由25%上升至65%;外灘由15%上升至近60%;南京東路由7%上升至55%;豫園由6%上升至30%……
無法抵賴的高空拋物
上海的一些小區已經沒有人從自家樓里扔東西出去了。
去年5月24日下午,靜安區臨汾路街道和源名城居民樓發生火情,一個住12樓的居民又急又氣地跑到居委會告狀:“著火了,曬在窗外的被單被燒掉了。”
臨汾街道居委會、物業、社區民警迅速前往現場查看火情詳情,同時通過向街道網格中心調取物聯網安裝的“高空拋物”場景監控探頭。紅外線探頭顯示:14樓有一個男子站在陽臺上抽煙,抽完后隨手往樓下一扔,正好扔在12樓外曬的被單上,未熄滅的煙頭隨即點燃了被單,燃燒的被單被燒成了小火條,掉下去,殃及10樓、9樓和7樓晾曬的毛毯、衣物。
幾方人員敲開了14樓那戶人家的門,男子在得知有紅外線探頭抓拍到了其違法行徑后,賠償了損失。
后來法院聽聞此事,特意趕來參觀,說這樣做多好,之前高空拋物砸壞地面停的豪華車或致行人傷亡的事件,都找不到主,害得整幢樓居民一起賠冤枉錢。
“高空拋物”是上海大數據應用創新工程項目(“151”項目)30個場景中的一個場景。作為試點小區,臨汾街道網格辦副主任張曉雯說,他們實施了其中的21個場景——火情監測、消防通道、消防水壓、水泵水壓、電表安全、電梯運行、水箱開關、水濁度、小區門禁、高空拋物、非機動車管理、跨門經營、亂穿馬路、道路積水、道路揚塵、井蓋管理、人流密度、老人照護、人員簽到、食藥品存儲、智能體檢,都與居民生活息息相關。
每一個場景都設置感知器,達到一定數值便會報警,通知相關人員立即處理。目前臨汾街道裝的近萬個感知設備,通過感知網、視頻采集、外部數據的多維疊加,結合街道自身的管理數據,利用大數據分析的手段,進行數據關聯及分析來服務社區。
扼殺在萌芽中的火情
去年8月,臨汾路380弄的一幢樓電表傳感器報警,街道工作人員立即趕過去檢查,沒看出什么毛病,測試溫度嚇了一跳:接近100℃,正常的是30℃-40℃之間。于是街道打電話聯系電力公司來檢修。電力公司到之后拆開仔細地查,發現有個零件壞了,快接近燃燒點了,如果不及時更換的話隨時都有可能引發火災。
從傳感器的安裝數量來看,火情監測的最多,有2000多個。據張曉雯介紹,火情監測的傳感器分類煙霧報警和溫度報警兩種,主要分布在一些重點場景地帶,如文化場所、事務受理中心、停車場、獨居老人家中等等。另外消防通道和消防水泵的傳感也盡管多設置,去年7月南北高架附近海鷗康恒大廈造成濃煙滾滾的大火和消防通道被堵、消防無水都有一定的關系。經過調查,之前20%的消防栓其實或多或少存在一些問題。
布置一張感知網,用數據精細化管理城市
上海數據交易中心副總裁盧勇接受采訪時說:“以前上海用網格方式進行管理,是人管理。然后我們發現,數據顯示上班有問題,下班沒問題,但城市是24小時在運作。另外,有些東西無法用肉眼發現,比如消防栓平時沒水,碰到火災就尷尬了。像這類事情,就需要技術手段解決。”
盧勇說:“現在,我們在城市里布置一張感知網,比如要在靜安區布署傳感設備來對城市的公共部件進行感知:消防栓缺水了,可以通過水壓傳感得知;井蓋被撬走,可以通過位移傳感得知。我們在安裝傳感器的時候發現,井蓋太多,光靜安就有30多萬個,但是又隸屬于十幾個不同的部門,當井蓋丟失的時候,以前很難知道應該找誰處理比較好。如今,我們在井蓋下布置了位移傳感器,當井蓋移動超過某個角度就會報警,因為事先做好了預案,就知道這個井蓋該找哪個部門,一旦報警,立即告知相關人員進行處理。”
上海大數據應用創新工程項目(“151”項目)是國家發改委批復的2018數字經濟試點重大工程,由上海靜安區率先試行推廣。靜安區共有20多個相關政府部門及14個街鎮全部參與到了該項目的建設中。
負責“151”項目的上海數據交易中心副總裁陳鋼介紹,“151”第一個“1”是部署1張融合的物聯網,能夠數據自動采集;中間的“5”是指在5大領域進行應用創新,交通、健康醫療、健康食品安全、環保、城市公共設施等5方面的數據,跨部門、跨系統、 跨領域進行數據融合應用,協同創新;最后一個“1”是指1個運營平臺(城市智能綜合運營中心,又稱CIIMC),通過數據分析挖掘、不斷優化城市運營。
