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妇人妻中文字幕久久,无码色播在线观看,亚洲成av人无码不卡影片一,澳洲精品不打码在线观看

首頁>專題>2019精準扶貧在行動>一線傳真 一線傳真

克山“四大工程”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2020年07月21日 16:20 | 來源:黑龍江日報
分享到: 

劉奕含 本報記者 姚建平

克山縣2011年被評定為省級貧困縣,通過幾年來的精準施策和持續發力,全縣659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13492名貧困人口已全部脫貧,19個貧困村全部出列,并于2018年9月順利實現貧困縣脫貧摘帽。“摘掉的帽子不能再戴上”。摘帽后的克山縣,深入實施“庭院經濟、消費扶貧、孝心養老、環境整治”四大工程,從聚焦重點群體和防返貧機制入手,查不足、補短板、強弱項,瞄準攻堅靶向,直指貧困病根,在拉伸帶貧益貧鏈條上打出一系列“組合拳”,破解了制約脫貧攻堅的一系列瓶頸問題,構建全力攻堅的大扶貧格局。

精準發力庭院經濟促扶貧

傍晚時分,在克山縣河南鄉二河村,張可海在自家菜園里忙碌著,新摘的香瓜、黃瓜、茄子整齊地擺在筐里,再裝上電動車,這些蔬菜明天一早要拉到縣里去賣。“咱家小菜園里種的菜都是純天然的,從不噴農藥,也不上化肥,城里人都愿意買。”張可海摘下一個黃瓜,用手擦擦,咬了一口,甜甜地笑了。

張可海是二河村建檔立卡貧困戶,這幾年通過經營小菜園,不僅實現了脫貧,還走上了致富道路,2018年他家經營小菜園700多平方米,純收入近萬元。

在河南鄉二河村,像張可海這樣種植小菜園的農戶和貧困戶有134戶,總種植面積達235畝。幾年來,二河村利用離縣城距離近的優勢,充分引導村民將自家庭院種植蔬菜銷往縣城,促進增收。村民們采用多茬、間作的技術模式,施用豆瓣漚肥,產出的香瓜、茄子、辣椒、豆角等10多種蔬菜,以其綠色、健康、口感好深得城鄉居民的喜愛。

二河村菜園經濟僅僅是克山縣開展庭院經濟的一個縮影。近年來,這個縣通過堅持政府引導、市場主導、社會參與、互利共贏原則,因地制宜,充分結合本地資源,認真貫徹落實省市關于“菜園革命”的部署要求,精準發力,深入挖掘各鄉鎮在種植、養殖、棚室生產和農產品加工等方面的資源優勢,聚焦脫貧攻堅補短板、強弱項、穩增收,以農戶自家庭院為單位,充分利用庭院無污染的優勢,發展果、菜、花、草、苗木等特色經濟作物種植。目前,全縣共創建庭院經濟示范村和示范點43個,其中創建省級示范村9個,市級示范村10個,縣級示范點24個,切實提升了示范村引領帶動能力。

目前,克山縣向華鄉慶功村貧困戶李寶臣庭院里種植的一畝多地青刀豆長勢喜人,“我這青刀豆種得省心,公司給咱提供種子,還有技術人員免費培訓,到秋能賣1500多元,這日子越過越有奔頭了!”李寶臣興奮地算著“豐收賬”。

為更好發展庭院經濟,抵御種植風險,讓“小菜園”開出“致富花”,克山縣在科技服務、新品種應用等方面下足了功夫,組織農業技術專家采取線上培訓和實地指導相結合的方式,開展新品種、新技術、新模式的推廣應用,今年共開展庭院種植培訓3期,培訓農戶600余人,推廣新肥新藥、生物防控等先進栽培技術,提高了農民發展庭院經濟的能力。同時,大力推進一村一品,推行綠色、有機種養標準,提升產品質量,集中打造綠色、有機、高端農產品,以產業助力精準脫貧。還將青刀豆、粘玉米、黃金勾豆角、矮高粱等作物引入了菜園種植,通過打造庭院經濟,讓“方寸地”變成“增收園”,開創鄉村振興新局面。

