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走近雷神山醫院給排水“守護神”、湖北民進會員洪瑛
12天我們能做什么?12天我們不許出錯可以嗎?
7. 99萬平方米、1500張床位、2300名醫務工作者,12天完成交付這就是武漢雷神山醫院。
洪瑛說,在建設雷神山醫院的給排水施工中不允許錯,一次都不允許。項目是邊設計邊施工,管網埋完馬上地面就回填,所以要求是不能出錯,一次到位。
洪瑛是中南建筑設計院BIM設計研究所總工程師,正高職高級工程師、注冊公用設備工程師(給排水),也是此次雷神山醫院給排水總工程師。
除夕夜,在接到雷神山醫院項目召集令的第一時間,洪瑛毅然請戰,當晚冒雨往返70公里踏勘現場。傳染病醫院對生活和醫療污水的處理標準非常高,設計要求也更嚴格。隨著疫情發展,6天時間里雷神山醫院的規劃總建筑面積三次增加,總體規模超過兩個火神山醫院,但工期卻與火神山相當,這也讓洪瑛和項目組壓力驟增。
雨、污水排水經過全消毒,均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再進入城市污水處理廠處理排放,避免水體污染;給水預留消毒劑接口,應急時加氯,達到傳染病應急醫院的建造標準。病區和非病區給水、熱水、排水、通氣系統均獨立設置;醫療污廢水經二級強化消毒和二級污水處理,達到《醫療機構水污染排放標準》中傳染病機構排放標準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網;場地雨水采用防滲膜隔離雨水下滲污染地下水,且設雨水收集池,收集場地雨水消毒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確保雨水不進湖;供水設應急加氯設施確保水質安全。
洪瑛從踏勘開始便全身心投入到污水和雨水排放處理方案研究中。為確保地下給排水管道的預埋效果,她和項目組24小時內確定排水官網的走向、污水處理站和雨水收集處理池的選址,以便施工先行開挖。
隨后,在不到2天的時間內,洪瑛和項目組便完成了室外給排水官網施工圖,項目全程均為設計、施工穿插進行,無縫連接,保證了工期與質量。如今,經過10多個晝夜的奮戰,武漢雷神山醫院已經交付使用,首批醫療隊員也已經進駐。該院只設住院不設門診,分別為2個重癥醫學科病區、3個亞重癥病區及27普通病區,除重癥病區外,病房均為2人間。醫院設有一間手術室,心電診斷科、超聲影像科、放射影像科及醫學檢驗科等醫技科室,可實現CT和心電的遠程診斷傳輸。
“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洪瑛在規定時間內完成了,這與她長期學習不斷實踐是分不開的。她認為,在人生的每個階段、每個角色里集中精力,做好每一件事,做好自己,一切就會水到渠成。
1986年高考放榜后的盛夏,當許多考生還在苦惱于志愿填什么的時候,洪瑛早已篤定地提交了“上海同濟大學環境工程學院給排水專業”的志愿。去上海讀書是她一直以來的夢想,加上自小在設計院長大,她對設計非常向往。事實上,以她的高考成績,選擇其它熱門專業綽綽有余,然而她沒有任何猶豫,堅定選擇了給排水工程。
大學期間,她有幸得到鄧培德、高廷耀、范瑾初、劉遂慶等多位給排水業界泰斗的教導,“強大的教師陣容”引領著她系統學習了給排水工程相關知識,讓她打下了扎實全面的專業基礎,也養成了踏實認真、精益求精的專業精神。
她那段“只身闖蕩大上海”的求學時光充盈著設計的興奮和快樂。每每回顧,她都會感謝自己當初的選擇,如此方能在日后的專業之路上與水共舞,漸行致遠。
1990年,洪瑛來到中南建筑設計院從事給排水設計,開始了她夢寐以求的設計生涯。進院之初,她跟隨當時院里給排水專業的專家張邦治著手設計。張總的德藝雙馨給她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盡管張總不是科班出身,但深諳繪畫之道,就連項目設計圖在他筆下也成了一件件賞心悅目的藝術品。除了畫圖一絕,張總“帶徒弟”也很有一套。為了讓徒弟們在專業設計上盡快入門,他在工作之余,將自己多年的工作經驗總結成冊分發給大家,以便他們在設計中隨時查閱,少走彎路。
多少年過去,這本由張總親手編制的“工作手冊”一直被洪瑛完好地珍藏著。
在師傅的帶領下,她對給排水設計體系有了更深刻的認識。保持對專業的不斷學習也是洪瑛多年堅持的習慣。在她辦公桌上永遠都會放著一本學習筆記,上面門類清晰、重點突出地記錄著她從各類專業期刊里摘抄的要點,以方便隨時翻閱。
