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國企·民企>聚·焦點聚·焦點
金融服務民營經濟路上的“三問”
金融服務民營小微企業,應為,也要會為。在人民政協報記者跟隨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調研組圍繞“加強和改進民營企業金融服務”的專題調研中,地方政府、企業和金融機構從各自角度出發反映了一些問題,有些問題受到調研組成員的高度關注。
NO1:
民營企業為啥評不上信用高資質?
背景:2019年10月28日,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調研組在古都西安對金融機構服務民營企業情況展開調研走訪。在與西安市相關部門負責人座談時,一個情況被反映上來了———
陜西省里的同志:小微企業首次貸款推進起來都比較困難。自身也有問題,比如素質有待提高,信息不對稱,人才短缺等。
西安市銀行業的同志:很多民營企業信用評級上不去,也是銀行不愿發放貸款的一個原因。
劉世錦(調研組組長,全國政協經濟委員會副主任,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副理事長):民營企業為什么評不上高的信用級別?
群答:去年在省里開會時大家提到,要把一視同仁真正落下去。但在基層的確存在政策落不下去的情況。
胡德兆(調研組成員,全國政協委員,廣州白云電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我也遇到這個問題,我們的企業各項指標都很好,但評級也只是2A,也沒有解釋。
錢穎一(調研組成員,全國政協委員,全國工商聯副主席,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教授):評級公司評不上去,有沒有啥具體原因?
群答:信用體系不完備是一個原因。另外,金融機構怕擔責是個突出問題。認為國企出了問題有背書,但民企出了壞賬,干部怕說不清。“清”好辦,“親”難辦,還應該繼續和民營企業廣泛地、公平地聯系。再說很多民營企業是家族企業,存在治理結構不科學的問題。另外,我們感覺增信擔保措施還得加強,不然民企在債券市場發的債,投資人都視而不見了。
周延禮(調研組成員,全國政協委員,原中國保監會副主席):評級公司都是民營的,民營評級公司還歧視民營企業?
肖鋼(調研組成員,全國政協委員,中國證監會原主席):民營企業債券違約率較高,是評級上不去的重要原因。有些國有企業有政府信用,一旦遇到困難,政府也會出手相救,債權人沒有損失。所以從這個邏輯上說,要提高民營企業信用評級,需要改革國企,減少政府信用背書。
NO2:
民企壞賬率高,貸款就應該貴?
背景:有同志反映,原來地方經濟主要依賴煤炭資源,現在結構調整,也正是用上民營企業的時候。地方上甚至希望以一部分民企作為培育試點,進軍科創板,但很多企業身上的“傷疤”,讓政府不敢馬上就幫它。
“傷疤”是什么?除了財務數據不齊備、人員素質參差不齊外,在金融機構那里有不良記錄的也不少。一個擰巴的局面是,為了防止民企壞賬率高,銀行貸款就必須得貴點———
劉世錦:民企壞賬率高,貸款就應該貴?這個觀點應該很好地研究。從全國經濟情況看,經濟比較活躍的地方,民營經濟比重都比較高,國企塊頭更大。顯然這兩者不對立。相反,民企發展不好的地方,國企的情況也不是很好,比如東北地區。
民企融資難融資貴確實是一個國際性難題,但這件事在我國,也存在結構性的問題。比如在實際運作中,仍然有很多人認為給國企貸款是安全的,在政治上是能說得清楚的,認為國企貸款出問題了有人兜底,民企沒有。而從市場情況看,我們面臨新一輪市場出清,也就是說一批企業是要出局的,現在的情況是優不勝,劣不汰,這說明國家對國企和非國企的信用支撐,從政策面看是平等的,但到了特定環境中,在落實時變形了,大家認為有些事是潛規則,但潛規則背后,有另外一些規矩在運行。曾有一個民營銀行分行行長跟我說:“我貸款就是看國企民企,有沒有政府背書”,但我認為,很多事情是可以改變了。
金融在經濟發展中要抓經營機會,也要鎖定風險,關鍵要解決信息不對稱的問題。金融的專業化水平,現在看來,并沒有上去。比如每個銀行都有普惠金融服務部,利率不能高,還要服務中小微企業,但中小微企業的貸款風險本來就高。這些機構的設立是否能解決融資難融資貴的問題,還有待觀察。
企業都是由小變大的,一開始可能素質較低,壞賬較高。但壞賬必須分析,哪些壞賬是必然性的,哪些不是。
下一步金融體系的改革和發展,我認為一是專業化,二是數字化,三是市場化。
所謂專業化,這么多年,中國金融機構的發展到底怎樣?我想,主要看專業化水平。發達國家的融資工具分工很細,不同的企業訴求能夠得到不同的滿足。中小企業壞賬較高,但浙江臺州民營銀行利用本地化的信息優勢,對企業貸款進行鑒別;安徽農商行也是利用土生土長的信貸員去搞信貸,這些銀行的壞賬水平是比較低的。
所謂數字化,螞蟻金服利用線上信用來做信貸,做得也不錯。當然,我們更多人面臨的是數據不公開的問題,我認為,還是要向民營征信公司開放市場。
首先要解決好專業化、數字化的問題,市場化改革才能有效推進。市場化的重點是進一步開放金融市場,對外資開放,也要對內資特別是民營資本開放,要給能干的企業、能干的人,提供一些機會。目前銀行數量已經不少了,但基本上是政府主導,包括地方銀行和信用社,大部分還是依附于政府,真正市場化經營的并不多。
NO3:
貸款來了,為啥有的企業忙著“拒收”?
