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要聞要聞
吃大餐 莫松安全這根弦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以來,餐飲企業受到不小的沖擊,隨著疫情防控形勢逐漸向好,街頭巷尾的煙火氣又回來了。
據中國飯店協會發布的《新冠疫情下3月中國餐飲業生存現狀報告》中顯示,本次調研的5451個門店中營業門店數為4243個,占比達到77.84%,樣本餐企提供堂食比例高達88.26%,比2月底提高了54.6個百分點。
餐廳的復工復產率大幅提升,但安全這根弦仍然要繃緊。
多措并舉有保障
安全和健康是目前消費者在餐廳消費時關注的焦點,這也是餐飲企業在特殊時期能夠持續運營的保障。
因此,餐飲企業也都從多方面采取了不少措施,保障員工和消費者的健康。
記者日前走訪了北京幾家開放堂食的餐廳發現,疫情防控期間,進入一家餐廳享用堂食大都需要經過幾個步驟才行。
消費者在進入餐廳前,需要進行體溫檢測,合格后在表格中登記姓名、住址、聯系方式等信息,隨后,店員會提供酒精讓顧客對手部進行消毒,之后方可進入餐廳。
餐廳大堂中的桌椅也會根據每家店的實際情況進行特別的設置,或是在部分桌上明確放置“隔離安心桌”的指示牌,或是由店員引導顧客分散就餐,以保障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不久前,北京市商務局制定的疫情期間餐飲服務單位經營服務指引4.0版正式對外發布。據相關負責人介紹,本次餐飲經營服務指引,適用于北京市餐飲企業及其門店、單位食堂、網絡餐飲服務第三方平臺等餐飲服務單位。
指引中指出,員工體溫正常才能進入餐廳的經營場所,上崗期間必須保持清潔衛生,嚴格洗手消毒,時刻佩戴口罩,口罩要及時更換;需在用餐場所顯著位置或顯示屏張貼、顯示相關公告和防護知識,正確宣傳引導告知所有進店顧客需要配合和注意的事項;此外,餐廳須安排專門人員對就餐人員檢測體溫并核實“北京健康寶”信息,體溫正常且“北京健康寶”狀態為“未見異常”者方可進入餐廳就餐,確保到店用餐人員和從業人員安全。
中國飯店協會日前也發出了“使用公勺公筷雙筷,培養健康生活習慣”的倡議,許多餐飲企業加入其中,在餐廳中推廣公筷、公勺,引導顧客分餐消費。
堂食外賣齊發力
日前,在位于北京的一家西餐廳中,記者發現,大廳內除了設置的安全餐桌,其他的餐桌幾乎都坐滿了前來用餐的顧客。即便如此,餐廳工作人員表示,這樣的人流量跟之前還是沒法比,不過,餐廳借機開啟了外賣服務,有一部分顧客通過手機下單店里的美食。
如今,受到店客流減少的影響,越來越多的餐廳復工選擇了堂食和外賣兩條腿走路,將線上與線下的服務打通。
無接觸配送、無接觸到店自提等服務模式也在餐飲行業內廣泛推廣,消費者只需要動一動手指,美食即可送到家。
“在疫情的倒逼下,各行各業都在進行數字化轉型,餐飲業也不例外。比如,擴大外賣業務、推出可零售的半成品、開啟社區團購、企業團餐服務等等。”安徽省餐飲行業協會秘書長鄭德貴表示,餐飲行業的轉型勢在必行,業務模式不應僅僅局限于堂食,還應拓展多元化的線上模式,形成線上線下“雙輪驅動、融合發展”的格局。
為科學引導服務業有序復工復產,四川省眉山市結合疫情防控形勢的變化,積極支持餐飲企業創新服務方式,探索經營新模式。大力發展餐飲數字化服務,鼓勵餐飲企業實施智慧化轉型,開展線上交易、移動支付等融合發展模式。
此次疫情逼迫服務業創新發展,餐飲企業要積極適應市場的變化,加快線下與線上融合發展的步伐,針對消費者的不同需求推出個性化、多元化的商品,營造安全、健康的消費環境。
自身也要多防護
記者在走訪中發現,目前,北京大多數餐廳都會嚴格實行測體溫、登記信息才能入內的進店方式,但是,也有些餐廳的測溫槍、登記本成為了擺設,顧客到店消費存在安全隱患。
這也給到店就餐的消費者提了一個醒,在越來越多餐廳恢復堂食的形勢下,除了餐廳為消費者提供的健康保障外,消費者自身也要做好外出就餐的防護。
外出就餐需要多加觀察,加強自我防護。進入一家餐廳后,多留意一下餐廳是否嚴格實行測溫、登記等必要的安全流程,餐廳是否對營業場所、設備設施、就餐用具等進行清洗消毒。此外,也要觀察餐廳內是否嚴格控制顧客流量,餐桌之間是否留有足夠的安全距離。
在就坐時,選擇桌面清潔的座位,盡量在靠近門窗等通風比較好的地方。文明就餐,保持安全距離。付款時,盡量選擇二維碼等電子方式結算,減少接觸現金。
在用餐前,用洗手液在流水狀態下洗手。用餐時,盡可能使用公筷、公勺。還有一點需要注意的是,在使用堂食時,摘下來的口罩最好放到干凈的地方,保持口罩內側的清潔,避免污染。
減少不必要的用餐時間,也是加強自我防護的另一種方式。在北京的一家火鍋店中,張女士告訴記者,目前自己外出就餐的時候,不會像以前在餐廳停留的時間那么久,而且直到菜端到餐桌后才會摘掉口罩,一旦用完餐,也會立即再將口罩戴上。
特殊時期,保障用餐的安全和餐廳的有序復工,唯有餐廳和消費者共同努力才行。
劉發為
編輯:李澤杰
關鍵詞:餐廳 安全 餐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