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政協·協商>會議 會議
“第一家園”建當其時——訪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
3月10日下午,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福建代表團審議時指出,要探索海峽兩岸融合發展新路。對臺工作既要著眼大局大勢,又要注重落實落細。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努力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廣大臺灣同胞的心里,增進臺灣同胞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
福建在對臺工作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如何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如何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為此,記者采訪了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香港總會會長姚志勝。
應通盡通走前列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去年以來,我們推出“31條惠臺措施”,福建實行“66條實施意見”,取得顯著成效,廣大臺灣同胞都是受益者。要把這些措施落實到位,同時要聽取臺灣同胞呼聲,研究還可以推出哪些惠臺利民的政策措施,只要能做的都要盡力去做。我們知道,您出生于福建,既是香港特別行政區全國政協委員,也是臺灣同胞聯誼會界別全國政協委員。那么,在您看來,福建在對臺工作中應該發揮怎樣的作用?還可以推出哪些惠臺利民的措施?
姚志勝:福建和臺灣之間有著深厚的歷史和文化淵源,閩臺之間的地理距離最近,閩臺同胞之間的心理距離也最近,最有機會、最有條件、最有可能在推進兩岸深度融合和實現應通盡通上走在前頭、作出示范。
今年1月2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告臺灣同胞書》發表四十周年紀念會上發表重要講話,特別提到“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可以率先實現金門、馬祖同福建沿海地區通水、通電、通氣、通橋。”在福建代表團講話中,習近平總書記再次強調“兩岸要應通盡通,提升經貿合作暢通、基礎設施聯通、能源資源互通、行業標準共通。”
這深深體現了習近平總書記對福建對臺工作的高度重視和殷切期待,希望福建能夠先行先試,大膽探索。
當前,福建要在更高的起點上,加快兩個“四通”工作,造福兩地人民;加強產業合作,加速自貿試驗區、平潭綜合實驗區、臺商投資區等地建設,充分發揮臺灣農民創業園和海峽兩岸青年創業基地兩大平臺及其政策優勢,讓在福建的臺胞臺企享有更大發展機遇、更好發展環境。
閩臺合作再出發
記者:美國著名詩人羅伯特說過,無論何時何地家永遠是向游子敞開大門的地方。當前,您認為,如何把福建建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您在這方面做了哪些工作?
姚志勝:我認為,一要推進閩臺經濟合作制度化,深化拓展與臺灣重要工商團體、行業協會、科技園區的交流合作,打造閩臺區域共同市場;二要擴大對臺引才聚才效應,持續推進產業引才、項目引才,吸引臺灣青年來閩實習就業創業,聚集各類臺灣人才來閩發展;三要深化閩臺文化社會交流合作,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近年來,我創立了海峽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基金會,基金會從創立至今已經舉辦幾十場兩岸青少年交流活動。其成立目的是為了促進中國大陸、臺灣、香港、澳門兩岸青少年交流、提供升學及就業等方面的協助、增進兩岸青少年對中華傳統文化的認同,建立起兩岸青少年長期、穩定、有規范及可操作的交流平臺。
我還成立了香港臺灣工商聯合總會,目的是要聯合香港與臺灣的工商界人士,抓住大灣區和“一帶一路”建設的機遇,攜手推動港臺之間的經貿交流,造福兩地民眾。我希望搭建更多經濟發展平臺,聯合港臺工商界,積極融入大灣區建設的洪流之中,共同為香港和臺灣兩地開拓商機,為年青一代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
未來,海峽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基金會和香港臺灣工商聯合總會將會繼續努力發揮“橋梁作用”和平臺的重要作用,舉辦和開展更多促進兩岸青少年交流及工商界交流的活動,為兩岸青少年提供在閩文化交流、就業創業及學習的機會,并與兩岸工商界共同“搭建閩臺企業橋梁”,共同在閩開拓商機,在閩共謀發展、共鑄輝煌,為兩岸青年在閩創造更大的發展空間,努力為把福建建設成臺胞臺企登陸的第一家園獻計獻力!
