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收藏·鑒寶>資訊資訊
回溯歷史之聲 四川舉行紀念故宮文物南遷樂山80周年活動
中新網樂山11月19日電 (岳依桐 湯雁)“故宮文物南遷的成功與當時社會各界的共同努力分不開,樂山是當時保存南遷文物最多、存放文物時間最長的地區。”19日,故宮研究院文物南遷研究所副所長徐婉玲在四川樂山如是說。
當日,紀念故宮文物南遷樂山80周年活動在樂山啟幕。來自故宮博物院、故宮研究院、南京博物院、安徽博物院以及四川文物系統的相關專家齊聚一堂,共同回溯了這一中國文物保護史上的重要舉措,并就相關主題進行交流探討。
抗日戰爭時期,故宮博物院決定將分屬古物、圖書、文獻三館和秘書處的重要文物南遷。1939年,承載中華文脈的16000余箱國寶級文物經歷炮火的洗禮,幾經輾轉南遷到樂山安谷、峨眉兩地,存放近8年,無一受損遺失。
徐婉玲告訴記者,二戰時期,法國盧浮宮和英國國家美術館也曾遷移過文物,但故宮文物南遷無疑是世界上文物遷移規模最大、遷移路線最長,遷移時間最久的,在世界文物保護史上畫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當日,樂山啟動了宋祠建設項目,該項目是此前啟動建設的“戰時故宮文物南遷國家記憶(遺址)公園”的重要組成部分之一,旨在保護當時樂山存放南遷文物的遺址,并實現遺址活化。對此,徐婉玲說,本次紀念活動的意義不僅在于回顧這段歷史,更重要的是對當下的思考。80年過去了,當年樂山存放南遷文物的祠寺、民房、碼頭,都已成為歷史遺跡,通過對這些遺跡的保護、展示,能讓更多人了解當時的歷史。
四川省古跡遺址保護協會會長朱小南指出,“戰時故宮文物南遷國家記憶(遺址)公園”的建設需要加強野外調查勘探,摸清遺物、遺跡和遺址狀況。在建設的過程中,要以保護為主,搶救第一,并通過科學規劃來逐步實施。
四川省文物局副局長李蓓表示,深刻認識故宮文物南遷所蘊含的歷史意義和文化價值,保護好文物南遷遺存,深入挖掘其承載的豐富內涵,全面展示和弘揚戰時故宮精神,是當代人義不容辭的歷史責任和神圣使命。而“戰時故宮文物南遷國家記憶(遺址)公園”的建設有助于充分挖掘和展示傳播故宮文物南遷的價值內涵,促進文化旅游發展。
據悉,本次紀念故宮文物南遷樂山80周年活動還包括“天佑中華”故宮文物南遷樂山檔案史料展、話劇《海棠依舊》展演等系列活動。(完)
編輯:楊嵐
關鍵詞:文物 南遷 故宮 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