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要聞

2019 透過熱詞看教育

2019年12月31日 17:51 | 來源:光明日報
分享到: 

編者按

2019年,黨中央、國務院對教育事業高度重視,對教育工作者關懷關心,社會各界對教育持續關注。日前,光明日報教育研究中心攜手國家語言資源監測與研究平面媒體中心,在10億字詞語料技術抓取基礎上,遴選出“2019年度教育熱詞”。回顧2019,讓我們用“十大熱詞”串聯教育印記,透過熱詞,一起品讀2019年教育的發展變化。

熱詞【最美高校輔導員】

2019年,教育部從歷屆在崗輔導員年度人物中,遴選出10位高校輔導員,首次納入“最美人物”系列,樹立起新時代輔導員的學習榜樣。3月18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學校思想政治理論課教師座談會。9月10日,第35個教師節之際,習近平總書記會見全國教育系統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代表,向全國教育工作者致以節日問候。

不斷提升高校輔導員美譽度

作者:楊威(武漢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副院長、教授)

高校輔導員,是開展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是學生成長成才的人生導師和知心朋友,是高校中與大學生聯系最緊密、互動最頻繁的教師群體。隨著高校輔導員隊伍專業化、職業化、專家化建設的不斷推進,一大批深受學生真心信賴喜愛、專業素養和綜合素質優秀的最美輔導員不斷涌現。最美輔導員,體現了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擔當之美,體現了陪伴相隨、深耕細作的奉獻之美。

高校輔導員職業認可度與社會美譽度的不斷提升,既體現了這一群體在高校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和人才培養體系中的重要地位,又是黨和國家不斷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成果。在新的歷史條件下,高校輔導員要深入研究學生的新特點、新需求,在走進學生、服務學生、引領學生等方面成為真正的行家里手,努力成為新時代大學生的貼心人和引路人,更好彰顯職業美譽度和人生價值。

熱詞【人民教育家】

2019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國慶前夕,國家主席習近平簽署主席令,根據十三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三次會議通過的關于授予國家勛章和國家榮譽稱號的決定,授予于漪、衛興華、高銘暄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

開啟尊師重教新篇章

作者:曹永國(蘇州大學教育學院副院長)

以國家的名義,頒授“國家榮譽稱號”于優秀教育工作者之杰出代表,這在新中國的歷史上是第一次,在中國教育史上也是首次,是教育領域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事件,是新時代實施教育強國戰略的重要舉措。

人民教育家國家榮譽稱號的頒授,開啟了新時代尊師重教的新篇章。首先,人民教育家是國家榮譽,會大力推進全社會形成弘揚尊師重教的良好社會風尚,使年輕的優秀學子想做教師、熱愛教師,使廣大教師以做教師為榮、安于為師、樂于為師。其次,人民教育家是教師楷模,會對教師自我成長有巨大的引領作用和示范力量。人民教育家身上所體現的家國情懷、赤子之心、正直品德、良師風范、專業素質和教師境界等都會激勵和感召廣大教育工作者,使之向大師看齊,向人民教育家學習,激發教師身上最優秀的品性。第三,人民教育家是風向標,會觸動教師心靈,使之全身心投身教育事業,將教書育人作為生命志業,視為自我價值的實現。第四,人民教育家是發動機,會推動關于教師榮譽制度方面相關政策的研究、制訂、實施和完善。

熱詞【義務教育改革】

2019年6月23日,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的意見》發布,就加快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國,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全面提高義務教育質量進行部署。

義務教育改革進入關鍵領域

作者:羅祖兵(華中師范大學教授)

2019年,義務教育改革已經進入微觀領域和關鍵領域。宏觀層面的教育改革,若缺少課堂教學改革的支撐,必將難以落地。這是因為課堂教學是學校最主要的工作,學校的教育質量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課堂教學質量。眾多教育改革之所以沒有取得實質性進展,就是因為沒有重視課堂教學改革。

針對義務教育領域片面重視分數的現象,《意見》提出要堅持“五育”并舉,全面發展素質教育,既要突出德育實效,提升智育水平,又要強化體育鍛煉,增強美育熏陶,加強勞動教育。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課堂教學,《意見》明確提出要優化教學方式,堅持教學相長,注重啟發式、互動式、探究式教學;要引導學生主動思考、積極提問、自主探究;融合運用傳統與現代技術手段,重視情境教學;探索基于學科的課程綜合化教學,開展研究型、項目化、合作式學習;精準分析學情,重視差異化教學和個別化指導等。

熱詞【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

2018年,“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出臺,其中包括對高校教師、中小學教師及幼兒園教師職業行為的規范,劃定了教師的基本底線,樹立了新時代師德師風。2019年,教育部持續加大違反教師職業行為查處力度,公開曝光多起違反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典型案例。12月,教育部等七部門印發《關于加強和改進新時代師德師風建設的意見》。

形成師德師風建設長效機制

作者:桑國元(北京師范大學教授)

