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要聞要聞

美容院掛羊頭賣狗肉 白大褂美容師“動刀動針”何時休

2020年01月07日 15:30 | 作者:李若一 | 來源:中青報
分享到: 

“醫療美容”與“生活美容”如何區別?簡單理解就是“開刀扎針”和“涂脂抹粉”的區別。對于醫療美容項目,必須查驗相關部門核發的各項資質,包括機構、人員和項目,缺一不可。

當邱欣躺到美容院床上的時候,她才意識到,自己可能受騙了。

那張貼在電梯間里已逾半年的廣告早就吸引了邱欣的注意力——1800元不開刀不打針去眼袋,即做即走。那天她終于下定決心撥通了廣告上的電話,并直接預約到了當天下午的面診機會。

這家名為抗老中心的美容院位于商業區一座高樓內,美容院內部整潔有序,一個20歲出頭的接待員熱情招待了邱欣,并介紹了院內的高科技治療手段。“一千八,不開刀不手術保證無痛,全程不到1小時,做一次就有效,即做即走。”她這樣保證。

邱欣對此深信不疑,在愛美之心的驅使下,她與接待員聊了十幾分鐘便匆匆付了款,躺上了美容床,但是對于自己即將接受的項目,她并不十分了解,也不知道那些高科技到底是什么原理,只是想著“1個小時后我就變美了”。

關于美麗的生意一直在蓬勃發展,2020年1月2日醫美行業頭部企業更美發布的《更美2019醫美行業白皮書》顯示,2019年中國純醫美市場規模高達2560億元,近5年的平均增速為30%左右。

醫美市場的規范化也一直在進行,衛生部于2002年頒布了《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此后全國相繼出臺了多項針對醫美的政策和文件,截至2019年1月,由國家衛健委、公安部等7部門聯合開展的嚴厲打擊非法醫療美容專項行動,一年多來共查處案件2700多件,重點打擊生活美容機構非法開展醫療美容。

相關法律法規的不斷出臺顯示了國家對于醫美行業的重視,但另一方面也反映出醫美亂象屢禁不止的現實,生活美容機構進行醫療整形美容的現象依然存在。

“一次奏效”項目常常并不只做一次

剛躺上床,邱欣就被潑了一頭冷水,一個身著白大褂看起來有30多歲的“專家”走進房間,她徒手按了按邱欣的眼下部位得出結論:脂肪太硬太厚,為保證效果要進行三到四次治療。

“你們不是說一次見效嗎?”邱欣覺得自己上了當,當即就想起身離開,但又考慮已經付了全款,她不想讓錢打水漂,“說不定效果好呢?”她默默安慰自己。而對于她的問題,“專家”則給出了“不同人的情況不同,我們不會多收錢”這樣的回答。

這時另一個穿白大褂的“醫生”推著一臺儀器走進了房間,邱欣被要求閉上眼睛,操作人員對她進行了清潔、保濕等美容例行步驟后,將儀器探頭緊貼在她的眼下推來推去,確實無痛,她只覺得熱熱的。

40分鐘的“治療”時間過去,她起身照鏡子發現,眼睛下面紅紅的,好像沒有什么變化,“專家”告訴她,多次治療后會讓她看到排出來的脂肪,讓她不用擔心效果。

帶著懷疑和不安,邱欣連續近一個月,每周準時來到美容院接受“治療”,其間她“偶遇”了出手闊綽的鄰床大姐,夸贊項目一番后,痛快地掏出信用卡給美容院刷了幾萬塊錢的產品和項目,還被推薦了售價上千元的高科技美容霜,據說不僅可以配合療程使用讓效果更明顯,還可以用來鞏固治療,讓眼袋永不“復發”。