“城市智腦”管理南京西路商業圈
南京西路沿線整潔有序是城市管理的重心,“151”項目在這個區域每個垃圾箱都裝了傳感器,只要垃圾達到設定閾值就會報警,南京西路城市精細化管理指揮中心就把信息發給就近的環衛工人迅速處理。
不同的場景安裝不同的傳感器,例如居民樓頂水箱裝水濁度傳感器、停車地帶裝地磁,電梯監測沖頂、蹲底、停電、關門情況,食藥品存儲有溫濕度傳感器,老人照護提供了智能床墊、紅外體感、大門門磁、煙霧、燃氣報警等五件套……在街道指揮中心的大屏幕上,不同的場景有不同的顏色顯示,每天事件都實時顯示,發生時間與解決時間,完成度,都一目了然。
南京西路街道布了五百多個傳感器。傳感器報警傳到指揮中心,指揮中心派單解決。指揮中心除了把物聯網產生的數據匯攏外,還有物聯網的五大應用,如明廚亮灶、食品溫濕度等,最終形成一個城市大腦,進行城市決策,包括預判,這就是“城市智腦”。
南京西路街道的大屏幕上,可以看到整個南京西路商圈的熱力圖:當前客流數(具體到各商場數量)、當前車流數(主要路面)、當前車位占有率,還有公園等人群密度……
中國數據增量高于全球,GDP三分之一來自數字經濟
“151”項目是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承擔建設的一個國家發改委項目。上海數據交易中心是國內首家去中心化數據流通服務平臺,其應用展示中心匯集了10個行業的100個應用,涉及覆蓋城市管理、商業、雙創、政府數據開放共享、環境保護、市場營銷、公共安全等領域,展現了全國大數據應用領域最前沿、最先進的創新成果。
盧勇說:“數據作為一個戰略資源首先要看量有多大。2017年中國的數據戰略資源大概有2ZB,我們平時知道的概念是PB、TB,ZB大概是PB的千倍的千倍,相當于13億中國人每人電腦里一個T的硬盤。上海數據資源總量是0.25ZB,而2017年世界數據資源總量是15ZB。看得出,中國這個量的增長高于全球的增長。”
從展示中心看到18個跟數據相關的主要行業數據量,最大的是電商,社交、藝術娛樂緊隨其后,企業、游戲、氣象、旅游、教育、公共安全、交通也十分活躍。盧勇說:“行業數字密度越高,經濟活躍程度越強。所有利用到信息技術、數字化的行業,與經濟相關,我們稱之為數字經濟。”
盧勇說:“2017年中國的GDP有33%是來自數字經濟。數字經濟的增長率(超過20%)已遠高于GDP的增長。所以國家把大數據上升到國家經濟的角度來看,它是推動整個經濟轉型的一個引擎。把數字經濟做好了,發展就會更好。而與發達國家相比,中國數字經濟發展還有很大提升空間。日本GDP有45%來自數字經濟,美英都超過50%——這就是為什么我們要關注大數據的原因。”
用大數據管理城市還需根據實際情況調整
利用數據來幫助交通主管部門對道路的規范管理是一個話題。例如經常擁堵的南北高架南北流量不匹配:上班早高峰從北往南,下班晚高峰從南向北。屏幕上就早上左邊一根紅,晚上右邊一根紅。根據數據,盧總設想:是否到時候把中央隔離帶做成漂移帶,用潮汐帶的方法來管理,早上給上班族,晚上給下班族,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
停車管理亦是,白天商場易滿、居民小區空,晚上居民小區停車難、商場有空,研究停車共享機制,通過數據計算進行停車引導,解決停車難的問題。但還得考慮到商圈和小區停車費不同,要相關部門協調出浮動價格。
像上海火車站“高鐵+地鐵+公交+出租”的復雜地形管理,需要實施疊加出入口的數據,用視頻方式人頭清點,通過混合計算繪出人流分布熱力圖,然后進行管理:當某個點達到某個數據時,配套管理方式就可以跟上去。
編輯:張同天
關鍵詞:數據 城市 經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