“新時代教師職業行為十項準則”是加強師德師風建設,提升教師隊伍師德水平,筑牢師德防線的重要舉措,有利于形成師德建設的長效機制,確立師德建設在教師隊伍建設中的核心地位。《準則》出臺一年來,對教師隊伍建設和教師地位提升產生深遠影響。

對于教師個體而言,《準則》是師德師風自我檢驗的一把“尺子”、一面“鏡子”。《準則》有利于教師對標對表,有意識規范自己的言談舉止。對于教育管理機構、學校而言,在《準則》的引領下,教師隊伍正在展現一個全新風貌。《準則》有助于培養更多具有理想信念、道德情操、扎實學識、仁愛之心的“四有”好教師。對于學校教育發展而言,在《準則》的引領下,師德師風的新時代即將到來,家長、學生以及社會大眾對于教師的滿意度也會越來越高。

熱詞【教師減負】

2019年12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關于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進一步營造教育教學良好環境的若干意見》,要求聚焦教師立德樹人、教書育人的主責主業,統籌規范督查檢查評比考核、社會事務進校園、抽調中小學教師等事宜,嚴格清理規范與中小學教育教學無關的事項,切實減輕中小學教師負擔,讓中小學教師潛心教書、靜心育人。

為教師減負讓教育煥發應有生機

作者:董新良(山西師范大學教授、國家督學)

一年來,許多省、市出臺相應的減負措施,實施教師減負專項行動。如陜西省實施《中小學教師培訓學分認定與管理辦法》,減輕教師無關培訓負擔;山西省共減少不必要檢查、考核、評比項目200余項;浙江省印發《關于規范中小學進校園活動的實施意見》,規定每學期選擇進校園活動不超過5項。教師減負問題已引起各級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門的普遍關注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教師負擔重問題成因復雜,直接原因是多元主體共同參與的教育治理機制還未建立健全,引發無關性社會事務進校園、教師考評不合理等屢屢發生。根本原因在于對教育規律的特殊性、教師職業勞動的復雜性理解認識不到位。展望未來,對教師減負,還需要統籌施治、對癥下藥、持續發力。

一是根除漠視教育教學規律和學校育人特性的思想認識根源,讓學校回歸育人本位,讓教育煥發應有的生機。二是綜合施治,教育系統內外共同發力,進一步破除干擾學校教育工作、影響教育教學的制度性障礙和人為因素,建立良好的教育治理生態,讓校長專心治校、教師靜心從教。三是對癥下藥,減負與“加壓”并舉。既要減輕教師較重的工作負擔和心理負擔,也要對工作懈怠、業務不精的教師適當加壓,對無心治學、師德師風不良的教師從嚴處理。

熱詞【治理校鬧】

2019年8月,教育部、最高法、最高檢、公安部、司法部聯合發布《關于完善安全事故處理機制維護學校教育教學秩序的意見》,要求建立多部門協調配合工作機制,依法處理學校安全事故糾紛,及時處置、依法打擊“校鬧”行為,維護學校安寧的教學環境。

用法律手段讓校園回歸寧靜

作者:陳如平(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

“校鬧”是由學生人身傷害事件引發的家長在校園聚眾鬧事問題,多采取堵校門口、拉條幅等方式,甚至出現了專業的校鬧組織,幫人組織“全班人馬、全部道具”到學校鬧事,花樣百出、各逞其能,有甚者還出現明顯的暴力傾向,給正常的學校教育教學秩序造成了很大影響。“校鬧”不僅嚴重侵害了學校師生的合法權益,挑戰了法律底線,也影響了社會穩定,成為教育部門普遍面臨的難點和痛點。

可以說,“校鬧”問題比較復雜,現實處置中需要面對各方利益。解決這一問題,關鍵是各級黨委政府要切實為學校辦學安全托底,同時學校也要做好風險防控,加強安全教育、安全管理,通過保險等各種機制分擔安全風險。此次《意見》借鑒治理“醫鬧”的做法,從加強預防、減少事故、完善程序、處理糾紛到嚴格執法、依法懲治,再到多部門合作,構建了共治格局的完整治理體系,為依法治理“校鬧”提供了政策框架。但從根本上說,教育部門務必加快制定、完善相關行政法規,推動《學校安全條例》制定工作,運用法律的方式手段,讓校園回歸寧靜。

熱詞【雙師型教師】

2019年1月,國務院印發《國家職業教育改革實施方案》,提出多措并舉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從2019年起,職業院校、應用型本科高校相關專業教師原則上從具有3年以上企業工作經歷并具有高職以上學歷的人員中公開招聘,2020年起基本不再從應屆畢業生中招聘。

找準職教綜合改革有力落腳點

作者:葛志亮(江蘇建筑職業技術學院副教授)

推動雙師型教師不斷擴大規模、提升素質、優化結構,是落實職業教育全方位改革的有力落腳點,意味著以往職業院校在“黑板上種田”的時代將徹底終結。新時代雙師型教師培養,需要聚焦難題和“短板”,從教師培養補充、資格準入、培訓發展、考核評價、待遇保障等細化具體行動,打出一系列惠師利師強師“組合拳”,為提高復合型技能人才培養質量提供有力保證。

