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尋醫·問藥>醫訊同期聲醫訊同期聲
兒童藥研發的好時機來了
不久前,湖南一位家長誤將服藥3/5片的醫囑看成3片~5片,導致5歲的孩子過量服藥后昏睡3天,經血透才脫離危險。這再次引起了各界對兒童專用藥品劑型規格缺乏問題的廣泛關注。
8月2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發布《第三批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建議清單》。至此,我國已發布3批、105種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以期逐步改善我國兒童專用藥品劑型規格缺乏的狀況,更好地滿足兒科臨床用藥需求。針對如何切實推進鼓勵研發兒童藥品“落地”,記者采訪了藥學、臨床、藥物政策等領域的多位專家。
急需兒童專用劑型規格
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我國0~14歲兒童人口數約為2.47億人,約占全國總人口數的17.8%;同年我國綜合醫院兒科門診量約為2.21億人次,約占門診總量的9.5%。
國家衛生健康委兒童用藥專家委員會委員、上海醫學會兒科分會主任委員黃敏表示,兒童各器官發育尚不完善,對藥物的耐受性和反應性與成人不同,且不同年齡段的兒童也不盡相同;特別是肝、腎發育尚不完善的小兒,藥物代謝、排泄能力較低,造成藥物不良反應相對高發。“兒童對藥物極為敏感,成人能用的藥兒童可能就要慎用甚至禁用”。
黃敏介紹,目前我國已批準上市的,通用名包含“小兒”“兒童”字樣,或說明書功能主治或適應證描述僅限兒童使用的兒童專用藥數量不到600個,涉及藥品批文占總批文數量的3%左右;“已批準上市的兒童專用藥以中藥為主,且適應證較雷同,劑型中顆粒劑占比最多,大部分為感冒藥。”黃敏表示,兒童專用藥是安全性和順應性最高的兒童用藥,專用藥使用比例越高說明用藥越安全、越合理;與國外相比,我國臨床兒童專用藥品種較少,藥品說明書的完善程度也有待提高。
四川大學華西第二醫院藥學部主任張伶俐介紹,2014年,一項針對15家三級甲等兒童及婦幼專科醫院、兒科具備重點專科資格的綜合醫院開展的調研顯示,兒童使用的藥品中,說明書標注有兒童用藥信息的品種不足50%,其中“臨床試驗”項包括兒童信息的僅3.19%。藥品說明書中頻繁出現的“兒童酌減”“遵醫囑”“尚不明確”等信息,導致臨床“用藥靠掰、劑量靠猜”的狀況長期未能得到改善。
適合兒童使用的小規格藥品缺乏,困擾的不僅是家長。一項針對國家藥品數據管理系統在產藥品進行的統計分析發現,截至2017年年底,我國適宜兒童用藥規格的藥品占比僅約10%。如,治療兒童先天性心臟病的地高辛注射液,沒有適合兒童使用的規格,醫生只能將成人用藥劑量的1/7或1/8設為兒童用藥劑量,用藥劑量不精準難以保證臨床療效甚至可能帶來風險。
多部門聯手保障兒童用藥
中國藥學會科技開發中心首席專家肖魯表示,解決兒科診療“有病無藥”的窘境,要從根源上增加兒童藥品的研發生產,從政策和經濟等層面給予一定支持。
2014年,原國家衛生計生委等6部門聯合印發《關于保障兒童用藥的若干意見》,從鼓勵研發創制、加快申報審評、確保生產供應等環節對保障兒童用藥提出了具體要求。根據《意見》要求,多個政府部門組織兒科臨床和藥學專家,對國外已上市但國內尚沒有注冊上市的兒童適宜藥品劑型規格進行梳理,于2016年開始制定發布《鼓勵研發申報兒童藥品清單》,以引導兒童藥品研發,引導企業合理生產。
“3批清單中的藥品,主要依據我國兒童疾病譜變化特征,集中在神經與精神疾病用藥、心血管疾病用藥等領域,涵蓋神經、心血管、內分泌、血液等系統常見疾病的治療。多數品規未在國內申報,但已在國外上市,為國內缺乏的兒童適宜劑型和規格。”黃敏介紹,清單的產生主要參考國外兒童藥,將現有成人藥品更改劑型作為重點,鼓勵研發適合兒童使用的劑型和規格;參考國外兒科專用藥品臨床試驗和相關專利信息,推動國產仿制藥開發。
肖魯表示,兒童藥品的生產工藝與成人藥相差不多,但其在劑型、規格、口味、顏色等方面確實有一定的特殊要求,目的就是提高兒童用藥的安全性、有效性和順應性。肖魯舉例,為了實現一定的生物利用度,在藥用輔料方面,如果成人藥需要粉碎到10微米,兒童藥品則可能需要粉碎到2微米,“這就可能會增加企業研發、生產兒童藥品的成本”。
據記者了解,“重大新藥創制”科技重大專項已將首批清單品種全部納入支持范圍。而且,自首批清單發布后,國家在審評審批、鼓勵研發生產等環節,明確了一系列鼓勵措施和政策方向。
清單引導作用正顯現
張伶俐表示,因倫理問題、受試者納入困難等,兒童藥物臨床試驗開展難度極大,這也是造成我國兒童藥品短缺的重要原因之一。2016年,國家藥品監管部門制定并發布了《成人用藥數據外推至兒科人群的技術指導原則》,以減少不必要的兒科用藥研究。國家衛生健康委還與國家藥品審評中心建立了“優先審評快速通道”協作機制。臨床急需兒童藥經專家審議后,可納入快速通道。兒童專用藥、專用劑型、兒童特定用法用量完善等情況也納入優先審評。
來自國家藥審中心的數據顯示,30多種清單藥品已有產品進入申報階段,其引導作用正在顯現。
“真正調動企業研發、生產的積極性,最根本的是要保證相關藥品能有合理的利潤。”肖魯表示,提高臨床兒童用藥水平,采購和醫保政策的跟進不可或缺。按照差比價原則計算,我國兒童藥的價格大都低于同類成人藥品,難以激發企業研發、生產的積極性。肖魯表示,合理的價格和利潤直接影響藥品供應,采購模式直接決定藥品價格,“我國應盡快專門針對兒童藥探索一種合適的采購方式”。
據記者粗略統計,2017年發布的新版國家醫保藥品目錄中包括西藥兒童藥品種33個,與此前相比增加了153.85%。這充分體現了醫保部門對支持兒童用藥的重視。但兒童藥品在病種覆蓋方面仍顯不足,心血管系統疾病、皮膚病、腫瘤等疾病領域仍是空白。
“醫保一定要給予足夠關注,才能讓企業對研發生產兒童藥品充滿信心。”肖魯說,隨著未來兒童藥品數量持續增加,醫保部門可以考慮制定有別于成人藥品的兒童藥品支付標準和體系,以調動生產企業的積極性。“由衛生健康委牽頭發布清單,體現了藥品臨床價值導向的管理邏輯和政策開端,這是真正以兒童健康為中心的國家藥物政策清晰的方向。接下來要以更大力度鼓勵兒童藥品的研發生產,保障兒童臨床用藥安全。這還需要各個環節和政府部門的共同努力。”肖魯說。
編輯:劉暢
關鍵詞:兒童用藥 研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