從規范、論文、到優秀工程案例,從辦公室、施工現場到專業研討會,她圍繞行業動態,緊跟專業技術方向,一刻不停地汲取著新知識。她常說自己是幸運的,在大學里有導師的啟蒙,在單位又有老一輩工程師的引導,讓自己從一個只知曉理論知識的學生逐漸成長為工作中游刃有余的給排水工程師。
近三十年的建筑工程設計歷練,讓洪瑛積累了豐富的工程設計經驗,也與水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武漢天河機場T1航站樓的給排水設計是她和水的第一次正式對話。
90年代初的工程圖紙主要靠手工繪制,她每天的主要任務便是趴在繪圖板上畫噴頭的平面圖。她記不清自己用點圓規在圖紙上畫了多少個“噴頭”,只記得每天畫完圖,右手臂內側常常被墨水暈黑了一大片。
盡管那時她還只是一個助手,但這個項目是她在工程設計上邁出的第一步,也讓她與后來承接的天河機場T3航站樓結下不解之緣。
長沙南站排水系統設計經歷令她終身難忘。
這個項目是中南建筑設計院承接設計的第一座高鐵站站房項目,其站房設計采用當時國內比較超前的高架式高鐵站房,類似項目只有北京西站和南京站。
相關資料缺乏、新領域的陌生專業術語、專業可參考性較低......一系列難題接踵而至,考驗著她和給排水專業設計組的毅力。
那段時間,她和公司副總涂正純做了大量的資料調查和各系統可行性的論證。考慮到長沙地區雨水量集中、暴雨強度大的特點,他們第一次將虹吸雨水系統用于超大、異型金屬屋面雨水的排放,確保雨水安全迅速排出。
繼長沙南站項目之后,她對高鐵站房的給排水設計有了更全面和深入的認識。曾經陌生的領域和術語也成為她專業知識的一部分。隨后,她陸續完成了廈門北站、鄭州東站、北京豐臺站、大慶東站、大慶西站、荊州站、孝感站、桐鄉站等高鐵站房給排水設計。
武漢天河機場T3航站樓及市政配套工程是洪瑛整個設計生涯中最濃墨重彩的一筆。
這一項目不僅有40萬平米的超大面積航站樓建筑,還涵蓋了配套市政的污水處理廠、給水廠、大型市政管網、綜合管廊等,幾乎涉及了給排水專業的所有內容。
設計技術難度大、覆蓋面廣、施工和設計配合界面多,這給主要從事建筑給排水專業的她和設計團隊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挑戰。
近八年的時間里,她和設計團隊遇到的困難不計其數,為了尋找突破口,他們曾多次虛心請教業內專家同行,夜以繼日地駐場討論設計……
隨著工作能力不斷提升,洪瑛的設計領域也逐漸拓寬,她和水的關系也更加密切。
除機場航站樓項目和大型高鐵站房外,她還先后參與了文化會展、博物館建筑、體育建筑、超高層建筑、醫院、數據中心和商業綜合體項目等各類項目設計,包括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中國動漫博物館、浙江黃龍體育中心游泳跳水館、第七屆世界軍人運動會比賽場館(商校游泳館)、鄂州市民中心、武漢理工大學體育中心、湖南電力調度中心(A級數據機房)、湖北省疾控中心科研實驗樓、三峽大學仁和醫院、東航武漢公司天河機場基地建設一期綜合服務保障區、聯投中心裕大華地塊(超高層公建)等。
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是洪瑛作為專業負責人參與的第一個設計、施工一體化(DB模式)項目。
從設計到施工,她和項目設計團隊通力配合,根據施工和采購要求定制設計方案,有效控制了造價、節省了工期,減少了業主的協調工作。
最后該項目僅用13個月便圓滿竣工,受到了業主的認可和萬勇市長的高度贊許,也成為光谷又一靚麗的地標。
她親自主持完成大型項目60余項,獲國家、省和市優秀工程成果獎20余項,成為中南建筑設計院給排水專業里不可或缺的專家骨干。
作為一位給排水專業的工程師,洪瑛無疑是喜愛這個職業的。她認為,只有當自己的業務能力和經驗積累到一定程度,才有可能與甲方、與施工方、與相關配合主體、與不同專業之間實現和諧對話。
“成就最好的自己”,這是洪瑛與自己的約定。理想的激勵使她永不言棄,此次順利完成雷神山醫院給排水工作交付使用正是她長期堅持的結果。無論工作還是生活,她都全力以赴,如一渠清流勇往直前。
編輯:李敏杰
關鍵詞:設計 排水 洪瑛 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