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國際恐怖威脅“變形”亟須新應對
新華社開羅7月11日電題:國際恐怖威脅“變形”亟須新應對
新華社記者湯潔峰
非洲地區高級別反恐會議正在肯尼亞首都內羅畢舉行,幾乎同時舉行的東盟防長會議也將反恐列為主要議題之一。兩個不同地區的會議聚焦同一話題并非偶然。
今年以來,非洲、亞太等地區多國連續發生恐襲事件:年初,內羅畢發生恐襲,21名無辜人員喪生;3月,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發生槍擊事件,50人死亡;4月,斯里蘭卡科倫坡發生數起針對平民的連環爆炸襲擊,超過250人死亡……傷亡之慘重令世界震驚,恐怖主義的種種新變化也引各方關注。
當前,“伊斯蘭國”雖遭遇重挫,但其余部正在向全球其他地區滲透,一些情報能力相對較弱或安保不足的地區成為他們下手的目標。美國歷史學家約瑟夫·米卡萊夫撰文指出,“伊斯蘭國”已滲透到泰國、馬來西亞、印度尼西亞等東南亞國家。英國國際戰略研究所高級顧問約翰·雷恩發表文章說,當前受“伊斯蘭國”影響的跨國恐襲活動更加隱蔽、分散,也更難以防范。
國際恐怖勢力聯合一些國家本土恐怖力量發起行動,已形成新的威脅。近年來,“伊斯蘭國”早已在北非、西非等地開展招募,建立了一些分支機構;同時,該組織一直和全球各地的極端勢力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彼此勾結聯動的破壞力不容低估。在中亞、非洲和東南亞,伊扎布特、博科圣地、索馬里青年黨、伊斯蘭祈禱團、阿布沙耶夫等恐怖組織由于中東回流人員的加入而再次活躍。美國智庫蘇凡集團認為,“伊斯蘭國”依托全球各地的分支和本土極端勢力發起襲擊,可能成為未來恐怖勢力活動的一個鮮明特點。
恐怖組織利用新媒體等手段加大宣傳攻勢,極端思想全球擴散的力度不可小覷。據法國《費加羅報》報道,雖然“伊斯蘭國”如今在敘利亞和伊拉克制作的視頻節目減少,但其在其他地方的分支機構制作發布的視頻數量卻在增多。近年來多個反恐案例還顯示,恐怖勢力對利用“暗網”、社交媒體等渠道宣傳極端思想已經輕車熟路。在今年3月新西蘭克賴斯特徹奇市發生的槍擊事件中,犯罪嫌疑人通過社交媒體直播了行兇場景,促使各國加緊思考如何管控網絡空間、特別是社交媒體上的恐怖主義信息。
國際反恐專家認為,國際社會已在跨國合作打擊恐怖主義方面做了不少努力,簽署了多項反恐合作文件,然而新的反恐態勢下,亟須更加深入高效的國際協同行動。針對網絡恐怖主義采取有力行動,已成為國際反恐新共識。不久前,二十國集團大阪峰會發表聲明指出,不能允許網絡平臺被用于支持恐怖主義和暴力極端主義,要求網絡平臺進一步增強履行其職責的意識。
恐怖思想傳播、恐怖主義肆虐的背后往往存在經濟和社會沉疴,諸如經濟發展落后、邊緣群體對現實不滿、不同族群對立等等。外來的軍事干涉、強行更迭政權等行動造成一些地區和國家局勢動蕩,也成為恐怖主義的溫床。
事實一再證明,僅靠軍事打擊防不住恐怖主義,鏟除恐怖主義滋生的土壤,讓極端分子“不想恐”,才是醫治恐怖主義毒瘤之根本。共同發展,族群融合,文明互尊,方能點燃更多人心中的和平之光,從根本上驅散恐怖主義的暗影。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國際 恐怖 恐怖主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