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30城試點“按病種付費” 看病將有何影響?
央視網消息:30個城市試點“醫保支付按病種付費”,看病有了打包價,真能省錢嗎?診療流程如何規范,付費標準怎樣確定,看病打包付費,醫療質量能保證嗎?
近日,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印發《關于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確定北京、天津、上海等全國30個城市為國家試點城市。這是在多年以地方為主的探索基礎上,首次從國家層面明確試點范圍,意味著醫保支付方式從“按項目付費”到“按病種付費”的變革將在全國更大范圍內試點。
一個通俗比喻:按病種收費是吃自助餐,一口價,先付費然后隨便吃。
“按病種付費”在促進診療規范化、提升醫保資金使用效率等方面被寄予厚望。試點如何進行?給病患雙方會帶來怎樣的影響?
按病種付費 真能省錢嗎?
王震:個體情況千差萬別 分組原則保持一致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震:改革的提法是DRGs,跟我們常說的按病種付費,在原理上是一致的,但按病種付費是個比較粗糙的提法,因為一個病種下面還有千差萬別的個體情況。比如,一個年輕人得闌尾炎,沒有并發癥,可能幾百幾千元就治了,如果有并發癥,或者有其他需要治療的情況,花費就多了。這當中可以細分的情況非常多,年齡、性別、病癥、治療手段,都需要納入到考慮中來,最終實現的是一種精細化的按病種收費。
張春蔚:“保命錢”要省著花
財經評論員 張春蔚:實施按病種付費,意味著考驗勇敢和智慧的時間到了。之所以說勇氣,是說跟以前的收費機制和支付方式截然不同,以前一個項目收一筆費,多少項目收多少費,現在給了總的盤子,你必須面對這種改變;而面對這種改變,你還能很好地生存,既完成治病救人這樣的本職工作,又滿足費用“總量控制”的前提,這考驗的就是智慧,你這個醫院到底怎么改才能做到這些。
王震:支付方式改革對醫患雙方都有意義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震:對醫保支付方來說,并不是單純要把費用砍下來,而是通過對成本的關注,提高醫療資源的使用效率,減少不該支出的錢。
對患者來說,可能很多人表示基本無感,但要注意的是,改革改的是醫保對醫院的付費方式,我們了解到在一些試點地區,雖然患者仍然以原來按項目付費的辦法結算,但由于醫保從源頭上控制了總額,患者實際上是省了錢的,只是因為在醫院后臺操作,個人感受不明顯。
按病種付費 影響治療嗎?
王震:按病種診療需要“三醫聯動”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震:按病種診療對應的是預付制,在理論上確實存在診療不足的可能,解決辦法主要有三個:第一個,加強監管,衛生行政部門、醫保部門監管不能缺席;第二個,醫保和醫院之間要有選擇、有競爭,如果哪家診療不足,或者推諉重癥,就不跟你簽協議,以后醫保患者不到你這來,通過競爭和選擇給醫院動力和壓力;第三個,上市公司都有信息披露制度,醫院也要把整個流程、整個費用情況向社會公布,接受社會公眾監督。
張春蔚:完善公立醫院運行新機制
財經評論員 張春蔚:以前可能更多是醫院和病人之間的博弈,現在對公立醫院來說會出現機制倒逼。治療不是兒戲,治療的結果就是醫院存在的底線。如果醫院只把它當作一個法律條文來執行是不夠的,按病種收費,意味著醫院必須在流程中要效益,如果實現良性控費,就可以合理化運用到醫院管理中,這都取決于醫院自我的機制升級。
王震:改革需要配套政策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震:現在包括法國、德國等歐洲國家,世界上醫療保險國家都在采用這個辦法向醫院支付費用,客觀來說,我們有些條件還不具備。比如,改革提到“節余歸己,超支自付”,但我們超支不一定能夠自付,因為還不是獨立法人實體,很多都附屬于行政單位;第二,節余也很難做到徹底歸己,作為公立事業單位要受到薪酬制度制約,這些都需要配套政策來解決。
核心觀點
王震:推動支付方式改革 用好醫保每分錢
中國社科院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 王震:醫保支付方式,是推動整個醫療服務改革的推手、提升效率的推手。它不僅能引導資源配置,也在改變供方的激勵機制。
改革會推動醫保支付方和醫療服務供給方形成一個合理機制,原來兩者是兩個行政部門之間的機制,但現在不是把錢給你就行了,雙方要談判。這是社會醫療保險本來的含義,也是治理機制和治理方式的一次重大變革。
張春蔚:控制醫療服務費用 打破“以藥補醫”的舊機制
財經評論員 張春蔚:"保命錢"要省著花,但是更重要一點,是打破“以藥補醫”的舊機制,帶動整個醫療體系當中醫生的薪酬體系以更加合理的方式建立。所以,這次控費看起來是醫保領域的變化,更重要的其實是倒逼整個醫療體制、醫院智慧升級,進而改變以前的付費方式以及收費邏輯。
編輯:周佳佳
關鍵詞:30城試點“按病種付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