房前屋后,足不出戶,脫貧致富。如今,克山縣一村一品小菜園經濟已成“時尚”,全縣菜園利用面積達到3.6萬畝,利用率達到95%,預計總產值可達2800萬元。

細化措施產品銷售穩扶貧

“這100枚雞蛋我先拿走,等你攢夠了我再來取。”一大早,王鳳林就來到克山縣西河鎮和平村貧困戶呂文明家,來取幫銷的100枚雞蛋。

王鳳林是克山縣移動公司副經理,是呂文明家的結對幫扶干部。“我們幫扶責任人,除了自己購買貧困戶自有的農副產品以外,還要當好宣傳員和銷售員,幫助他們把產品賣出去,賣出好價錢,確保貧困戶每年收入持續增長。”王鳳林說。這幾年在王鳳林的幫助下,呂文明從信用社貸款5萬元,搞起了肉牛養殖,今年縣里又開展了“扶貧農產品幫銷”活動,家里的笨雞蛋在王鳳林的宣傳下又成了緊俏貨,多渠道收入使他的“錢袋子”鼓了起來,也更讓他堅定了持續增收的信心。

為提升幫扶實效,克山縣進一步細化幫扶措施,發動幫扶干部積極幫銷貧困戶的扶貧產品,幫扶責任人主動承擔所包扶貧困戶農產品的銷售義務,積極與貧困戶簽訂幫銷協議,自主訂購或向身邊的親屬、朋友推薦貧困戶自產的農產品,既幫助貧困戶銷售了自有農產品增加經濟收入,又激發了貧困戶自主脫貧的內生動力。貧困戶靠自主種植、養殖獲得家庭收入,實現了由輸血式幫扶向造血式脫貧轉變。截至目前,全縣2089名幫扶干部已與4880戶在家貧困戶簽訂了幫銷協議,占應簽戶數的99%,幫銷金額達151萬元,戶均增收313元。

“為鞏固脫貧成果,確保貧困戶持續穩定增收,全縣通過扶貧干部幫銷、農業企業訂銷、線上線下促銷等有效手段,把貧困戶農產品推向大市場,徹底解決扶貧產業對接難、貧困戶庭院產品變現難、企業扶貧農產品銷售難的問題”。克山縣扶貧辦主任竇瀾濤介紹說。

結合庭院經濟,大力發展庭院訂單種植,引導貧困戶通過訂銷方式種植鮮食玉米、西蘭花、豌豆、青刀豆等特色作物,依托長明食品、尚餐農業、仁發合作社等農業龍頭企業在種植、養殖、棚室生產和農產品加工等方面優勢,引導貧困戶利用自家小菜園種植猴頭菇、西藍花、青刀豆、豌豆、黏玉米等特色作物,為企業提供優質加工原料。針對貧困戶,企業以墊資方式提供種子、化肥等生產資料,優先收購貧困戶農產品。

由于庭院種植的農產品屬綠色、無公害食品,得到了眾多企業的青睞。青刀豆、黏玉米、黃金勾豆角、矮高粱在種植前就已售罄。截至目前,縣內仁發食品、新興立成、仁人和等11家企業簽訂庭院訂單面積達到2.9萬畝,占庭院經濟面積的80%,其中貧困戶簽訂“農產品訂銷協議”3421戶,簽訂種植面積達2763畝,可實現戶均增收1000元。

既要產得出,還要賣得好。在幫銷和訂銷的基礎上,克山縣大力打造品牌,發揮克山馬鈴薯、克山高蛋白大豆等區域品牌影響力,借助克山馬鈴薯全面、仁發莊園鮮食玉米、福漢陽北緯47℃蔬菜、北聯新興金玉和鮮食玉米、曼陀綠西蘭花等商標優勢,全面開發馬鈴薯、鮮食玉米、青刀豆、豌豆、西蘭花等一系列庭院產品,搞好包裝設計,提高產品檔次,打造出健康、安全、適口的庭院產品,并在線上線下進行促銷。

