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尖扎:人挪窮窩 地拔窮根
本報記者 林玟均
黨的十九大報告指出:“讓貧困人口和貧困地區同全國一道進入全面小康社會是我們黨的莊嚴承諾。”
以農業為主、農牧結合的黃南藏族自治州尖扎縣,緊鄰黃河,因貧困人口多、貧困程度深、貧困面積廣成為全省深度貧困地區之一, 其中其深度貧困村更成為尖扎脫貧攻堅的堅中之堅。由于生態環境脆弱、經濟發展滯后、基礎設施薄弱、社會文明程度低,這里的群眾在生活、醫療、教育等方面存在諸多困難,脫貧致富更是難上加難。
2016年,全縣核定貧困村34個,建檔立卡貧困戶2558戶9642人,占全縣總人口的六分之一,貧困發生率達22.44%。經過3年的努力,全縣24個貧困村退出,1794戶7130人脫貧,貧困發生率降至7%。2019年全縣還有10個貧困村806戶3069人亟待脫貧。
“實施易地搬遷是解決深度貧困區‘一方水土養不好一方人’問題的治本之策,是尖扎脫貧攻堅的重大工程。”尖扎縣扶貧開發局副局長索南說,要想全面“清零”,必須找準“窮根”,惟有實施大規模易地扶貧搬遷,跟進產業扶持和配套保障措施,才能挪窮窩、換窮貌、改窮業、拔窮根。
千家遷入新居地,萬分欣喜感黨恩。這是尖扎縣所有易地搬遷農牧民群眾的心聲。截至目前,全縣近千戶3000多農牧民領到了新居鑰匙,搬進了新家。搬遷工作重心從“怎么搬”向“搬后怎么辦”轉變。
如何寫好易地扶貧搬遷“后半篇文章”,尖扎縣委縣政府一直在攻克這道難題。
走出“大山”尋出路
易地扶貧搬遷是脫貧攻堅的“頭號工程”和“標志性工程”,也是中國特色開發式扶貧的一個重要創舉。黨中央、國務院把易地扶貧搬遷作為脫貧攻堅的頭等大事和“重中之重”。
在新時代扶貧脫貧政策的光輝照耀下,尖扎縣集思廣益、群策群力,發揮黨委主體作用,集中實施易地扶貧搬遷、轉移就業,改變靠天養畜的單一生產方式,越來越多的貧困人口挪出“窮窩”,很多牧民變成了產業工人、運輸司機、草原管護員、個體戶、農家樂經營戶等,實現了“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的目標,開始走上全面小康的康莊大道。
地處偏遠、自然條件惡劣、群眾居住分散、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致富觀念欠缺、增收渠道單一,且長期遺留的“草畜不平衡”問題,嚴重制約著尖扎縣經濟社會的發展,存在“一方水土養不起一方人”的窘境。
為此,尖扎縣委、縣政府充分抓住政策機遇,按照“政府主導、群眾自愿、積極穩妥、分類實施”的原則,以“搬得出、穩得住、能致富”為目標,開啟了破解尖扎縣經濟社會發展難題的搬遷之路。
起初,貧困戶普遍對易地搬遷相關惠民政策心存疑慮,擔心搬和沒搬沒有區別,擔心搬遷后原有草場的歸屬問題等,存在參與不積極、配合不主動的現象。面對這些疑惑,尖扎縣各鄉鎮、各貧困村主動成立政策宣講小分隊,以召開村民大會、進村入戶等方式,給貧困戶細算搬遷、留守經濟賬、生產賬、民生賬、生活賬,鼓勵群眾拋去貧困“包袱”,走出“大山”尋找新出路。
聚焦“搬得出”的問題,尖扎縣充分尊重群眾意愿,精準識別搬遷對象,分期實施扶貧搬遷。以縣委、縣政府統一規劃部署為基礎,銜接縣扶貧、國土、林業、環保等行業部門,嚴格按照靠近學校、靠近醫院、水電路基礎設施齊全的原則,以統規統建、統規自建的方式,通過縣鄉村各級層層審核把關,分別在昂拉鄉德吉村、尖扎灘鄉薩尕尼哈村等實施了易地扶貧搬遷安置項目7個,使929戶3593人從不適宜發展的地區搬遷至生存條件、發展空間相對較好的區域,搬遷貧困人口占到了全縣貧困人口的30%。
如今,通過易地扶貧搬遷,尖扎縣原住偏遠山村的群眾享受到了更多、更好、更充實的生活。
新居增強歸屬感
搬出大山只是第一步,能不能穩得住、能脫貧、可致富?這是對易地扶貧搬遷的考驗,也是對當地政府的考驗。
搬遷是手段,扎實提高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才是真正目的。如果說,挪出窮窩,搬進新房,真正讓貧困戶“搬得出”,那么實現易地搬遷后能否“穩得住”,則直接影響脫貧成效的鞏固。
為此,尖扎縣提前謀劃,結合實際,開展深度扶貧工作,堅持“挪窮窩”與“換窮業”并舉、安居與樂業并重、搬遷與脫貧同步,帶領群眾走出一條致富路。