我國職業教育的綜合改革與體系建設,不單要從打造雙師型教師隊伍做起,還要針對一些多年來未解決的困擾甚至阻礙職業教育發展的關鍵性、核心性問題進行突破,如職業教育是“二流教育”的形象改觀和地位提升問題,產教融合、校企合作過程中“校熱企冷”的現象破冰終結問題等等。可喜的是,2019年底,職業教育“雙高計劃”正式落地,便是國家職業教育改革的“先手棋”,將強力帶動全國職業教育新一輪改革發展。

熱詞【雙萬計劃】

2019年4月,教育部發布《關于實施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的通知》,計劃2019至2021年建設10000個左右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點和10000個左右省級一流本科專業點。

推動高等教育“質量革命”

作者:吳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長)

教育部啟動實施的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雙萬計劃”,旨在通過一流專業遴選和建設工作,推動高等教育“質量革命”,全面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全面振興本科教育。建設原則是面向各類高校、全部專業,突出示范領跑,分中央、地方高校兩“賽道”建設,分認定、認證“兩步走”實施。

2019年,全國共有1059所高校、9483個專業點申報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覆蓋85%的本科高校,實現了省域、學科門類、專業類“三個全覆蓋”。經高校主管部門審核、教育部高等學校教學指導委員會評議、投票,教育部認定了本年度國家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同時,經各省級教育行政部門審核、推薦,確定了省級一流本科專業建設點。這些專業點體現了各高校特色優勢,具有很好的示范輻射作用。同時選出了數據科學與大數據、人工智能、集成電路設計與集成系統、網絡空間安全、生物醫學工程、兒科學等一批國家戰略及民生發展急需專業,反映了新工科、新醫科、新農科、新文科建設的初步成果。

熱詞【“教育懲戒”】

2019年11月,教育部發布《中小學教師實施教育懲戒規則(征求意見稿)》,《意見稿》指出,教師實施教育懲戒,應當遵循育人為本、合法合規、過罰適當、保障安全的原則;并根據學生違規違紀行為采取一般懲戒、較重懲戒、嚴重懲戒等懲戒行為。

讓教育懲戒由模棱兩可走向明確

作者:張茂聰(山東師范大學教授)

教育懲戒是備受社會關注的熱點話題。由于關涉方面的多元性,這已不是一個單純的教育管理領域核心話題。我國現行立法中缺乏明確的“教育懲戒”概念和操作性強的制度體系。《意見稿》在對教育懲戒進行概念厘定基礎上,還明確提出“教育懲戒是教師履行教育教學職責的必要手段和法定職權”。由此,教師是否需要對學生實施教育懲戒由模棱兩可和爭議不絕走向了明確。

還懲戒權于教師,就是歸還教師以應有的尊嚴。正所謂,“跪”著的教師教不出“站”著的學生。教師尊嚴在很大程度上體現在教育懲戒方面的自主度。從教育管理現實境況看,如若教師缺乏有效的懲戒措施,勢必造成學生管理手段的弱化,進而波及教育教學質量和教學秩序。

教育懲戒需要明確邊界,出臺細化的可操作舉措。進行教育懲戒的難點和痛點在于,教師在實施教育懲戒時,缺乏權威的可操作細則,很容易逾越“雷池”。可喜的是,這份《意見稿》中明確細分了教育懲戒的程度以及相應的懲戒舉措。無疑,這種法規界定層面的嘗試告別了“老師們批評教育學生時拿捏不準的處境”,也恰恰為突破教育懲戒在實踐落實的諸多困境提供了更多可能和辦法。

熱詞【陪餐制】

2019年3月,教育部、國家市場監管總局、國家衛健委共同發布《學校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規定》提出,從4月1日起,實施學歷教育的各級各類學校、幼兒園應建立集中用餐的食品安全與營養健康管理。中小學、幼兒園應當建立集中用餐陪餐制度,每餐均應當由學校相關負責人與學生共同用餐。

落實“陪餐制”實現“一石二鳥”

作者:周曄(西北師范大學教育學院教授)

中小學、幼兒園落實“陪餐制”,直接目的是保證校園食品安全。校園食品安全是社會關注的熱點。現實中,一些學校暴露出的食品安全問題,反映出學校作風不實,學校相關負責人責任意識不強、素質不高的問題。落實“陪餐制”,是做實校園食品安全工作,確保師生用餐安全的有力抓手,也是回應社會關切的政策舉措。

陪餐需要學校負責人的自律和高度的責任意識,陪餐過程是生活化的責任教育的重要契機。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筑牢學生和家長對于學校的信任,實現教學之間、家校之間順暢溝通,利于形成育人合力。

(本版文字由光明日報記者晉浩天、陳鵬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31日 14版)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教師 教育 學校 懲戒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