在線上充分利用“克山印象”掌上商城和農村電商網點,通過直播帶貨、網紅推介等方式,積極幫助扶貧企業、合作社銷售扶貧農產品。截至目前,線上銷售的扶貧農產品包括大米、白面、壓榨豆油、豆漿豆、菌類和速凍食品等各類扶貧農產品30余種,月銷售額達80萬元以上。在線下積極組織全縣各機關、企業事業食堂,在食材選用方面優先使用扶貧企業或合作社的扶貧農產品,擴大扶貧農產品銷售份額。北興鎮扶貧企業鵬晟植物油加工有限公司通過與縣域內多家機關食堂簽訂供銷合同,年可銷售壓榨豆油40噸,占總產量的22%。同時,正與市機關局溝通對接,力爭把克山縣貧困戶優質農副產品推向市、省、全國,不斷擴大消費群體,促農增收助脫貧,讓扶貧產品成為鄉村振興的強大助力。

弘揚美德孝心養老帶扶貧

“平時總想著給父母點錢,讓他們買點兒自己喜歡吃的東西,可他們說啥都不要。這回可好了,通過縣里的這個政策,可以把自己的孝心變成父母的養老錢。雖說我們不富裕,但再窮也得養老人,一定要給孩子們做個好榜樣。”在克山縣發展鄉四座村,貧困老人王軍的兒子動情地說。

據了解,克山縣建檔立卡貧困戶共計6551戶、13332人,有6808人為60歲以上老人,占總貧困人口51%,若要縱深推進鞏固脫貧攻堅成果,老年人群體不容忽視。

為解決貧困戶子女分家另過、將因病致貧或無勞動力的父母推給政府、推向社會這一矛盾問題,克山縣以孝道文化為紐帶,以法律和村規民約為依托,充分發揮貧困戶子女主動、政府推動和社會促動作用,制定出臺了《克山縣孝心養老扶貧工作實施方案》,設立了孝心養老公益金專戶,通過子女交納贍養費、政府和社會捐贈資金獎補激勵等方式,使貧困老年人實現了老有所養、老有所醫、老有所靠。

按照“村民自治,家庭為主,子女首孝,社會互助”的原則,設立了孝心養老公益金專戶,明確了補助對象和贍養費交納獎補標準。全縣計劃拿出150萬元作為孝心養老獎補資金,同時將脫貧攻堅社會捐贈的資金納入公益金專戶管理,此項活動開展將有4400余戶貧困老人子女參與,7000余名貧困老人直接受益,可撬動子女交納贍養費900萬元以上。子女贍養費及獎補資金將按季度打入貧困老人本人賬戶。

為形成廣泛共識,督促貧困戶子女履行義務,克山縣委縣政府采取切實可行措施,加大孝心養老工作宣傳推進力度。充分發揮村屯大喇叭作用,每天循環播放《致貧困戶子女一封信》,播放孝心養老的感人故事,宣傳講解贍養老人是法定義務,通過開展道德評議、張貼紅黑榜等形式,及時公布贍養費交納情況,宣傳先進,鞭策后進。同時要求駐村工作隊和村兩委干部,積極做好未交納贍養費子女的引導勸戒工作,并通過電話形式向貧困老人子女宣傳孝心養老相關政策,促使他們積極參與,在全縣營造了愛老、敬老、養老的良好氛圍。

為推進孝心養老工作落實,充分發揮貧困戶子女主動、政府推動和社會促動作用,克山縣委縣政府組織相關單位與各鄉鎮進行緊密配合,在克山縣電視臺廣泛宣傳在孝心養老活動中涌現的典型人物和先進事跡。縣文明辦、婦聯組織開展的“十星級文明戶”和“好公婆”“好兒媳”等群眾性評選活動,都將孝心養老工作納入重要評定氛圍,進一步增強了貧困戶子女廣泛關注和親自參與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受益老人對此更是贊不絕口。

