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白宮疫情應對延誤之爭
新華社華盛頓4月14日電(國際觀察)白宮疫情應對延誤之爭
新華社記者徐劍梅 孫丁 鄧仙來
近日,美國一些主流媒體和輿論頻頻質疑白宮應對疫情“遲緩”“延誤”。總統特朗普和包括CNN在內的多家媒體為此爭吵不休。
觀察人士說,白宮一邊動用“甩鍋”或“轉嫁矛盾”等方式為美國抗疫做法辯護,一邊則抨擊美國主流媒體的報道為“假新聞”,凸顯疫情應對延誤之爭的激烈。
延誤
截至美國東部時間14日18時,全美共報告新冠病毒確診病例超過60萬,死亡逾2.5萬人。
美國《紐約時報》日前發表長篇調查報道,復盤了今年1月至3月白宮是如何應對疫情的,認為白宮防控疫情行動遲緩,一再錯過“可能的關鍵轉折點”。
報道詳細梳理了一條時間線。今年1月初,美國國家安全委員會已收到分別來自美國國務院傳染病學家和美國國防情報局下屬國家醫學情報中心的報告,預測新冠疫情將蔓延至美國并可能發展成“全球大流行”。
隨后,美國衛生與公眾服務部部長阿扎1月18日和1月30日兩次給特朗普打電話通報疫情的潛在嚴重性。美國退伍軍人事務部高級醫學顧問卡特·梅徹1月28日向美一些政府機構和高校專家發送電郵警告“預期的疫情規模看上去已經讓人難以置信”。白宮國家貿易和制造業政策辦公室主任納瓦羅1月29日提交備忘錄,警告疫情可能導致多達50萬人死亡,造成數萬億美元經濟損失。
報道稱,在整個2月,白宮和多個政府部門公共衛生專家一再發出疫情警告,但白宮官員基調一直是“不要恐慌”,特朗普政府幾乎未采取任何具體措施為可能出現的重大公共衛生危機做準備。報道認為,美國本可按專家們的建議在2月底采取積極的“社會疏離”措施,但特朗普直到3月中旬才同意并宣布,晚了至少兩周。
報道指出,即便在察覺疫情威脅之后,白宮仍應對遲緩,一系列決定包括向國會尋求更多資金、獲取必要物資供應、解決檢測試劑短缺以及最終建議民眾居家不要外出等都姍姍來遲,“浪費了寶貴時間,讓新冠病毒得以在全國悄悄蔓延”。
原因
不只是《紐約時報》,《華盛頓郵報》《今日美國報》、CNN等美國主流媒體一段時間以來也紛紛從各種角度“復盤”白宮抗疫表現,其中不乏關于白宮反應遲緩、浪費時間的批評聲音。以《紐約時報》為例,白宮疫情應對遲緩或可大致歸咎于以下一些因素:
一是心有旁騖。報道稱,今年1月,特朗普主要注意力集中在美軍打死伊朗高級將領蘇萊曼尼及由此引發的風波、美國國會參議院進行針對他的彈劾審理等事情上。而1月之后,在白宮議程中,公共衛生議題仍需與政治和經濟議題“競爭”,導致一系列疫情決策延誤。
二是內部分歧和派系斗爭,主要表現在白宮國安團隊和經濟團隊意見不一。
三是缺乏計劃。報道稱,盡管2月美國醫療服務系統已出現口罩、防護服和呼吸機等物資緊缺,但從2月至3月初,特朗普政府并未采取行動,也沒有大規模訂購口罩、呼吸機等關鍵的醫療物資。五角大樓也一直待命,沒有收到提供臨時醫院或其他援助的命令。
四是行動不力。報道稱,2月中旬,美國衛生部宣布在5個主要城市利用流感監測系統監測新冠疫情,但遲遲沒有啟動,而美國疾控中心研發的檢測試劑盒出現技術問題,未能提升檢測能力和廣泛開展檢測,導致美國政府幾乎無法了解疫情傳播速度。此外向國會尋求抗疫資金也被認為啟動緩慢。
斗法
面對質疑,特朗普頻頻通過公開講話以及社交媒體等方式進行反駁,不僅強調“我們所做的一切都是正確的”,還多次抨擊媒體報道是“假新聞”。
此外,分析人士說,特朗普政府還屢屢指責其他國家、世衛組織等“抗疫不力”,也是意在轉移國內質疑聲音。
針對特朗普對世衛組織的批評,美國參議院撥款委員會成員帕特里克·萊希指出,“白宮知道自己從一開始就錯誤地處理了這場危機,忽視了多次警告,浪費了寶貴的時間”,“它不想在死亡人數繼續上升的情況下承擔責任,而是責怪其他人”。
不過,從媒體報道和美國網民評論來看,對《紐約時報》等媒體報道的反應及對白宮疫情應對的評價,黨派分野明顯,社會分化嚴重。
福克斯新聞臺評論說,《紐約時報》報道遭到特朗普支持者痛斥,卻在特朗普反對者中是熱門文章,“這就是我們(美國)政治部落主義的現狀”。英國廣播公司記者則在日前一篇報道中感嘆:“就像這個分裂國度里的許多事情一樣,我懷疑這完全是一個你站在哪一邊的問題。”
此間分析人士認為,今年是美國大選年,這樣的分裂和斗法將更加凸顯,特朗普政府疫情應對的得失,將成為兩黨爭奪選票的重要著眼點。(完)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疫情 白宮 美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