9月21日,越野車行駛在尖貴公路上,一路坡陡彎多,47公里的山路足足走了兩個小時,才到達當天的目的地——尖扎灘鄉薩尕尼哈易地搬遷集中安置點。
一下車,眼前偌大的白馬廣場干凈整潔,一排排整齊的藏式民居門前紅旗飄飄,廣場上健身亭、太陽能路燈……一應俱全,仿佛一處深山里的“世外桃源”。這里是全縣惟一的純牧業村,居住著來自尖扎灘鄉幸福村、洛哇村、五星村、崗毛村四個村的330戶人家,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247戶。
“那里是全鄉最好的學校,還有體育場、幼兒園、賽馬場、民俗廣場、衛生服務中心、敬老院等,你們城里有的我們一樣都不少。”站在廣場上,尖扎灘鄉黨委書記周巴手指著不遠處說。近年來,瞄準搬遷安置“穩得住”這一環,尖扎灘鄉黨委政府通盤考慮牧民遷居新址的物質生產和精神生活各個方面,在薩尕尼哈安置點分兩期總投資2.4億元建成定居住房330套,讓牧民居有所住;扶持建設了市政道路及支路、給排水管網、電網改造、污水處理廠等基礎設施,讓新村居有所依;因地制宜建設牧民生產生活迫切需要的農貿市場、活畜交易市場等配套設施設備,讓新居民共享現代化社會公共服務。
周巴說,搬遷讓越來越多的群眾用自己的雙手創造出了幸福家園,讓群眾有了獲得感和歸屬感。
挪出“窮窩”天地寬
“搬遷只是第一步,核心是要脫貧,關鍵是發展。”索南說,搬下來容易,如何讓貧困群眾實現脫貧致富,是一道難題。答好這道題關乎全局、關乎長遠、關乎到老百姓能否幸福安穩。
全面“清零”需要尖扎縣各族干部群眾以實打實、敢碰硬的精神狀態和工作作風,奮戰在脫貧攻堅的前沿陣地。今天我們看到,尖扎縣的扶貧工作重心正逐步從“怎么搬”向“搬后怎么辦”轉變,從“搬得出”向“穩得住”“能致富”轉變。
三年來,尖扎縣委縣政府積極探索易地扶貧搬遷與生態文明建設、鄉村振興戰略、文化旅游、社會治理、特色農業、新能源產業相結合的新路子,統籌推進規劃編制、政策制定、資金安排、項目建設、督導檢查、問題整改和后續幫扶等各項工作,打造了一批鄉村旅游業、生態畜牧業、設施農業、水產養殖業、農業采摘觀光等后續發展產業。培育出以德吉村為代表,以鄉村旅游為龍頭,特色農業、文化、光伏等一二三產業深度融合的后續特色產業,形成“多業共生、多輪驅動”的發展模式,使貧困群眾真正挪出了“窮窩”。
“中國美麗休閑鄉村”德吉村,依黃河而建,與美麗的昂拉千戶府隔河相望。
黃河流經尖扎縣域96公里,豐富的水域資源、充足的光熱條件、獨特的區位優勢,為尖扎發展鄉村旅游和全域旅游帶來了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
正因如此,尖扎縣瞄準德吉村依山傍水、景色宜人,鄉村旅游發展潛力巨大的優勢,科學規劃布局,從2016年6月起,將251戶946名建檔立卡貧困戶陸續從淺腦山生存條件惡劣、基礎設施嚴重滯后的7個鄉鎮30個村搬遷到這里,開始了新的生活。從此,美麗的黃河水不僅是德吉村堅固的生態屏障,也成為村民脫貧致富奔小康的主陣地。德吉村也成為了尖扎縣乃至全州、全省易地扶貧搬遷安置的一個典型。
堅持以特色文化旅游為主,通過“多個渠道注水,一個池子蓄水”的辦法整合資金,將民俗文化、射箭文化、黃河文化、農耕文化等特色文化元素,融入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中,規劃建設獨具民族風格的藏式住宅,實施休閑廣場、民俗風情園、水上碼頭、自駕游營地等后續產業發展。
通過土地流轉、租賃等方式,積極引導和扶持貧困群眾創辦以苗木、藏茶種植和農事體驗為一體的綜合性觀光農業園,形成集聚優勢和規模效應。目前,30戶貧困戶經營的農家樂各具特色,38戶免費在美食廣場經營當地特色飲食,逐步打造出了“品地方美食,住藏式民宅,游黃河風光”的旅游發展模式。
德吉村將脫貧致富牢牢綁定在產業發展鏈上,開創了文化旅游與脫貧致富融合發展的新局面。今天的德吉村吸引了大批游客慕名而來,德吉村火了,成為青海網紅打卡景區。據統計,今年截至8月底,全村接待游客18萬人次,旅游綜合收入達550萬元,搬遷群眾靠山靠水靠旅游捧上了金飯碗。
讓貧困群眾過上好日子是我們的奮斗目標。“搬出來”需要決心勇氣,“穩得住”“能致富”需要用心用力。值得稱贊的是,尖扎縣正努力舉全縣之力,做好易地扶貧搬遷“下半篇文章”,實現“安置”與“安心”同在,“安居”與“樂業”同行。
關鍵詞:人挪窮窩 地拔窮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