兩岸交流不能停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加強兩岸交流合作,加大文化交流力度,把工作做到廣大臺灣同胞的心里,增進臺灣同胞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從創立海峽兩岸青少年文化交流基金會,到成立香港臺灣工商聯合總會,你為此做了不少工作。下一步,您認為,應該怎樣加大兩岸文化交流力度?
姚志勝:習總書記的話明確了兩岸文化交流的目的,是要增進臺灣同胞對民族、對國家的認知和感情。當然,這也是對加大閩臺文化交流提出要求。
所謂交流,先有來,再有往。尤其是兩岸青少年交流,不管怎么樣,都不能停!福建要致力密切閩臺文化交流,創新交流的體制載體,鼓勵更多臺灣青年來閩就業創業就學,持續推進閩臺文化交流往深里走、實里走、心里走,真正把工作做到廣大臺灣同胞的心里。
今年兩會,我專門帶來了一個給兩岸青年搭建平臺的具體提案。我建議,由國臺辦和港澳辦牽頭協調中央有關方面并聯同粵港澳三地政府,在香港合作舉辦一年一度的“兩岸四地青年創業論壇”,幫助來自不同區域、不同省份的全國各地的青年們了解國家的最新發展,匯聚智慧、交流思想、提供資訊、推介配對,抓住機遇在內地創業就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培養主人翁意識。
同時,廣邀相關省市政府部門和企業界人士參與,舉辦研討會、展覽會,為港澳臺青年在內地創業就業提供指南;邀請內地頂尖企業家和青年精英分享內地創業經驗,激發港澳臺青年機遇意識和奮斗意志;在中央層面建立統籌協調機制,設立基金,為港澳臺青年創業就業提供持續性支援。
在我看來,粵港澳大灣區區域獨特、未來無可限量,要為兩岸四地的年青人尤其是臺灣的年青人在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國家創新科技發展中創造更多機會和條件,幫助港澳臺青年了解國家尤其是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最新發展,抓住機遇在大灣區創業就業,融入國家發展大局。這樣還有利于凝聚青年期望和平統一的新一代呼聲,為兩岸關系未來發展帶來新氣象。
以民為本得民心
記者:習近平總書記在講話中著重強調了“要在對臺工作中貫徹好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您覺得如何才能做好“以人民為中心”這六個關鍵字?
姚志勝:我認為,貫徹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就是要深刻理解習近平總書記所說的“我們為推動兩岸關系所做的一切,就是為了實現兩岸同胞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福建要堅持寄希望于臺灣人民的方針,一如既往尊重臺灣同胞、關愛臺灣同胞、團結臺灣同胞、依靠臺灣同胞,全心全意為臺灣同胞辦實事、做好事、解難事。
要思考如何讓臺灣同胞在“第一家園”實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福建應該不折不扣落實 31條惠臺措施和66條實施意見,為兩岸同胞謀福祉,切實為臺胞臺企解決實際困難,使廣大的臺胞臺企進得來、留得下、活得好。
要真正對臺灣同胞一視同仁,要像為大陸百姓服務那樣造福臺灣同胞,在醫療衛生、社會保障、文化教育和公共資源共享等領域率先推出更多均等化、普惠化、便捷化的政策措施,在政策集成服務、轉型升級服務、項目跟進服務等方面拿出更多實招、取得更大實效。
總之,人民要生活,是最大的政治。只要是民之所向、對人民有幫助的事,就堅定的、大膽地去做。不畏首畏尾,也不必理會臺灣島內的政治紛擾。臺灣民眾可以不關心兩岸議題,但我們要主動并且真心實意地關心他們。在民生經濟領域,尤其是著眼于優質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以及青年人才,在數量之外,更加強調質量,更加著重實效,讓優質企業和優秀青年“自作主張”“用腳投票”。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兩岸 福建 臺灣同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