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產業對接 產業對接
勐臘繪出產業扶貧大圖景
茶農在挑揀普洱茶曬青毛茶黃片
漫山遍野的茶葉綠滿山坡、蜂房里無數的小蜜蜂正“醞釀”著甜蜜事業、冬季蔬菜成了群眾的“增收菜”……而這一切,無不勾勒出欣欣向榮的勐臘產業扶貧大圖景。近年來,西雙版納傣族自治州勐臘縣以市場為導向,選準擇優一批致富帶頭人、種養大戶等,鼓勵支持創辦新興經營主體、讓貧困戶入股合作社,形成了“聯產聯業、聯股聯心”的產業發展格局,打造出充滿活力的勐臘產業扶貧新模式。
一片葉子的致富傳奇
走進易武鎮麻黑村委會刮風寨村民小組,雨霧蒙朧的茶山一眼望不到邊,群山叢里一棟棟嶄新的新房沿河排列。在一棟四層新房的小院里,村民楊金文夫婦與女兒正忙著分捻晾干的毛茶。“40年前住茅草房、吃苞谷飯的時候,最大的愿望就是能吃到白米飯。而如今,不但天天有肉吃,還買了小汽車、搬進了大房子,日子變得好過了!”楊金文滿臉喜悅地說到。
“因為地處偏遠、交通落后,以前的刮風寨是勐臘縣最窮的村寨之一。在2007年前,村里的貧困人口比例高達95%。”刮風寨村民小組長李永林介紹。而如今,全村已通水、通電、通移動電話和互聯網,公路繞村莊、泉水村中流。處處有茶葉初制所和烤房,山間品質優良的茶葉已成為瑤寨村民脫貧致富的“金葉子”。全村196戶村民中已有182戶實現了脫貧致富,村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達1.7萬余元。
據了解,勐臘縣2018年茶葉種植面積為15.40萬畝,為9164名貧困人口實現增收7422.84萬元。作為勐臘縣的茶葉主產區,易武鎮黨委政府科學規劃,借助精準扶貧契機優化茶產業布局,針對茶產業存在的問題及茶農利益無從保障的現狀,采用“龍頭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的模式,打造茶產業示范園,升級茶業產業結構,擴寬“古茶莊”“老字號”這塊“金字招牌”。
同時,勐臘縣還結合貧困村寨的不同特點,構建出易武旅游小鎮“一鎮一業、一村一品”的特色產業發展體系,秉承“保護古茶園、建設古茶鎮、開展茶旅游”的理念,對刮風寨進行了合理有序的規劃與開發,并加大對村民制茶技術、品牌意識的培養力度,探索出了一條依靠茶產業帶動脫貧致富的新路子。
蜜蜂養殖促脫貧
在產業發展過程中,勐臘縣通過扶持蜜蜂養殖發展帶頭企業,組織村集體、掛幫單位等調動全縣3000多戶(其中建檔立卡戶600多戶)村民,通過“公司+村集體(合作社)+農戶(建檔立卡戶)”的模式建立利益聯結機制,為全縣脫貧摘帽做出了重要貢獻。目前,全縣有蜂產品加工企業1家、營銷企業4家、蜂業專業合作社5家、家庭農場52個、養殖戶5000余戶,當前已實現中蜂蜂群儲量4.2萬群。
2018年,勐臘縣組織配合云南滇云蜜語生物科技有限責任公司(以下簡稱滇云蜜語)進村開展技術培訓超過100場次,引導企業投入蜂箱扶持5136個、蜂群扶持1000余群,并建立村級技術培訓實踐教學基地4個。該縣曼莊村委會納竜壩村小組是2019年的蜂蜜采收“冠軍”,勐臘縣審計局與滇云蜜語聯合開展蜂產業扶持,共投入資金3萬元,今年4月~5月全村27戶村民通過養蜂實現了戶均增收1萬元以上。
當前,滇云蜜語牌勐臘蜂蜜已通過了國家綠色食品檢測;該公司成功培育了“滇云蜜語”“小蜜舒”“記得你”等系列產品,并將該品牌作為勐臘縣新的名片進行打造。同時,由滇云蜜語進行統一的產品加工、包裝、市場銷售等,由合作社組織帶動農戶發展養蜂產業,解決了貧困群眾無養殖技術、無養殖基礎、無銷售渠道等問題。
在2018年,蜜蜂養殖共帶動1357戶農戶實現戶均增收3843元;同時,新增技術培訓、合同簽訂帶動覆蓋農戶1132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有459戶。截至今年6月1日,勐臘縣整合產業基金、扶持企業共計投入4319940元(不含蜂蜜采收款)用于產業發展,幫扶全縣930戶建檔立卡貧困戶。通過多措并舉發展蜂產業,從2018年至今,實現全縣增收蜂蜜200噸,為農戶增收合計3000萬元以上。
自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勐臘縣認真貫徹落實“不讓一個兄弟民族掉隊、不讓一個地區落伍”的精準扶貧要求,增強政治擔當、提高政治站位、夯實工作舉措,關心關注全縣貧困群眾的致富增收問題。同時,克服地方財力困難的實際,從資金、項目、要素等方面加大投入,全面消除貧困、消除區域之間發展不平衡,團結和帶領全縣干部群眾加快發展,爭取與全國各族人民一起同步奔向小康社會。
【編輯點評:茶葉成了“金葉子”、蔬菜成了“增收菜”、小蜜蜂成了“甜事業”, 勐臘縣以市場為導向,打造出充滿活力的勐臘產業扶貧新模式。】
關鍵詞:勐臘繪出產業扶貧大圖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