“那個人是個‘托兒’,他們使出這些招數,一次一次讓我來,就是為了給我洗腦讓我相信他們那一套,然后掏更多錢。”事情已經過去一年,到現在提起這件事邱欣都覺得十分氣憤,只當自己交了“智商稅”,花錢買教訓。“幾次之后我發現不但沒效果,眼袋還變大了,我去找他們要說法,他們什么也說不出來,再后來他們見我態度強硬,就讓我把已經花了的1800元,換成等價美容項目,比如補水和V臉(起到提拉緊致作用)。我只去做了兩次,覺得沒效果,就再也沒去過,錢也要不回來,只能自認倒霉。”

之后邱欣在正規醫美機構接受了眼袋切除手術,整個過程花費1個多小時,恢復期過后,她徹底告別了眼袋。“現在想想他們真是胡說八道,用那個儀器能把脂肪推出來?沒有破口脂肪怎么可能出得來。”

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學院整形外科醫院面頸部美容中心副主任醫師王克明介紹說,現在市面上正規的眼袋切除手術收費1萬元到兩萬元不等,根據醫生水平的高低會有些許浮動,消費者對過低或過高的價格應當保持警惕。而對于通過溶解脂肪達到去除眼袋的手段,王克明表示,確實有一種叫做“高溫液化”的處理方式,用探頭將脂肪溶解后通過血液循環代謝排出體外,“但那是破皮的,美容院不能做”。

非醫療人員打點滴,生美醫美混合銷售

美容院不能做的項目其實還有很多。

邱欣受騙的美容院處在商業區,那里高樓林立。記者走訪后發現,不少寫字樓里都有寫著“美容院”或“皮膚管理”的店面。記者挑選了其中一家網評分數較高的美容院。這家店鋪面積不大,門口擺放著各式美容產品和護膚品,穿過接待廳,內室有4個房間,一間為面診室,另外3間為美容室,擺放著一或兩張小床,床周圍放了多臺不知名的儀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注意到,其中一間美容室里有一個輸液架,上面掛著一瓶不知名的液體,美容師介紹說,這里面是美白針液,打了可以使全身變白,許多顧客都打過,效果不錯。

沒過一會,一位年輕的顧客進入了房間,她躺上床蓋好被,伸出一只手,為記者介紹項目的美容師隨即走過去為其打針輸液,這位顧客神情自若,另一只手拿著手機不知在瀏覽著什么。

而在美容院人員與偽裝成顧客的記者交談的過程中,記者有意透露了對于自己外貌的不滿,該店店長聽后取來一張單子,表示這是最近店里的優惠活動,1萬元就可以做包括超聲刀、皮秒、強效補水在內的10個項目,據稱所有項目總價值達9萬余元。為說服記者購買這些項目,店長更表示可以幫記者再申請一個美容項目,“這些項目有的要到另外一個店里去做,我們的機器都是進口的,這個價格真的是超值了。”但當記者表示項目太多記不住,想要給單子拍一張照片回家考慮的時候,店長拒絕了這個請求。

記者了解到,超聲刀、皮秒等項目屬于醫療行為,一般美容院沒有操作資質,超聲刀項目更是從未獲得中國食藥監總局的注冊審批。市場上存在機構更換名稱售賣,打擦邊球的現象,這屬于違法行為。

根據執業醫師法第十四條第二款和《醫療機構管理條例》第二十四條規定,任何單位或者個人,未取得醫療機構執業許可證,不得開展診療活動;未經醫師注冊取得執業證書,不得從事醫師執業活動。但記者查詢后發現,這位美容師未取得醫師資格,這家美容院的經營范圍也僅限日用品、化妝品、美容和理發,不具備醫療從業資質。

對于普通消費者來說分辨這些叫法多變又聽起來科技感十足的項目,并不容易。中國消費者協會律師團成員、北京市潮陽律師事務所律師胡鋼建議,對于“醫療美容”與“生活美容”的區別,可以簡單理解為“開刀扎針”和“涂脂抹粉”的區別,一旦發現為醫療美容項目,必須查驗相關部門核發的各項資質,包括機構、人員和項目,缺一不可。

