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圖說新聞 圖說新聞
安徽全椒:產業扶貧富口袋 文化扶貧富腦袋
全椒縣二郎口鎮寶塔村農民在搬運經過初加工的小龍蝦產品
近年來,安徽省全椒縣在精準扶貧上出實招、求真效。目前,全椒縣1.82萬建檔立卡貧困人口已脫貧1.66萬人,9個貧困村已全部出列,貧困發生率由2014年的5.19%下降到2018年底的0.56%。
產業扶貧富了口袋
2017年,全椒縣馬廠鎮玉屏村貧困戶黃其芳丈夫因車禍離世,家中兩個孩子正在上學,自己又患有嚴重的腰椎突出,不能干重體力活。被納入貧困戶后第一年,村里就給她申報了“雨露計劃”,兩個孩子讀書的生活費有了,黃其芳看病吃藥也有了醫療保障,身上的擔子輕了不少。
甩開了重擔,黃其芳開始積極謀出路。。她先是在縣鎮村三級扶貧工作人員的牽線搭橋下到全椒縣玉屏山莊葡萄種植專業合作社里打工,后來又在扶貧工作人員的幫助下承包了6畝的魚塘養魚,現在還是村里馬場水庫東干渠的水利管護員,一年有2000元的收入。“政府政策好,大丫頭大學畢業了,我們家越過越好。”黃其芳說。
在玉屏村,日子好起來的貧困戶不止黃其芳一家,該村2014年建檔立卡貧困戶有45戶131人,通過脫貧攻堅戰役,未脫貧的只剩下6戶21人,僅2019年通過到戶產業發展的就有27戶76人,貧困發生率為0.6528%。
玉屏村的發展并非個例,近年來,全椒縣立足本地資源優勢和產業基礎,堅持宜農則農、宜工則工、宜游則游,有選擇、有重點地發展讓貧困人口真正能夠持續受益的產業。經過實踐,該縣逐漸形成了“一只蝦”扶貧支柱產業,帶貧減貧效果明顯。目前全縣稻蝦種養面積約25萬畝,稻蝦產業產值約10億元,通過發展稻蝦產業、流轉土地、到龍蝦合作社務工等方式實現增收脫貧,受益貧困戶877戶,戶均增收2萬多元。
文化扶貧富了腦袋
“脫貧之路在何方,一號工程明方向;兩不愁來三保障,四好就像防護網;五個一批心頭亮,六個精準不走樣;沖鋒號角已吹響,干部結對到身旁……”近日,一場由群眾自編自演的文藝活動,在全椒縣襄河鎮八波村農民文化樂園文化大禮堂舉行。
“文化站把創編的群口快板《脫貧攻堅鑄輝煌》安排到老百姓的舞臺上,這個節目表演得太好了,也道出了貧困戶的共同心聲。”八波村貧困戶戴學龍深有感觸。
“貧困農民不僅要經濟富起來,文化也要富起來,應該讓他們盡快享受到改革發展的成果。”全椒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王靜說,“以政府買單的形式,為群眾送上豐盛的文化大餐,豐富他們的精神文化生活。”
近年來,全椒縣積極利用鎮綜合文化站、村農家書屋等基層文化陣地,大力宣傳黨的扶貧攻堅政策,過去冷清的文化站和農家書屋又“活”了起來。同時結合“送戲進萬村”“農村電影放映”等工程,為群眾送去喜聞樂見的扶貧節目。
“通過群眾身邊的故事教育群眾,啟發群眾,真正讓貧困戶從思想上轉變,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不斷激發貧困戶的內生動力,積極釋放鄉村振興新動能。”全椒縣扶貧辦主任陳繼龍說。
生態扶貧美了環境
全椒縣武崗鎮中心村貧困戶章萬云過去住在幾十年的老房子里,墻皮脫落,幾扇窗戶搖搖欲墜,一到冬天,呼呼的冷風鉆進來。逢上雨季,老兩口就只能到鄰居家避雨。后來,政府幫他家建了兩間平房,家中通了自來水,還修建了帶抽水馬桶的獨立衛生間。沿著一條20米長的碎石子路走三五分鐘,就從新房走到了衛生間,大大方便了因腦出血而行動不便的章萬云。
農村改廁只是近年來當地政府開展“五清五改”行動的一個縮影。從2016年起,全椒縣按照每戶3000元的標準對貧困戶實施“五清五改”,即清垃圾、清雜物、清下水、清床鋪、清廚房,改水、改廁、改路、改廚、改精神面貌。三年來,共投入1478.7萬元,4929戶貧困戶人居環境得到顯著改善。同時,大力推進農村垃圾、污水、廁所“三大革命”,從2017年起率先對貧困戶實施衛生改廁,兩年來,4854戶貧困戶用上了更為干凈的水沖廁所。
生態環境變好了,受益的不僅僅是當地貧困戶。行走在武崗鎮街上,很難從綠化帶、公共活動場地中找到雜草,就更不用說垃圾了。去年下半年,武崗鎮還拆除了養豬場,將原來的荒地、養豬場和水庫精心打造成公園,種上樟樹等綠植,裝上健身器材。
據了解,2018年,全椒縣完成885個村莊的整治及8個鎮政府駐地建成區所在行政村(居委會)和27個美麗鄉村建設點的整治任務。2017-2018年全椒縣共清理農村生活垃圾約5.7萬噸,集中清理陳年垃圾6000噸,完成6個非正規垃圾堆放點的整治,全縣非正規垃圾堆放點整治工作已經全面完成。
【編輯點評:產業扶貧富口袋、文化扶貧富腦袋,真正讓貧困戶從思想上轉變,從“要我脫貧”到“我要脫貧”。】
關鍵詞:產業扶貧富口袋 文化扶貧富腦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