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全球秩序演變應是多元重組而不該是多元裂變
2月15日至17日,第55屆慕尼黑安全會議在德國慕尼黑召開。慕尼黑安全會議被認為是防務領域的達沃斯論壇,今年的慕尼黑安全會議吸引了數百人與會,而會上討論的問題也切中當下秩序的要害。會議以“倡導國際合作,維護多邊主義”為主題,表達了各國對未來國際秩序的一種期許。慕尼黑安全會議主辦方在會前發表了年度安全報告《全球拼圖:誰來拼起碎片》,結合會議主題,我們大體可以得到一種答案,那就是全球秩序的重建還是要依靠多邊主義。在地緣政治強勢回歸的時代,不僅需要重建大國的多邊合作機制,也需要在經濟、貿易、金融等領域堅持多邊合作的理念和框架。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中央外事工作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楊潔篪出席會議并發表了題為《倡導國際合作,維護多邊主義,推動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的主旨演講,楊潔篪指出,“世界面臨單邊與多邊、對抗與對話、封閉與開放的重大選擇,處于何去何從的關鍵十字路口。”
在這樣的歷史性時刻,世界比以往更加需要多邊主義,慕尼黑安全峰會的主題與中國長期堅持的國際關系理念是不謀而合的,也昭示了未來國際秩序變革的可行方向。
慕尼黑安全會議提出了一個發人深省的問題,那就是全球秩序是一張拼圖,而這張拼圖正在重歸碎片化。此次慕尼黑安全會議的報告就提出“后真相、后西方、后秩序”的概念,如果“后”的世界秩序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轉折,也就是西方主導的世界秩序的瓦解,那么,“全球拼圖”則是一個多元裂變世界的圖景,超越了東西方的概念,而成為全球世界共同面臨的課題。
習近平主席提出,世界面臨百年未有之變局。在國際秩序處于轉型過渡時期,各種不確定性頻出,既有“黑天鵝”事件,也有“灰犀牛”的系統危機的積聚,全球秩序的地緣政治與地緣經濟的基礎出現結構性的裂縫,在這樣的挑戰之下,中國堅持多邊主義的導向,著力推進“一帶一路”建設,構建人類命運共同體,從而為國際秩序演變提供了一個可能的前景和革新的方向。
國際秩序的演變需要歷史視野,需要置于十年、四十年和一百年的參照系之下進行審視。
從十年的視角來看,自2008年、2009年相繼爆發華爾街金融風暴和歐債危機,十年之間,當初的銀行危機和貨幣危機已演變為財政危機和社會危機,最終帶來了政治危機和地緣政治的挑戰。在這場延續十年的全球性危機中,大西洋共同體備受考驗。美國是金融危機的始作俑者,但是承壓的卻是歐洲,一方面歐債危機讓歐元區出現了結構性分化,歐元區的整合陷入停頓;另外一方面,美國在中東地區的戰略調整,使得地緣政治風險外溢,從中東、北非而來的難民潮沖擊著歐洲的大門,南歐國家處于最前沿,也承擔了最大的成本。作為對危機的反彈,南歐國家中主張自我封閉的政黨和政客成為選舉政治的贏家。
以四十年的視野來看,上個世紀70年代開啟的全球化浪潮改變了全球政治經濟秩序的邏輯,尤其是在冷戰結束之后,地緣政治消退,地緣經濟彰顯,金融力量不斷膨脹,內嵌于國際秩序之中。國家處于本國公民與國際資本的切面上。資本的全球流動重新塑造了全球政治經濟格局以及地理景觀,馬克思主義地理學家大衛·哈維說,“對資本來說,僵化是致命的危險。簡而言之,在某個年代有利于資本積累的地理景觀構建出來后,到了下一個年代便成了資本積累的束縛。”四十年之間,富裕國家和發展中國家之間的力量出現了新的變化,新興國家崛起,發達國家相對衰弱。興衰不僅在國家之間,還在國家內部,尤其是發達國家內部,隨著資本的轉移,產業轉換,有些城市發達了,有些城市衰落了。這種興衰轉換必然帶來政治的反應,不斷涌動的民粹主義、單邊主義就是這種系統風險的癥候。
以百年的視野,世界似乎又處于一個歷史性的轉折點,大國治理的框架在重新調整,中國致力于構建總體穩定、均衡發展的大國關系框架。德國總理默克爾在發表演講的時候也提出,國家秩序不應該被輕易打破,我們必須合作。20世紀被已故英國歷史學家霍布斯鮑姆稱為“極端的年代”,處于21世紀第一個二十年的關鍵節點上,各國又面臨為這個世紀確定基調的歷史性時刻。
百年以來,國際秩序的主體已經多元化了,已經不是19世紀的幾個殖民帝國,而是將近200個國家和地區,通過聯合國這樣最具有代表性的多邊合作平臺,才能更好地解決當下全球面臨的安全難題,中國已經是聯合國第二大會費分攤國,為聯合國維和提供了越來越大的助力。全球秩序的演變應該是多元重組,而不應該滑向多元裂變。(孫興杰 吉林大學公共外交學院副院長)
編輯:付振強
關鍵詞:秩序 全球 安全 演變 慕尼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