截至目前,全縣已交納贍養費14040戶,交納金額1474.2萬元。其中貧困老人子女交納贍養費4553戶475.8萬元,達到貧困老人戶數的100%;非貧困老人子女交納贍養費9487戶998.3萬元,占非貧困老人戶數的66.4%。

村屯覆蓋環境整治助扶貧

“這新建的柴草倉就是好,整潔、衛生,以后再也不擔心下雨把柴禾澆濕了”。望著自家新建的柴草倉,西聯鄉東合村趙榮柱高興地說。

柴草垛亂堆亂放,是困擾農村環境衛生建設的一大難題。多年來,各級政府也做了多種嘗試,但柴草垛無處可放、安全隱患大、面源污染重的問題始終沒有得到有效解決。2020年,在充分論證的基礎上,克山縣通過“財政支持、鄉村補貼、農戶自籌”和財政全額出資的形式,著力推進“兩倉”建設。投入資金1650萬元,建設柴草倉5100個,使村莊更加整潔;建設農藥廢棄包裝物回收倉210個,實現全縣村屯全覆蓋,構建起農藥廢棄物“收、儲、運”一體化處理模式。

推進鄉村人居環境綜合整治是決戰脫貧攻堅、決勝全面小康的現實需要,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建設美麗鄉村的一項重要任務,是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鄉村全面振興的重大舉措。近年來,克山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重大民生工程強力推進,堅持點面并進、全員參與、全域推進,持續整治農村人居環境,鄉村面貌大為改觀。2020年,新建美麗鄉村示范村29個,總數達到88個,占行政村總數的72%。

克山縣把農村人居環境整治作為一項系統工程,明確將美麗鄉村示范村與精神文明示范村、黨建引領示范村和貧困村建設相結合,同步提升鄉村環境、鄉風文明、基層黨建和脫貧攻堅能力,推進鄉村全面振興。以建設美麗宜居村莊為導向,以農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為主攻方向,制定3年行動實施方案,下發工作要點,明確工作目標,落實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廁所改造、庭院整潔、菜園經濟等7項重點工作,整合農業、交通、水務、林草、自然資源等部門力量,集中投向村莊建設,形成推動人居環境整治的強大合力。實行3級包保機制,采取縣級領導包鄉鎮、縣直部門包村、鄉鎮包屯的方式,指導工作,解決問題。將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納入鄉鎮工作目標考評體系,實行月通報、季考核、半年評比、年末總評,將考評結果納入鄉鎮工作目標考核體系,作為年末考評重要依據,使農村人居環境整治工作責任層層傳導、落實落靠。

針對環境痼疾頑癥,克山縣主攻短板弱項,強化落實舉措,以加強鄉村基礎設施建設為重點,不斷加大資金投入力度,今年投入資金1.1億元,清理農村垃圾1.75萬噸、清理邊溝43萬米、建設垃圾固定填埋點240個、修砌邊溝1.49萬米、安裝柵欄9.3萬米、安裝路燈556基、栽植綠化樹木30萬株,農村臟亂差局面明顯改觀。針對農村垃圾和污水治理體系缺失,爭取到位資金2112萬元,建設垃圾中轉站3個、垃圾分揀中心127個,構建起“戶分類、村收集、鄉轉運、縣處理”的垃圾治理體系。計劃投入資金8100萬元,新建鄉鎮管網式污水處理廠8個,總數達到9個。同時,積極探索全縣垃圾和污水市場化運營模式,確保處理體系有效運營。針對秸稈和畜禽糞污等農業生產廢棄物污染環境的問題,積極尋求有效利用途徑,實現點草成金,變廢為寶。在秸稈綜合利用上,推進以秸稈翻埋為主的“五化”利用模式,秸稈還田比例達60%,綜合利用率達80.3%;在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上,全縣規模養殖場畜禽糞污處理設施配套率達100%,資源化利用率達80%,并爭取資金4000萬元,實施畜禽糞污生物質燃氣加工項目,可綜合利用畜禽糞污8.4噸,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率可提高5個百分點。

關鍵詞:克山“四大工程”鞏固提升脫貧攻堅成果

更多

更多