被曝光后搬家,改良話術繼續騙

常言道,亡羊補牢為時未晚,可有些美容院并沒有這樣做。

2019年年底,北京電視臺報道了一起涉及金額近40萬元的醫美糾紛案,事件中的張女士由單純想做眼袋到慢慢被推銷了價值上萬元的其他項目,之后發現自己沒有任何變年輕的跡象。通過咨詢她發現,所做項目不但無效,她還被違規進行了醫療操作,不僅如此,對方還為同一個項目編造了兩個名稱,收了張女士兩份錢。

記者來到報道中美容院的地址,卻發現已人去樓空。通過網絡才查詢到這家名為“九彥國際”的美容機構已經搬到了另一商業區。隨后記者聯系到這家美容院的一位工作人員,并給對方發送了眼部照片。這名工作人員稱,記者有脂肪向外鼓起問題,屬于脂肪類型眼袋,美容院可以提供不開刀不手術不打針的高科技眼袋治療方式,一次性去除眼袋,秒殺價2000元。

這家店鋪看起來明亮整潔,店員皆著白大褂,店長名叫“丹丹”。記者是兩人一起來的,但美容院的工作人員堅持兩人必須分開面診,不能一起。

一位自稱總監的女子看了情況后,說記者沒有眼袋,但有嚴重的淚溝,并給記者介紹了高科技眼袋治療儀器的工作原理,同時建議記者前往自己所在的醫院做一個“小芭比”眼綜合手術,說辭與給張女士的推銷話術如出一轍。當記者詢問為何與之前診斷有出入時對方表示,那只是網絡老師,并稱“如果去哪個地方別人說你有眼袋,純屬胡扯。”而當記者要求對方解釋“低溫液化”、“擴張瞼板腺”等名詞時,對方說:“這個是很專業的東西,你不用明白那么多。”

不過盡管介紹得頭頭是道,每當涉及到所在商鋪有關醫療美容的內容時,該女子就變得非常警惕,避開了“開刀”、“打針”等醫療詞匯。

當被問及填淚溝的價格時,該女子表示由于記者有幸得到她的面診,可以給出5折9600元的低價。看到記者猶豫不決,又逐步將價格降到6600元和5400元。最后見記者遲遲不肯付款,總監起身離開咨詢室,店長則略顯急躁:“這么好的內部價格你都不要,你是不是虎?”

為驗證對方說法是否有科學根據,記者詢問了專業醫生王克明,他表示,記者沒有眼袋,有淚溝但較輕微,且“低溫液化”和“擴張瞼板腺”等治療方法并不存在。同時記者在查詢后發現,截至發稿時,這家“九彥國際”美容機構并不具備醫療從業資質。

網絡上頻頻爆出黑醫美的新聞,愛美人士在遇到醫美糾紛時總會遭遇投訴無門,因此相關法律知識的掌握對保護自身至關重要。胡鋼介紹,目前我國醫療美容法律體系主要包括三部分:一是以合同法、侵權責任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等組成的民事法律制度,二是以執業醫師法、《醫療機構管理條例》、《護士條例》、《醫療美容服務管理辦法》等組成的醫療美容行政管理法律制度,三是以刑法及相關司法解釋組成的刑事法律制度。

胡鋼建議,消費者應簽訂平等詳細完備的服務協議,妥善留存好有關票據和單證,使用銀行轉賬方式支付費用。如出現糾紛,可以向衛健、市監、消協等部門投訴,相關行政處罰可作為訴訟的重要證據。若遇消費欺詐,可依據消保法“退一賠三”的懲罰性賠償要求,進行索賠。他呼吁廣大消費者合理評估風險,“有的從業人員可能經過1個月的培訓就上崗了,一定要理性選擇醫療美容”。

(應采訪者要求,文中求美者為化名)

(記者 李若一)


編輯:張佳琪

關鍵詞:記者 項目 美容院 美容

更多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