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銳·評論銳·評論
用“互聯網+”守護舌尖安全
“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還要靠“互聯網+”解決。實踐中,提供食品銷售服務的互聯網平臺是監管的有力抓手,是解決網絡食品安全問題的“牛鼻子”
最近,一位食品公司的工作人員在某短視頻平臺上購買了一包蝦干,貨到付款后,才發現是“三無”產品,外形口感與短視頻的介紹差別很大。該工作人員申請退貨時,又發現在平臺查不到任何訂單信息。他將遭遇發到網上引發熱議后,該平臺已展開相關調查。
從電商平臺、外賣平臺,到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再到短視頻平臺,線上銷售食品的渠道越來越多,監管難度也越來越大。一些食品借助互聯網快速躥紅,有些甚至成為爆款。但“網紅食品”的安全問題也不容小覷。
“互聯網+食品”的新業態不斷出現,給食品安全監管帶來各種新挑戰。其中最大的挑戰之一是食品銷售的隱蔽性越來越強。
當前,互聯網食品安全監管的難點不在“無法可依”,而是“鞭長莫及”。不同于電商平臺、外賣平臺,在微信朋友圈、短視頻分享中銷售的食品,常規食品安全抽檢很難觸達。加之食品生產制造的門檻比較低,因此大量“三無”食品通過微信、短視頻等平臺銷售。食品售賣的信息混雜在用戶生成的海量內容中,單純依靠有限的監管力量,很難管到位。
解鈴還須系鈴人,“互聯網+”發展過程中產生的問題還要靠“互聯網+”解決。實踐中,提供食品銷售服務的互聯網平臺是監管的有力抓手,是解決網絡食品安全問題的“牛鼻子”。平臺應設定機制把好準入關。根據《網絡食品經營監督管理辦法》,網絡食品經營者應當在網站首頁或者經營活動的主頁面醒目位置,公示營業執照、許可證件或者備案憑證。平臺應承擔起監管責任,在互聯網平臺上產生和存儲著大量數據,對其進行分析、追蹤是監管的有效手段。短視頻平臺完全有技術能力篩選出鏈接銷售頁面的發布者,抽查推銷視頻是否依法標明“廣告”字樣等。
運用“互聯網+”等智慧監管手段監管,必須強調平臺主體責任,平臺也理應承擔這份責任。一些新平臺火的時候,忙于“跑馬圈地”、擴張業務,往往忽視自身應承擔的監管責任。用戶越多、責任越大,平臺不能只要用戶紅利,不顧用戶權益。只有那些有安全治理能力的互聯網企業才能實現長遠發展。
辦法總比問題多。我們看到外賣平臺運用“天網”“天眼”系統清理“黑作坊”,餐飲店進行后廚“直播”推進明廚亮灶,農場通過給蔬菜水果添加二維碼推動食品安全可追溯……運用“互聯網+”保障食品安全的手段越來越多。智能時代,應當不斷創新智慧監管,跟上市場創新的步伐,守護好人民群眾“舌尖上的安全”。
林麗鸝
編輯:秦云
關鍵詞:互聯網+ 舌尖安全 網絡食品安全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