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 要聞
雪域高原開出富強之花——新中國成立70年西藏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新華社北京9月12日電題:雪域高原開出富強之花——新中國成立70年西藏各項事業蒸蒸日上
新華社記者孫少龍、王琦
從沒有一條公路到如今鐵路、航空、公路四通八達,從依靠柴火、草皮、牛糞取暖到建立起以水電為主,油、氣等多種能源互補的體系……新中國成立70年來,素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各項事業蒸蒸日上,發生了歷史性變革。
國務院新聞辦12日舉行新中國成立70周年省(區、市)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西藏自治區黨委書記吳英杰,西藏自治區黨委副書記、自治區主席齊扎拉講述了自治區人民在黨的領導下,加強民族團結、建設美麗西藏的動人故事。
經濟大發展:翻身農奴把歌唱
“今天的西藏,從珠峰腳下到羌塘草原,從雅江兩岸到三江流域,一派百業興旺、欣欣向榮的喜人景象。”吳英杰說。
1951年,西藏全區生產總值僅有1.29億元,2018年已增長到1477.6億元;和平解放前,西藏沒有一條公路,如今鐵路、航空、公路四通八達,全區公路總里程達到9.78萬公里;過去僅有一座125千瓦的小水電站的西藏,2018年全區電力總裝機容量已達333萬千瓦……
西藏的現代產業體系實現了歷史性跨越。如今的西藏,已經形成了關聯度很強的高原生物、清潔能源等產業,建立了以水電為主,油、氣和可再生能源互補的能源體系以及建材、輕工等20多個門類的現代工業體系。到2018年底,西藏全區的工業增加值已達114.5億元。
如今,西藏各族人民的出行也越來越方便。除公路外,青藏鐵路、拉日鐵路、拉林鐵路已建成和正在建設,川藏鐵路也即將開工建設。已經建成機場5座,開通了國際國內96條航線,通航城市達到50個以上。
“今天的西藏,人民安居樂業,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增強。”吳英杰說,2018年西藏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3797元和11450元。超過七成的貧困縣摘帽、八成的貧困人口脫貧,貧困發生率降到6%以下。
生態大保護: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
“世界屋脊”“地球第三極”……這一個個被人們傳頌的名字,凸顯出西藏作為我國生態安全屏障和國家生態文明高地的重要地位。
“西藏各民族祖祖輩輩繁衍在這片土地上,本身就有熱愛環境、保護環境的傳統。”吳英杰說,近年來,自治區頒布實施了《西藏自治區環境保護條例》等60多部法規,相繼出臺了關于著力構筑國家重要生態安全屏障等一大批的文明建設綜合性指導意見。
針對面積龐大的山水林田湖區域,西藏自治區河湖長制和內地一樣,全部完善了組織體系,加強領導落實責任。同時,提出有條件的地方要消除“無樹村”和“無樹戶”,樹苗由國家來提供,目前已經消除了10.4萬“無樹戶”。
如今的西藏,還擁有著全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面積達40多萬平方公里,重點保護的125種野生動物和39種野生植物都得到了有效保護。
既要把生態搞好,也要讓各族人民享受到良好生態環境這一最普惠的民生福祉。近年來,中央政府給西藏提供了70萬個生態崗位,讓“搬出來”的老百姓也能過上好的生活。
“今天的西藏,仍然是世界上環境質量最好的地區之一。”吳英杰說。
生活大變樣:文化和民生事業取得長足進步
“目前的西藏基本實現了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住有所居、弱有所扶。”齊扎拉說。
在教育事業上,西藏全區有2442所學校,特別是適齡兒童入學率已經達到了99%以上。學前教育、基礎教育、職業教育、高等教育、繼續教育、特殊教育等一個完整的教育體系已經在西藏全覆蓋。
在文化事業上,自治區一方面出臺了《西藏自治區文物保護條例》等大量具有鮮明地方特色和民族特點的法規和規范性文件,優秀傳統文化得到依法保護。另一方面,投入數百億元在西藏建設了近千個文化項目,有力推進了西藏文化事業、文化產業繁榮發展。
在衛生事業上,西藏從只有3所簡易的藏醫院,到現在已經有1548個醫療機構、19787張床位,衛生健康從業人員將近2萬人,醫療水平也不斷提高。如今,西藏人均預期壽命已達70.6歲。
發布會臨近結束,吳英杰動情地說:“今天在座的,有去過西藏的,也有沒去過西藏的,我希望大家多走一走、看一看。去了以后,你們會感受到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一個欣欣向榮、人民幸福美滿的新西藏。”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西藏 新中國 成立 高原 各項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