背景:陜西省的同志反映,在當地有一個非常奇怪的現象,有些民企老總說自己不需要貸款。這可能與地方傳統文化有關,認為有外債是不體面的。即使是外面一些大公司在咸陽等市設子公司,也有很多企業說暫時不需要貸款,總公司可以解決。但真正急了需要錢時,企業到銀行就會貸不上、貸不了———
肖鋼:以前銀行很多表外業務,主要是以理財方式為民營企業籌措資金。現在清理表外業務,民營企業融資渠道受阻,資金鏈受到影響,想貸也貸不了。
周延禮:因為融資難、融資貴,可能民企不愿意背上債務,轉而搞了眾籌。這里是否存在金融機構服務不到位的問題?還只是單純的文化問題?
群答:金融需求者和提供者都存在斷檔。信貸員和保險員在縣一級發展得都不好,素質急需提高。
銀行對民營企業的支持是必需的。去年以來,在這件事上我們的認識也發生了變化。但對于民企的監管,說實話還是有難度的。我們建議建立財務代理公司,由政府來引導。同時,進一步健全民營企業擔保和風險補償機制,不然擔保公司也覆蓋不了所有風險。
肖鋼:上面要求很多,加上考核,所以基層的第一反應是先找民企的頭部企業服務,但這些企業往往又不需要貸款。真正需要貸款的都是困難企業,金融機構可能又不敢貸。
群答:現在擔保公司也很害怕風險,比如有家擔保公司貸出去7、8億元,代償資金就有2.5億元,擔保費率是2%。很多人說,有了擔保公司就要加上擔保費,增加了中小企業的融資成本,但擔保公司現在日子也很不好過。所以建議擴大信貸的覆蓋范圍,省去中間層層嵌套的環節。
劉世錦:在大家的發言里,我們聽到了實話。這實話就是,銀行、企業、擔保公司都很難,各有困惑。當然,好企業的發展和融資是沒問題的,如果這種企業能占30%,就很喜人了。許多企業融資難、融資貴,需要找擔保公司,擔保公司的職責是發現和評估風險,銀行的作用就相應減弱了,收費也應相應降低,如果不降低,加上擔保公司,企業融資成本反而上升了。在企業、擔保公司、銀行之間,需要形成一種合理的市場化關系。
周延禮:你們是否統計過商業銀行的民營企業信用貸款數據?小微企業在辦理抵押貸款時,包括房子、機器、廠房方面,感受如何?他們覺得容易嗎?
群答:總的體驗是比較好的。小微企業占到信貸增長的30%。線上業務基本都是免抵押純信用貸款了。
畫外音:周延禮委員的提問,金融機構沒有完全聽懂。事實上,周委員在多次調研中都對金融機構提出過同樣的問題。有一次調研結束等大巴車時,人民政協報記者問過他,為什么要問這個問題?他的回答是,信用貸款才是金融機構最應該大力發展的貸款模式,除此之外,銀行無論將擔保鏈條說得如何合情合理,都難以擺脫“推卸風險”的“嫌疑”,而經營風險,原本就是銀行該做的事。
編輯:秦云
關鍵詞:企業 民營企業 銀行 擔保 貸款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不構成投資建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